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學術經緯 ,作者學術經緯。
4月16日,由中美科學家共同領銜的一支科研團隊宣布他們制造出了首個由人類細胞和猴子細胞共同組成的胚胎。
4月16日,由中美科學家共同領銜的一支科研團隊宣布他們制造出了首個由人類細胞和猴子細胞共同組成的胚胎,并將結果發表在了《細胞》雜志上。有科學家認為,這篇論文是干細胞和跨物種嵌合體領域的里程碑。同時,《自然》雜志對該研究呈現出的潛在倫理問題進行了探討。
01 人-猴混合胚胎是怎么回事?
自上世紀70年代起,科學家們就在研究跨物種的嵌合體,以了解早期發育如何進行,或是尋找在醫療上的潛在應用。2017年,科學家們將小鼠干細胞發育成的胰臟,移植到了大鼠的胚胎中,治好了后者的糖尿病。但在同一年,美國Salk研究所的 Juan Carlos Izpisúa Belmonte 在親緣關系較遠的動物身上卻沒有取得積極的成果——他們將人類的干細胞植入到了豬的胚胎里。幾周后,大約每10萬個細胞里,只有1個細胞屬于人類。
人-猴混合胚胎研究論文的通訊作者之一Juan Carlos Izpisúa Belmonte(圖源:Salk研究所官網)
Belmonte是本次人-猴混合胚胎的負責人之一。在本研究中,科學家們使用了和人親緣關系更近的動物——猴子。他們先從猴子體內分離出了受精卵,在培養皿里生長。受精的6天后,他們又給132個猴子胚胎注入了人類的擴展多能干細胞(能在胚胎內外生長成不同的細胞類型)。隨后,研究人員們觀察這些胚胎的發育情況,了解兩類細胞能否共存。
受精的10天后,還有103個嵌合胚胎還在繼續發育,將近8成。但在之后,胚胎的生存率迅速下降:11天后,數量剩下91個;17天后,數量變成了12個;到了第19天,只有3個嵌合胚胎依舊存活。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些胚胎中都維持了較高比例的人類細胞。這些人類細胞已開始分化成不同的細胞類型,可以進一步發育成不同的器官。“總體來看,每一個胚胎里都有人類細胞,且這些細胞增殖和分化到了不同的程度?!?Belmonte說道。
02 人-猴混合胚胎有什么意義?
無論是刊登本論文的《細胞》雜志,還是另兩本頂尖學術期刊《科學》和《自然》,都對這項研究進行了進一步的報道,也采訪了許多生物學家,邀請他們發表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