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我國的消費市場帶來了巨大的沖擊。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8297億元,餐飲收入同比下降7967億元。但零食行業龍頭良品鋪子,卻在2020年實現了難得的增長。
全平臺發展,營收凈利雙增長
3月29日,良品鋪子發布財報顯示,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78.9億元,同比增長2.3%,歸母凈利潤3.4億元,同比增長0.9%。其中第四季度營收23.6億元,同比增長4.8%;歸母凈利潤7993萬元,同比增長208.2%。
其中,良品鋪子線上完成銷售40億元,線上渠道毛利率,也提升0.88個百分點至29.99%。天貓、京東的營收占線上渠道的80%,天貓渠道營收17.5億元,京東渠道營收14.4億元。
線下完成銷售36.8億元,第四季度的銷售額增長率由負轉正,達1.67%。不難看出,良品鋪子線下已經開始擺脫疫情的影響。
對于這份成績單,多家機構表示滿意。
招商證券發布研報表示,良品鋪子維持線上全平臺發展,渠道結構趨于京東等高端電商,阿里賦能新零售并不斷加強創新;線下開店空間大,跑馬圈地階段成長有望加速。經銷商ROE高、加盟意愿強,良品掌控經營核心,可復制性強。雖短期受疫情影響,但長期空間、路徑、競爭優勢明確,維持“強烈推薦-A”評級。
國盛證券也在發布研報稱,維持良品鋪子增持評級。評級理由主要包括:公司發布2020年報;下半年線下門店拓展加速,Q4線下收入增速回正;線上平臺精細化運營,全渠道協同效應明顯;Q4毛利率下滑,銷售費用投放減少;定位高端零食,布局細分賽道。
良品鋪子商業模式的空間在哪里?答案是供應鏈。
零食行業的7-Eleven
“良品鋪子的模式,其實跟7-Eleven有點類似。我們負責新品研發、終端銷售,將質量管控、精益管理、數字化能力賦能上游,供應商則做好制造環節,各自做好最擅長的事。”良品鋪子產品供應事業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7-Eleven,是世界最大的連鎖便利店集團,遍布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56000多家店鋪。7-Eleven的所有產品都不是他們自己生產的,包括明星產品關東煮,換句話說,7-Eleven實際上更像是一家商品研發+供應鏈集成公司。
良品鋪子將自己聚焦在新品研發、品牌樹立、營銷、信息系統及供配體系搭建等。而在產品制造、供應、配送等環節,則主要采取外部合作模式。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山楂零食很常見,但大多跳不出果丹皮、山楂片這兩種類型。怎么在這個很常規的產品上做出新意?這就需要公司對于產品進行研發和創新。
去年8月,良品小食仙經原料標準、產品設計等維度創新升級,推出小兔山楂棒,成為天貓線上熱銷單品,在天貓該品類的市場占有率達到38.3%,全年實現收入1897萬元。芝麻夾心海苔是良品小食仙的明星產品,全年實現收入4153萬元,已在兒童零食細分市場取得領先。
而在研發上下功夫的同時,對于線下渠道,良品鋪子也有著獨特的管理方式。
線下渠道上,良品鋪子已形成三大“門店+”交互:一是基于每個單店構建周邊小區社群網,二是基于各大互聯網外賣平臺O2O網,三是基于阿里新零售構建大數據智能導購網。
作家喬舒亞·雷默說過“無法實現速度自由的人和機構,將與未來失之交臂。”與此對應的是,良品鋪子加速推進“門店+”,讓門店成為私域流量“源頭”,通過私域流量矩陣建立,激活門店離店業務。
截至2020年年底,良品鋪子總門店達到了2701家,比2019年凈增門店285家。其中,僅華東地區就新增門店160家,成為線下第七大市場。江蘇和廣東兩省,分別凈增門店59家和38家,成為撐起華東和華南兩大市場的頂流省會。
至此,良品鋪子形成了一個線上以新消費品牌進行突破,線下掌控供應鏈和加盟商的一個整體。
“代工廠”不僅僅只是“代工”
說起代工廠,很多消費者第一個想到的,往往是“廉價”、“貼牌”等標簽,認為這是一種省成本的行為。但實際上,代工并不代表低質量,這是產業分工的需求。
良品鋪子怎么保證產品的質量呢?
