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在汆肉中醒来青梅,好男人www在线观看,少妇无码自慰毛片久久久久久,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丝瓜

登錄注冊
新聞 資訊 金融 知識 財經 理財 科技 金融 經濟 產品 系統 連接 科技 聚焦
首頁 > 金融 > > 正文

從互聯網公司逃離之后,我轉行幫人規劃“后事”

2021-04-03 10:30:53來源:互聯網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后浪研究所”(ID:youth36kr),作者:楊小彤、黃臻曜,36氪經授權發布。

離開互聯網后,我選擇每天和「生死」打交道。

口述 |顧洋

撰文 |楊小彤

編輯 |黃臻曜

曾經只要一提起就會讓人望而卻步的殯葬業,已經開始成為一小撮年輕人的職業選擇。

95后壽衣模特、90后入殮師、遺體告別員,越來越多「膽大心細」的小年輕們,開始在殯葬行業中發揮著自己的能力和價值。

90年女孩顧洋,畢業于梨花女大,碩士學位,帶著一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沖勁兒回國,進入了一家互聯網公司。

然而,顧洋很快就辭職了,一腦門扎入殯葬行業,成為一名生前規劃傳播專員,如今已從業3年了。

從“為KPI而內卷”的互聯網,到“慢工出細活”的殯葬業,顧洋選擇成為「中國新一代殯葬社工」,與即將去世的人與逝者家屬打交道。

三年過去,顧洋還對殯葬業保持著熱情,她甚至開始研究宗教、研究歷史、研究哲學,把其他領域的知識應用于與臨終者打交道中,致力于在這一領域給大家帶來專業的幫助。

也正是從事了這份工作,她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慢慢地沉淀自己,不斷地積累自己。

以下是顧洋的自述。

人在活著的時候,就該立好死后的“契約”

我是 一名 生前規劃傳播專員, 專門 與臨終者打交道。

比如在歐洲、日本、美國都普及的“生前契約”,我們把它引進到國內,希望更多人可以提前給自己做規劃——像死后如何處理自己的物品,要開怎樣的告別會,邀請哪些人來,要用什么告別廳,具體的形式是什么,海葬、火葬、樹葬還是花壇葬。

這些都是人在活著的時候,應該提前給自己規劃好的。(所以我的工作)主要是推廣一些先進的生前規劃的理念,例如遺囑、預囑(指人們健康或意識清楚時簽署的臨終時不要哪種醫療護理的指示文件),對逝者提供一些臨終關懷,以及對逝者家屬提供哀傷輔導。

為了推廣這些理念,我們也嘗試去線下進行宣傳,意料之中,人們聽到這些話題就很生氣。

第一次去參加養老博覽會的時候,有一對五六十歲的老夫妻,看了一眼我的宣傳冊,就把它扔在了地上,他們會覺得:“你是在咒我死嗎?”

很多人對于這種提前規劃、立遺囑會有一些心理負擔,感覺立了遺囑明天就要過世了,但它只是對自己生命負責的一種態度,“我的生命我做主”,這是一個非常明確的自我意愿的表達。既不會讓自己苦惱,周圍的人也會因為這種明智的決策減輕很多麻煩。

在上海書展分享從業故事的顧洋

我們公司在社區里有自己的門店,會有很多罹患癌癥的人或者病人家屬,來尋求我們的幫助,比如他們想要去找社區里臨終關懷的醫院,或者會有寫遺囑的需求,或者是寫預囑的需求。

前幾天,一個朋友還找到我,說她的舅舅患了肺癌,現在已經是晚期了,家里人希望不要讓他有太多的疼痛,但是我朋友現在不知道應該怎么辦。然后我就和她說當下要做哪些事情,用一個符合臨終關懷的方式,告訴她第一步要聯系安寧療護的病房,先減輕病人的身體疼痛,再減輕他的心理疼痛。

還有一位我接待過的老爺爺,他的妻子是患了腸癌,當時來找到我,想要對她的后事提前做一個規劃,包括她的遺產,以及她身后事的處理。整個過程里,這位老爺爺都是為了他的孩子,要把房子、財產留給他的女兒和外孫。唏噓的是,全程他的女兒和外孫也沒有來過現場。

現在社會上還有很多比較貧困的高齡、獨居、孤寡老人,他們的子女履行著不管、不顧、不問的“三不”原則,所以他們的養老環境是比較堪憂的。

每當他們對財產處理上有困惑時,我就在心理層面或者是法律資源上面,給他們一些幫助。但是作為一個非親人的角色,很多時候這些爺爺奶奶只是想跟我聊聊天,抒發一下命運的不公:為什么是我得了重病?憑什么我這么善良上天卻對我這樣?他會有很多憤怒跟否認的情緒,我能做就是要聽他講,當他的傾聽者。

