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刷臉了嗎?
隨著科技手段的升級,越來越多的小區開始刷臉進門。在為小區管理效率帶來提升的同時,人臉識別技術的廣泛應用也讓個人隱私和信息權利難以主張,不少業主沒有選擇的余地,只能“被刷臉”。
數據是否脫敏?安全是否到位?會被怎樣使用?不僅關系公眾的感受,也關乎每位業主的隱私。
日前,經四川省人民政府第64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并提請四川省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的《四川省物業管理條例(修訂草案)》(以下簡稱《條例》)明確,物業服務人不得強制業主通過指紋、人面識別等生物信息方式使用共用設施設備。
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條例》起草小組了解到,《條例》對物業強制刷臉的行為進行限制,既是保護業主隱私,也能防止共有資金被隨意使用。
小區門禁豎起刷臉機器
人臉數據在哪兒、怎么用?
2020年9月,金牛區雙城小區,原本刷卡進出的門禁,增加了人臉識別通道,甚至一度出現小區門口排起長隊等人刷臉進入的情況。
2020年11月,雙流區南湖逸家小區,原本刷卡進出的閘機旁,多了一個約一人高的人臉識別門禁。
同樣的事情在越來越多的小區發生……
記者采訪過程中記者注意到,對于人臉識別門禁收集的人臉數據,有小區采用本地儲存的方式,還有小區在線收集處理。華潤紫云府小區使用的“悅家”App中就包含“人臉識別”,點擊進入,可以看到業主的照片。
△小區業主用于驗證以及錄入人臉信息的手機應用
采訪過程中,不少業主表達了對人臉數據“在哪兒”和“怎么用”的擔憂?!坝新犝f過涉及面部信息的詐騙案件,擔心自己的人臉數據被圖謀不軌的第三方利用?!币晃粯I主告訴記者。
頭豹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中國人臉識別市場報告》提到,中國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5.0億元人民幣增長至2019年的95.8億元人民幣,期間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