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了2018年8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數據顯示,8月份CPI同比上漲2.3%,環比上漲0.7%;PPI同比上漲4.1%,環比上漲0.4%。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8月份CPI漲幅的提高主要是受短期因素的影響,PPI漲幅回落反映出供求趨于平衡。未來,隨著短期因素影響的消失,CPI走勢會重新回歸平穩,大概在2%左右波動;PPI的漲幅將總體保持平穩。
CPI上漲主要受短期因素影響
數據顯示,8月份CPI同比上漲2.3%。其中,城市上漲2.3%,農村上漲2.3%;食品價格上漲1.7%,非食品價格上漲2.5%;消費品價格上漲2.1%,服務價格上漲2.6%。1-8月平均,CPI比去年同期上漲2.0%。
同時,8月份CPI環比上漲0.7%。其中,城市上漲0.6%,農村上漲0.8%;食品價格上漲2.4%,非食品價格上漲0.2%;消費品價格上漲0.8%,服務價格上漲0.3%。
對此,張立群分析認為,8月份CPI同比、環比漲幅均有所提高。其中,造成CPI上漲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短期的,如天氣原因,包括高溫、多雨、臺風等等。這些短期因素對蔬菜等農產品的生產影響較為明顯。另一方面,8月份正值暑假期間,家庭外出旅游的人數較多,對交通、住宿、旅游等方面的價格均有影響。總之,8月份CPI漲幅的提高主要是受短期因素的影響。
張立群還表示,從結構來看,非食品價格的漲幅仍然比食品價格的漲幅高,這表明在CPI的變動中,食品價格影響居于次要地位的特點依然存在。
未來,隨著短期因素影響的消失,CPI走勢會重新回歸平穩,大概在2%左右波動。非食品價格、服務類價格主導CPI的特征將更加明顯。“這意味著消費結構的升級依然較為活躍。”張立群說。
PPI漲幅回落反映出供求趨于平衡
數據顯示,8月份PPI同比上漲4.1%,環比上漲0.4%。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4.8%,環比上漲0.5%。1-8月平均,PPI比去年同期上漲4.0%,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4.5%。
對此,張立群表示,從PPI的數據來看,PPI漲幅進一步回落,且回落幅度較上月加大,這主要反映了產能水平較高,供給增長潛力較大。“在前幾個月相關產能價格漲幅提高的拉動下,相關的生產增加較多,這也導致了近期PPI的漲幅回落。”張立群說。
從PPI的發展趨勢來看,一方面,隨著價格漲幅回落,供給增長將逐漸趨穩;另一方面,隨著國家對低端供給通過環保、去產能的政策繼續加強控制,未來供給的增長總體較為平穩。同時,從需求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國內市場需求還是外部需求,總體仍然平穩。因此,在這兩方面因素的支持下,未來PPI的漲幅將總體保持平穩。
“雖然8月份進出口數據都出現了一定幅度的回落,但由于中國主要是以內需為主導,因此,從出口來看,外部經濟環境變化對整體的企業訂單的影響還不太明顯。從進口來看,雖然進口水平有一定下降,同樣對國內市場供給的影響也不明顯。”張立群認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