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車,更多需要拿出的則是一些真正能夠打動潛客、觸動資本、成為“硬門檻”的干貨。
種種跡象證明,身為新勢力三強之一的理想汽車,正在拼命狂奔……
上月的最后兩周,這家一直以來都稍顯另類的車企,連發一封充滿看點、爭議的內部信與2020全年財報。
前一項,通篇讀過后,愈發能夠深切感受到,其創始人李想心中的那份野心、自負與焦慮。畢竟,未來十年,無論成功與否,都將是關乎理想汽車,甚至其本人“造車夢”,究竟能夠達到多高位置的關鍵階段。
稍感慶幸的是,從交出的階段性成績來看,毛利率持續為正、營收同比大漲、單季度實現盈利、交付維持穩定,可以說已經展現出一些積極的信號。
而就在近日,據行業內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理想汽車正在籌劃建設第二座工廠,選址極有可能是其公司總部所在的北京?!?/p>
隨后,記者進行了多方求證,雖然最終未得到完全肯定的答復,但種種跡象已然指向,理想汽車近來看似將會有新一步的戰略布局發生。位于北京建廠,并不是沒有可能性發生。
爭奪“新能源之都”,北京需要理想
洗牌、淘汰、重整、復蘇、向上。此刻,上述五個詞語,或許就能很好地形容所有新勢力造車,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的經歷。
作為旁觀者,我們也看到了拜騰、博郡的轟然坍塌,見證了蔚來、小鵬包括理想,赴美IPO后所創造的資本奇跡。沖破霧霾后,漸漸發現,該細分板塊的格局,開始變得愈發清晰明朗,究竟誰在投機圈錢,誰在真正造車,一目了然。
因此,當各地方政府不再需要花費巨大精力,重新審視、觀察想要“押寶”新造車的成色,緊密合作水到渠成。作為參考,上海引入“鯰魚”特斯拉,給予優厚政策建設工廠,從而激發整個終端市場的活力。
合肥豪擲70億元注資蔚來,在其至暗時刻伸手相助,最終獲得名利雙收。廣州同樣拿出40億元,幫助小鵬建設肇慶工廠后的第二座制造基地,雙方繼續深綁。
無一例外,這些一線城市激烈搶奪優質新造車的背后,都指向試圖將“新能源之都”的帽子,牢牢扣在自己頭上。所帶來的益處,則更多集中在風口效應、產業協同、拉動經濟等方面。
只不過,在此過程中,北京作為其中的一員,卻聲勢明顯落后……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其現有新能源車企布局中,北汽新能源自市場結構快速轉向C端后,出現了嚴重的“水土不服”,過去一年銷量同比跌幅超過八成。得以推出的獨立新能源品牌極狐ARCFOX,無論產品競爭力,還是終端聲量,相比幾家頭部新勢力,也存在巨大差距。
合資車企中,奔馳、現代等傳統巨頭尚處“大象轉身”的過渡階段,并沒有展現出全盤all in電動化,放棄傳統燃油板塊的決心。當下,所推出的車型,仍然大多以平衡雙積分的“油改電”為主。
缺乏真正實力強勁且專注的“新能源玩家”,成為了北京現存最大的痛點。但是它卻深知,在爭奪“新能源之都”的過程中,必然不能缺席。
“牽手”總部已經于此,并且取得一定成績與認可度的理想汽車,將其完全留在自家陣營作為重要“底牌”,看似愈發穩妥,“投資建廠”則是一種更為有力的信號與證明。
對于各個城市來說,除了需要手握重量級王牌之外,更是文化、產業、人力、經濟的綜合比拼。接下來,試問誰將坐實“新能源之都”的稱號?相信時間終會給出確切的答案。
增程之后,駛向純電
“接下來的十年,理想汽車會選擇兩條路線并行:1、以城市純電、長途發電為用戶價值的增程電動平臺(充電寶);2、十分鐘補充 300-500 公里續航的 400 千瓦超快充的高壓純電平臺(超級充電器)。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站在用戶價值的角度,提供自由出行的能源解決方案,加速電動車的普及。”
之前那封內部信中,李想對外宣布了接下來將會采用“增程+純電”兩條腿并行的方案。至于原因非常簡單,國家政策對于插混類車型的“照顧”日趨收緊,友商蔚來、小鵬甚至特斯拉處在純電領域的步伐越來越快之時,理想必須盡快“切換賽道”。
殊不知,基于該背景下,出現了一個有趣的插曲。北京時間3月23日,工信部公布了最新一批關于擬撤銷《享受車船稅減免優惠的節約能源 使用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和《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車型名單。
其中,擬撤銷的乘用車包括類似于比亞迪e5、比亞迪e3、北汽EU300、北汽EX400等上市已久、主攻出行市場、技術相對老舊的車型。而令人倍感意外的是,僅上市不到兩年的理想ONE LXA6500SHEVM1也出現在名單中。
一時間,行業中關于該車型后續也將無法享受免征購置稅的傳言迅速散布。對此,理想汽車官方微博給予回復,“今日,工信部發布撤銷《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車型名單,其中理想ONE被撤銷的型號是LXA6500SHEVM1,這個型號已經不再銷售,所以在申報一年后被工信部自動撤銷。而市售理想ONE的型號是LXA6500SHEVM2,在免購置稅車型目錄當中,不受影響?!?/p>