中國是全世界極少數聯合國認可的全產業鏈工業國,在供應鏈端低成本制造和成產上沒有問題。優衣庫成名之戰——搖粒絨從1萬日元壓低到1900日元,就是柳井正找來中國加工企業,與優衣庫一道研發生產的結果。而數碼領域,即使像蘋果這樣的高科技公司,也得找臺積電生產芯片。
但即使是代工,對于每個產品的質量保障,良品鋪子依舊有一套自己的玩法。
對于良品鋪子來說,產品從無到有有多個環節,包括消費者洞察、市場調研、種植、研發、加工、銷售、包裝、運輸、倉儲等等,代工并不意味著貼牌,只是不做加工這一個環節。
2020年,良品鋪子在產品研發上投入3371.7萬元,同比增長23.22%,研發上成本3年遞增,不斷加強的研發壁壘,是良品鋪子對“貼牌”的直接回應。
“我們做新品時,首先想的不是成本,而是質量。再基于一流的質量要求,去確定工藝、原料。把樣品做出來后,我們還會組織消費者測試,看看這個產品和其他產品之間,他們更愿意買哪一個。”良品鋪子供應鏈事業部相關負責人說。
而對于產品質量把控,良品鋪子是依賴供應鏈的高效高質管理。
針對每一個產品,從原材料到生產工藝流程,良品鋪子都有標準化的生產手冊。
一位供應商對易簡財經表示,“都說良品鋪子對供應商的質量管理非常嚴格,但如果不親自參與其中,你無法想象到底有多嚴。”
當時,他生產的1000多箱果凍,突然被良品鋪子要求退回,他還以為出了什么大事,了解后才知道,原來是內容物(即果凍肉)重量有偏差。這一款果凍,每一只果凍的內容物標重是120克,但部分果凍的內容物少了1.5克,良品鋪子認為質量不達標。
這在業內只能算是小失誤,對于有些企業來說甚至連問題都算不上,但是良品鋪子卻對內容物一一稱重,仔細檢查每個產品是否符合標準。
“這可能就是‘用良心做食品’必須要承擔的。”他表示,“如果良品鋪子‘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會給我們釋放錯誤導向,認為這不算什么事兒,那么類似的問題就有第二次、第三次。長此以往,企業也會走向毀滅。”
正因為良品鋪子的所有產品,都是統一的標準化的,所以無論是在哪一家線下的店鋪中,無論是直營店還是加盟店,消費者享受的都是一樣的產品和服務。
全球“良品鏈”
同樣,針對其新消費品牌的研發,和對產品品質的把控,良品鋪子的全球供應鏈也在升級擴張。
2019年,良品鋪子與巴基斯坦最大的松子采購、加工企業達成3億元巴松采購協議。
2020年,良品鋪子和法國樂斯福、美國嘉吉、紐仕蘭等3家國際食品巨頭分別簽下戰略合作協議,協議包含了產品、研發以及應用。
除此之外,良品鋪子還與全球第六大乳品生產商恒天然集團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新品工藝配方及配料的研究發明、大宗原物料整合、創新應用中心支持等,展開品類研發合作。
而這,只是良品鋪子美食版圖的全球供應鏈“足跡”的縮影。目前,良品鋪子原料采購涉及全球32大國家(地區產地)、44個農業產業集群、食品類合作伙伴220家、輔料類合作伙伴約2177家。
看似簡單的零食,背后是全球供應鏈資源打通、整合。
結語
擁有成熟供應鏈的良品鋪子,不斷吃透整個價值鏈條,從而像互聯網企業一樣,做到消費領域的“千人千面”。這背后不僅需要超強的大數據、供應鏈管理能力,更需要對新消費本質的理解。
在消費品領域,本來就藏龍臥虎,像白酒領域的茅臺、五糧液,醬油領域的海天,飲料領域的元氣森林等等,都在新消費品牌中脫穎而出,占據一席之地。查理芒格曾說:“要去魚多的地方打漁”。歷數長線牛股輩出的領域,消費行業無疑是最火賽道之一,值得我們從中悉心挖掘并耐心陪伴成長。
良品鋪子在這個領域之中,從橫向來看,估值僅只有56倍,比起其他幾個新消費品牌并不算高,但在2020年疫情之下依舊有如此增速,這無疑表明,良品鋪子還具備更高的價值。
END
作者丨吉爾
歡迎點擊易簡財經視頻號,看最新視頻~
因為公眾號平臺更改了推送規則,如果不想錯過易簡財經的文章,記得讀完點一下“在看”,這樣每次新文章推送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里。
寫文不易,歡迎大家來個素質三連!(分享+點贊+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