其實這就是一種治療方法,叫敘事醫學。醫生,作為一個傾聽者,聽病人講他的故事,然后耐心地給他一些回應和安慰,這其實能夠很大程度上緩解病人的焦慮和痛苦。

通過在殯儀館、墓園實習 我有了真實的“生死”體驗

我們公司年輕人挺多的,大部分都是像我這樣的90后,還有95、96年的,有些是科班出身,也有些是像我一樣,帶著對殯葬行業的好奇,轉行過來的。

顧洋工作照

2018年10月,我入的職。讀的專業和工作不能說沒關系吧,可以說是毫不相干。

我是學新聞傳媒的,在號稱是“韓國總統夫人的搖籃”的梨花女大讀完了研究生。每年都可以拿獎學金,發表過論文期刊,也做過老師的助教,所以我總覺得自己可以在事業上一展身手。

2018年5月,回國后進入了一家互聯網公司。職場新人,又剛從國外留學回來,角色的轉變,我很不適應。工作三個月的時候,因為處理數據時的速度比別人慢,領導當著公司所有人的面,和我說:“顧洋,你怎么還不離職?”這對剛畢業的我來說,傷害性極大,第二天我就離職了。

離職之后,也對自己產生了一些懷疑,心里產生了很大的落差,所以那個時候我就隨便投簡歷,感覺哪一家公司要我都可以。

后來就接到了現在公司(一家國內殯葬服務提供商)的面試邀請。其實一開始,接到電話我是很震驚的,我就想我當時怎么投到殯葬行業來了?

見面聊的過程中,我發現我的領導對整個殯葬行業未來的發展,以及企業的理念,都有一些獨到的見解,他認為不應該把殯葬行業局限在處理逝者遺體上,而是以服務生命為目的,圍繞死亡這個話題提供更多的服務。他的人格魅力大大地吸引了我,當下就決定進入這個行業了。

顧洋在社區內普及遺囑知識

我們是殯葬的全產業鏈,擁有殯儀館、墓地的經營權,在社區里也有相關門店推廣生前規劃的理念。公司有一個類似輪崗的制度,方便員工進一步了解殯葬相關的服務。

為了感受殯葬行業的工作氛圍,有真實的“生死”體驗,我一邊負責生前規劃傳播,一邊去殯儀館和墓地實習。

剛入行的時候,我也會害怕,剛走到殯儀館門口就開始發抖。殯儀館里面好像都會有一個橋,我猜測應該是叫奈何橋,每走上那個橋我就心里發怵。但是看同事們都挺適應的,我老害怕,那不就見外了么?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就要懷有敬畏之心,我們是為逝者和逝者家屬服務的人,懷著恭敬的心去看待這份工作,給自己做一些心理建設,就不會那么恐懼了。

在殯儀館實習的那段時間,我的工作是禮儀師、引導員。逝者家屬到殯儀館后,他們有很多手續要去辦,比如開死亡證明、訂守靈的廳,當下那個環境,這些家屬都是非常慌亂的,他們需要有人去引導一個又一個流程,而我就充當了這樣的角色。

當時是有一個師傅帶著我,引導家屬去完成相應的流程。該聯系家屬的時候,我就把家屬從靈堂帶過來,該排隊鞠躬,我就跟他們一起排隊,像傳統的葬禮它會有送伴手禮、碗、毛巾這些習慣,我就負責給家屬包毛巾。

我們公司的墓園里有800多位名人,還專門設了一部分遺物博物館,有很多人會來參觀紀念。后來輪崗到墓園實習,我就去給大家去講解,也算是陪伴過這些墓一段時間。

顧洋所在公司經營的墓園(上海)

但真正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那些“奇形怪狀”的墓,這背后其實都是每個家庭的痛苦與心酸。

記得有一天,陽光特別燦爛,我和一個同事走在墓園的小徑上,遠遠看到一個Bling Bling的東西。我們就走過去看,發現亮閃閃的是一個銅做的小足球,足球旁邊平躺著一個碑,上面寫了一句話:“雖然你像一顆流星短暫地劃過我們的世界,但是爸爸媽媽永遠愛你。”這是一個16歲的小男孩的墓。

還有一座墓的主人是一個21歲的男孩,他很喜歡喝酒。那天晚上,他喝了很多,最后是被朋友駕回家的,回家后把他放在床上,第二天就再也沒有醒過來。他爸爸媽媽傷心欲絕,選墓的時候,專門做了一個破碎的酒瓶子的形狀。

我覺得這就是爸爸媽媽一顆破碎的心,遇到這種,其實大家都不敢跟家屬多說一句話,因為好像每說一句話,就會觸動到他們的傷心點,就會鼻子發酸。

人生是一場考試 我已經提前看過前幾屆考生的答卷了

我自己其實是這個行業的受益者,因為死亡教會了我很多。

每天接觸的都是已經過世,或者即將過世的人,我仿佛站在這些人生命的盡頭,他們的一生,他們的過往,我都有機會去瀏覽。就像所有人在參加一場叫做人生的考試,而我已經提前看過了前幾屆考生的答卷,我知道別人的錯題在哪,知道誰能夠得到更高的分數,相較于一起參加考試的其他人,我是占優勢的。

我對于人生會有更多的思考,會以一個更加開闊的視角去看待死亡。人的生命是很無常的,死亡不是一個年齡段的事情,它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相同幾率發生的,任何一個年齡段都有可能發生的。