而在仔細了解后得知,事實上,大多車企在申報產品信息時,會同時申報多個版本,最終12個月內沒有量產上市的車型,就會被撤銷購置稅補貼資格,與現款在售車型無關。
但即便如此,理想汽車也在這次“烏龍”事件后作出回復,其位于資本市場的表現還是出現震蕩,盤中股價一度下跌4%左右,而截至美國東部時間3月23日收盤,最終報收于26.370美元,跌幅達1.68%,總市值也回落到238.55億美元。
奈何,自分別赴美IPO以來,理想股價自始至終無法超越同一梯隊的蔚來、小鵬,主要原因還是集中在,其所堅持的增程式技術路線,令投資人無法看到更為廣闊的前景與上升空間。
拋開上述誤會不談,更早之前,上海市政府宣布自2023年開始,將正式取消對于插混類車型的免費牌照。而“魔都”作為理想ONE目前非常依賴的細分區域市場,此消息一出,無疑是非常不利的。
同時,從網絡中流出其后續的產品規劃來看,在理想ONE之后,則是一款代號為X01的新車,長度為5180mm,軸距為3100mm,定位大型6座SUV,競品對標奔馳GLS,該車售價或為39.98萬元,繼續采用增程式技術路線。
此外,據天奇股份發布的公告顯示,該公司確認中標了重慶理想汽車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X01 總裝主線”X項目,中標金額為 1.6 億元人民幣,交付日期為 2022年3月30日。
全年財報發布后的電話會議上,李想本人也透露,公司目前正在對常州工廠進行改造,以適配新車型全尺寸 SUV 車型(X01)的生產,該車型將于 2022 年投放市場。并且公司已經開始建立上海研發中心,加快二代平臺和高壓 BEV 平臺的開發。
由此不禁推測,如果如知情人士爆料所言,理想汽車位于北京的工廠,后續能夠真正落地,是否會主要負責其純電車型的研發與制造,常州工廠將繼續承擔增程式車型的“孵化”?
最后,相比諸多未知,可以肯定的是,受到生存環境惡化加劇的影響,李想本人已經深刻意識到,必須加快“增程之后,駛向純電”的進程。而從上述種種規劃與信號來看,還能稱得上較為清晰。
理想需要更多“干貨”
平心而論,在我心中僅橫向對比蔚來、小鵬、理想三家車企,后者必然是最“聰明”的一個。而這種聰明,更多時候體現出的則是一種“精明”,或者說“商人思維”。
回看過去,同樣是赴美上市,理想可能是付出代價“最小”的存在。同樣是位于終端需要推出一款真正意義上的主銷車型,蔚來選擇了沖擊BBA所長時間占據的中高端市場,用服務、換電等“標簽”撕開缺口。
小鵬則更加耿直,直接“硬剛”特斯拉,不僅產品定位趨同,還試圖用整車智能化、自動駕駛輔助系統,這些后者早已建立起“護城河”的板塊,搶占其固有份額。
反觀理想,則避開所有的鋒芒,甚至直接放棄進入純電賽道的機會,推出了理想ONE這款一直充滿爭議的產品。不久前,則剛剛創造了新勢力最快突破交付4萬輛的紀錄。
至于能夠出圈的原因,較高的性價比、越級的功能配置、較為實用的車內空間、精準的用戶定位甚至線下門店超高的執行力,均成為了關鍵。而相比蔚來李斌,李想更像是一位嚴苛的產品經理。
相比過程,可能他更為注重結果,而正因這樣的性格,其很快便取得了成功。只不過凡事必有利弊,必須承認的是,整個2020與這家車企相關負面事件,就未曾平息。
其中,印象最深的必然為理想ONE屢次斷軸、拒不承認,最終被迫召回的尷尬事件,產品存在出廠設計缺陷,卻被“硬掰”成主動升級的扭曲方式。橫向對比蔚來ES6、小鵬P7,理想ONE的性價比優勢的確突出,整車毛利率也控制的足夠出色,但總感覺丟掉的是“相對用心”。
作為首款車型,就給潛在用戶造成如此印象,其實是對后續推新較為不利的。好在,有消息稱,今年理想ONE將會針對現存痛點,進行改款升級,而這更像是一種對犯下錯誤的彌補。
“未來,我們仍主要面對家庭用戶,價格集中在15-50萬元區間,品牌定位豪華智能電動車。并提供更豐富的智能電動車,包含第二代增程電動X平臺的多款產品,高壓純電Whale平臺的多款產品,高壓純電Shark平臺的多款產品。現階段對于理想汽車最為重要的戰略目標,到2025年擁有20%的市場份額,成為中國第一的智能電動車企業?!?/p>
上述一段回答,仍然是李想內部信中的一段,從中依然能夠清晰感受到其關于公司產品層面、交付層面的規劃與野心。不可否認,自品牌成立以來,依靠部分人口中所描述的“小聰明”,理想汽車很快在這行業中站穩腳跟。
但后續,如果將時間軸無限拉長,在接下來的發展中,僅憑借這種方式,并不足以支撐其一直向上。而理想汽車,更多需要拿出的則是一些真正能夠打動潛客、觸動資本、成為“硬門檻”的干貨。
畢竟,誰都不愿看到,“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這樣一家已經躋身中國新勢力頭部梯隊的成員身上應驗……
微信號|汽車公社 C次元
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