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基平均收益率2.47%
多只收益逾5%
今年以來政策頻出,寬松的貨幣信用條件、逐漸緩和的去杠桿節奏以及財政擴張穩增長都給予了市場一定想象空間,調整許久的債市因此迎來了一波“小陽春”行情。根據萬得統計顯示,截至8月31日,全市場近兩千只債基年內平均收益率為2.47%,其中收獲正收益的產品占到八成以上。
值得關注的是,剔除不同份額后,其中有近200只債基年內同期收益率超過5%,占比達15%,表現不俗。其中表現最好的鵬華豐融,今年前8個月收益高達8.27%。大成債券AB、大成景興信用債A、東方永興18個月A,則以8.22%、8.17%、7.96%的同期收益率緊跟其后。此外,招商招瑞純債A、華泰柏瑞季季紅、融通債券等債基表現亦相對搶眼,同期業績均超過7%。
從基金類型來看,上述業績超5%的產品中又以純債基金居多。數據顯示,1230只純債基金的年內同期平均收益率為3.42%。若剔除大額贖回因素所致的凈值大漲,同期業績居前的多是純債基金。
滬上某中型公募一位債基基金經理表示,今年上半年債市先抑后揚,利率債和中高等級信用債受到機構青睞,走出一波結構性行情,部分債基抓住機會,因此凈值表現相對較佳。
后市機構仍偏樂觀
雖然債市近期出現調整,但多位基金經理仍相對樂觀,表示看好其結構性配置機會。
興全恒益基金經理張睿表示,仍然看好下半年的債券行情。在她看來,宏觀方面,下半年經濟大概率會繼續疲軟;出口受到國際貿易環境的變化,后續對經濟的持續貢獻將面臨更大挑戰;投資端,棚改政策收緊下房地產投資也面臨下滑壓力。所以從經濟的基本面走勢來看,下半年仍然有利于債券市場。
而對于市場普遍擔憂的通脹問題,張睿表示短期內通脹并不是主要矛盾,目前的經濟狀況下并沒有發生通脹的基礎。政策方面,在中美貿易摩擦的環境下,經濟前景并不樂觀,預計下半年對沖性的貨幣政策會不斷增強,但“去杠桿”大基調不變,出現大水漫灌式寬松的概率較小,因此短端利率下行空間有限。
西部利得基金經理嚴志勇認為,宏觀方面,國內經濟回落壓力較大,通脹水平仍然較低,中美貿易摩擦升溫,外貿不確定性增大,對經濟增長拖累也將逐漸顯現;貨幣政策穩中有松,整體流動性合理充裕,“寬信用”政策仍會受到一定限制,不會一蹴而就。此外,資管新規落地有利于增加債券等標準化產品的配置,利好債市。“整體來看,市場風險偏好可能會繼續下降,債券成為較好的避險資產。”
對于后市的具體操作,接受采訪的多位基金經理表示,從配置角度看,長端利率債和中高等級信用債值得關注。
張睿稱,2018年債市將會是年度性行情,而年內隨著“寬貨幣,寬信用”等利好政策的出臺,信用債將迎來結構性機會。嚴志勇表示,接下來在操作思路上主要以利率債和高等級信用債為主,適當拉長久期。
上述滬上債基基金經理表示,具體到投資品種上,預計利率債將繼續呈現震蕩慢牛走勢,但基本面預期和供需矛盾仍舊會反復角力;高等級信用債目前基于流動性考慮性價比仍然較高;轉債方面,由于權益市場的低迷,轉債整體估值較低,性價比逐漸體現,精選個券可以擇機買入。從風險收益比的角度來看,長端利率債、高等級信用債和部分可轉債的投資機會值得投資者關注。證券時報記者 項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