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之心報道
作者:杜偉
教 AI 玩游戲一直是非常有趣的研究課題,《我的世界》也成為了廣大研究者的「實驗田」。近日,哥本哈根信息技術大學等機構的研究者創建了一個神經網絡系統,不僅可以在《我的世界》里建城堡、公寓樓、大樹等復雜實體,還玩起了影分身。
作為一款風靡全球的沙盒游戲,《我的世界》(Minecraft)受到越來越多玩家的青睞。近年來,玩家也開創了越來越新穎的玩法。他們可以在游戲里舉辦畢業典禮、組建虛擬機玩 Doom 游戲,更有硬核學者在游戲里搭建神經網絡,真是花樣百出。
與此同時,人類已經不滿足于自己玩游戲了,他們還想要人工智能(AI)在《我的世界》大展身手。2019 年,Facebook 研發了一款《我的世界》AI 助手 craftassist bot,這是一個智能協作式的助理機器人,可以執行人類玩家指定的各種任務,如馴服馬匹、建造城市、與村民會面及交易等。
最近,哥本哈根信息技術大學、紐約大學和上海大學的研究者受到《生命游戲》中元胞自動機理論的啟發,創建了一個使用 3D 神經元胞自動機(Neural Cellular Automata, NCA)的系統,并將該系統部署在了《我的世界》游戲里,發現 NCA 可以建造毛毛蟲、城堡、公寓樓、樹等復雜的實體,其中一些實體由 3000 多個塊(block)構成。
蠕動的毛毛蟲。圖源:Science Magazine
城堡。圖源:Science Magazine
公寓樓。
樹。圖源:Science Magazine
據介紹,在《我的世界》游戲中,研究者教會神經網絡從單一立方塊(single cube)發展成為城堡、公寓樓和大樹等包含數千個塊的復雜實體,以及毛毛蟲等功能性機器(functional machine)。此外,當研究者將這些實體一切為二時,它們還會「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