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在博鰲亞洲論壇“后疫情時代的人工智能”分論壇上,多名與會嘉賓就人工智能的監管、倫理等核心議題進行了討論。
疫情之下,人工智能技術與產業的融合創新提速,在醫療、教育等領域有了越來越多的落地樣板。
博鰲亞洲論壇咨委、阿斯利康公司董事長雷夫·約翰森舉例說,公司支持打造的移動癌癥篩查車項目,能讓偏遠鄉鎮的患者受益??拼笥嶏w高級副總裁杜蘭在接受第一財經等媒體采訪時表示,科大訊飛將在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更多人工智能規模化應用,比如通過AI+教育在港澳地區的發展,讓中國大陸的科學技術也能夠在港澳地區落地。
百度集團首席技術官王海峰認為,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到今天,從科學研究的角度來看,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復雜,但從應用的角度看,應用門檻在降低。他認為:“從技術角度看,隨著AI技術的發展,除了互聯網安全外,我們還面臨AI數據安全、模型安全、防止深度偽造等問題。”
雷夫·約翰森表示,在搜集數據的時候必須告訴用戶為什么。比如,在搜集醫療數據的時候,如果詢問用戶是否愿意把數據分享給政府、企業或鄰居,他可能并不愿意,但如果說是為了可以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那大多數人可能是愿意的。
在杜蘭看來,數據保密和安全問題非常重要,人工智能接觸的是生物特征的相關數據,必須做好分層管理,而且要由具有涉密資質的機構來做,要做得規范。杜蘭并建議把數據脫敏和加密后進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