顧洋生活照

原來做互聯網工作的時候,可能我是為了錢、為了KPI、為了一級指標,每天削尖腦袋去想這些事。但從事了這個行業,我會更加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地去做服務。不斷地研究心理、宗教、哲學,用這些知識,更好地去和我服務的對象溝通。

這些都是我自發想去學習的,我想要了解生命,了解死亡,學習生命教育、法律、心理醫學、殯葬、歷史、哲學,我對它們感興趣,它們也讓我的內心更加豐富了。

家里有人去世之后,大家都是很無措的,我們這些做子女的,也不知道如何幫助家里人走出喪親之痛。生死不像是數學,有標準的答案,每個人的人生也不應該只有一種標準答案,所以年輕人也應該多學習,找到適合自己的哀傷處理方法。

可以找一些書籍閱讀,比如《西藏生死書》、《最好的告別》、《攜死而生》、《死亡如此多情》等等,會對生死有很多啟發。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不要壓抑,要學會釋放。

2019年12月,外婆過世的時候,我媽媽也是出現了喪親之后的失落,在她非常痛苦的那段時間內,我用了一些哀傷輔導的方法給她做了引導和支持。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沒有從事這份工作之前,面對這種事大家都會說“節哀順變”,但是其實哀傷這件事情,是沒有辦法掩蓋的,只能靠時間渡過去。所以我當時是給媽媽一個發泄口,當她的垃圾桶,就聽她講,同時安慰她,我說外婆知道你是好心,她不會怪你的,她是很愛你的。

等媽媽心情好一些的時候,我恰巧在上海撿了一只流浪貓,寵物本身就帶有療愈的功能,過了半年,媽媽也比較順利地走出了哀傷期。

后來,爸爸就給我打電話說:“你在這個行業里沒有白做,沒想到現在這么專業。”

陪伴顧洋媽媽的阿貓

如果大家能把“殯葬業” 當作普通行業就好了

但是,殯葬業,想要發展起來真的挺難的,哪怕它的發展前景很好。

殯葬行業就是一個很普通的行業,但是整個社會,對于殯葬行業,好像就會很敏感,很忌諱,甚至存在著偏見。

有一次,我下班之后去英語角,老師讓我們做自我介紹,當時我說我在殯葬行業工作,現場就有一個女孩,發出了“噓”的聲音,就是嘲諷的那種語氣。

我媽也和我說過。到今天為止,她還沒有接受我的工作,但也只能被迫接受,因為我自己選擇了這個行業。從我開始做這份工作到現在已經三年了,她還是覺得我大材小用,因為她認為殯葬行業不需要我這么高學歷的,是隨便什么人都可以去做的。

真正關系比較好,認識很久的朋友,我會很直接地說,我在殯葬行業工作,但是不是很熟的朋友,我也會講在養老行業工作。

在養老博覽會上推廣生前規劃理念的顧洋

講實話,偶爾我也會有一些落差,這種落差并不是來自于外界的比較,而是整個殯葬業發展得特別慢。當所有行業,特別是互聯網如此高速發展的時候,殯葬行業卻因為大家的忌諱,大家的害怕,向前發展的外部驅動力不足,發展速度遠不如其它行業。

到目前為止,我們國家只有5所有殯葬服務這個專業的院校,而且都是專科,沒有本科。那這幾所學校,每年才能培養多少個學生?幾百?幾千?我們國家有14億人,每年有近千萬的人過世,這么少量的殯葬從業者是沒有辦法服務這么多的人的,所以可能難以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有時候,我自己也好,公司的小伙伴也好,大家其實做了挺多努力的。有一些先進的技術或者產品,比如把骨灰做成晶石當首飾的生命晶石,之前提過的生前契約,還有云祭掃活動,我們是非常想把這些推廣給普羅大眾的。

但遇到的問題就是,雖然我們很想發展這個行業,想去推廣先進的理念,但是社會卻在排斥,導致我們行業無法像其它行業一樣勇敢發聲。

我是想,如果這個行業能像金融、像互聯網,或者像其他行業一樣,大家都認為是普通的行業就夠了。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關注到這個行業,下一步,我也打算把現在學到的內容做成短視頻分享給大家,把專業的知識分享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互動話題

過去,你對殯葬行業有怎樣的看法?你怎樣看待從事殯葬行業的人?現在這種看法是否有所轉變?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

關鍵詞: 互聯網 公司 逃離 之后

熱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德县| 顺义区| 西畴县| 莱西市| 海晏县| 兴山县| 庆城县| 调兵山市| 高碑店市| 余姚市| 绍兴县| 昭平县| 会理县| 南木林县| 泊头市| 淳安县| 宜春市| 济源市| 万盛区| 新化县| 威远县| 陆良县| 弥渡县| 凤冈县| 灵川县| 河源市| 靖安县| 鄂伦春自治旗| 巴塘县| 沙湾县| 九龙坡区| 郓城县| 全南县| 东乌珠穆沁旗| 阜宁县| 英吉沙县| 嵩明县| 墨江| 宁都县| 比如县| 阜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