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數碼訊 蘋果正式撰文提醒應用開發者,在即將到來的iOS 14.5、iPadOS 14.5和tvOS 14.5中,所有的應用程序都需要使用AppTrackingTransparency框架來請求用戶允許其跟蹤或訪問其設備的廣告標識符的權限。
靴子終于落地了。蘋果在去年的WWDC2020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蘋果就提出了“App跟蹤透明度”(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簡稱ATT)框架,經過延期調整最終定在了今年“初春落地”。而在提出近一年之后,ATT框架即將在新系統上實施。
而在今天,蘋果公司今日更新了“個人數據的一天”頁面,新增了“App跟蹤透明度”功能的解釋說明,其中包括App跟蹤許可這個新功能。
此次ATT落地,主要提出了以下四點規范:
1、在即將發布的iOS/iPadOS/tvOS 14.5正式版中,所有App須使用AppTrackingTransparency框架來征得用戶的許可后,才能對其跟蹤或訪問其設備的廣告標識符;
2、提審App時須在產品頁面的“App Store隱私信息”部分為其他任何形式的跟蹤 (如,按名稱或電子郵件地址) 提供聲明。且這些跟蹤僅在通過AppTrackingTransparency征得許可的情況下才能進行;
3、在即將發布的iOS/iPadOS/tvOS 14.5正式版中,系統中需包含一個用途字符串以解釋為什么App要跟蹤用戶;
4、本次蘋果還特別提醒開發者,對以獲取用戶的唯一標識或指紋為目的而對設備和使用數據進行收集的行為,仍被視為違反開發者計劃許可協議。
該框架在實施后,當App需要跟蹤用戶活動時,系統會彈出一個彈窗,詢問是否允許App跟蹤用戶的活動,并告知用戶如果允許,你的數據將被用在哪里。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選擇允許或者不允許。
對于用戶來說,蘋果將用戶隱私的安全保護擺在了前臺,ATT框架的實施,給了用戶知曉App調用個人隱私數據與否、數據用于哪里的權利。這保證了用戶的個人隱私數據保護更加的透明,用戶也會更加主動的掌握隱私的開關。
蘋果還在系統“設置-隱私”中,增加了“跟蹤”選項。在這項設置中,用戶可以看到哪些App已經獲得了跟蹤允許,從而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調整。此外,蘋果在這項設置中還加入了一個總開關,如果這個開關關上,用戶就不會再收到“是否允許跟蹤”的提示,并默認拒絕App跟蹤。
對于廣告主們來說,ATT帶來的隱私保護影響更加的深遠。在去年WWDC2020蘋果發布ATT時,IDFA(廣告客戶標識符)的分享功能由默認開啟的狀態變為默認關閉,開發者想要獲得消費者的IDFA,需要明確向消費者彈窗示意并請求許可,否則開發者所獲得的將只有一串無效0值。
IDFA一直是廣告主和廣告平臺之間的連接橋梁,廣告主可以告訴廣告平臺每個IDFA的后續轉化效果,而廣告平臺以此為依據來優化廣告效果。
在ATT正式上線之后,這套閉環邏輯將不復存在。IDFA獲取率極大下降,將直接導致在iOS不存在可用的設備標識符,這會直接影響到效果廣告在歸因和定向投放上的效果。
而針對該重大的廣告投放邏輯改變,蘋果也給出了解決方案。針對歸因,蘋果推出了自己的SKAdNetwork2.0方案,通過模糊消費者點擊廣告行為的時間來防止廣告平臺跟蹤到設備粒度,再經由蘋果自己的風控和歸因邏輯把轉化返回給廣告平臺。
針對定向投放,蘋果在iOS/iPadOS 14.5中,帶來了私人點擊測量(Private Click Measurement)技術。廣告商能夠通過設備端處理,在最大限度減少數據收集的同時,評估廣告在引導用戶訪問網站方面的成效。當用戶點擊App中的產品廣告后,網頁瀏覽器自身即可利用私人點擊測量功能告知廣告商有用戶點擊了該廣告,以及該點擊在其網站上所達成的具體成果,如訪問或購買,而不會透露廣告點擊者的具體身份。
全新的iOS/iPadOS/tvOS 14.5到來,蘋果打造的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框架也將正式落地。對于用戶來說,這套全新的框架邏輯最大限度的保證了用戶個人隱私的安全,它將安全的開關交還到了用戶手中。
對于開發者和廣告主來講,原有基于IDFA的廣告投放閉環邏輯被打破,勢必會對效果廣告的投放產生極大的影響,而蘋果給出的SKAdNetwork2.0+Private Click Measurement的解決方案,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IDFA無法獲取所導致的投放體系崩塌,但顯然對于iOS的開發者和廣告主來說,這將是全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