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
收入略低于彭博預期,自主產品總收入占比85%
2020年公司收入25.13億元,同比增長49.3%,稍稍低于彭博預期的25.43億。與過去兩年動輒200%以上的增速相比,50%增速也回到正常水平。
公司收入主要分為四塊:零售店、機器人商店、線上(天貓旗艦店、泡泡抽盒機及其他電商)、批渠道及零售,其中零售店和線上合計占據了總收入的近80%。
具體來看,2020年零售店銷售收入同比增長了35.5%,主要由于公司在2020增加了76間零售店;線上銷售收入同比增長了76.5%,主要由于天貓和抽盒機銷售增加以及新增了京東等線上渠道;機器人商店和其他收入也都實現了穩定增長。
當然我們也注意到,與2019年相比,線上銷售占總收入比重提高了6%,相應的零售店占比小幅下降,這主要受疫情影響。我們認為按照這個趨勢,今年一季度線上銷售將正式趕超零售店成為泡泡瑪特的第一大收入來源。
根據IP劃分的收入來看,泡泡瑪特收入主要來自于自主產品(自有IP、獨家IP、非獨家IP),占總收入比例為85%,其中自有IP產品(如Molly、Dimoo、BOBO & COCOS、KULLPANDA)合計占據總收入的39%,與前一年相比小幅提升,獨家IP(PUCKY、The Monsters、SATYR RORY)占比下降6個百分點。
一個很明顯的特征,爆款IP產品Molly的收入占比從去年的27.1%下降至14.2%,下滑較為明顯,Dimoo以及新增的IP SKULLPANDA的對收入貢獻較大。
盈利方面,本年度,公司經調整后凈利潤5.56億元,同比增長22.1%,由于公司還在擴張期,年度營業成本同比增長55%,與收入增長基本一致。凈利潤主要受制于銷售及營銷費用激增,由2019年3.64億增加至6.3億,增長了73%,線下零售店擴張、員工人數增加都在拖累盈利。
頭部IP矩陣形成,收入趨于多元化
IP開發和運營一直是泡泡瑪特的靈魂,也是推動泡泡瑪特發展的核心推動力。公司致力于豐富IP類型,輸出多樣化的產品風格,從而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財報顯示,泡泡瑪特全年賣出了5000只潮流玩具。
2020年各類IP產品都保持了強勁增長,也不再過分依賴單一IP。截至2020年底,核心IP Molly銷售額已經突破1億,新的原創IP產品如SKULLPANDA密林古堡系列、小甜豆系列自推出后廣受喜愛,形成新的頭部IP矩陣。
此外,泡泡瑪特和全球頂級知名IP進行合作,推出了哈利波特、火影忍者系列等。可以說IP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姿態,IP收入趨于多元化。
泡泡第二個制勝點是深耕消費者觸達渠道。首先是線下門店保持了快速的擴張勢頭,2020年新開76家門店,總門店數達到187家,首家海外門店落戶韓國首爾,我們認為如果國內業務保持穩健增長,下一個想象空間主要在海外市場,畢竟泡泡瑪特潮品正在被更多的海外粉絲所接受。
線上渠道銷售也在提速,天貓雙十一期間,公司收入在天貓大玩具行業排名第一;微信小程序泡泡瑪特抽盒機2020年收入4.66億,同比增長72%。此外,2020年泡泡瑪特累計注冊會員人數740萬,會員運營成果顯著。
小結
泡泡瑪特本次財報基本符合預期。作為國內最大且成長最快的潮玩公司,泡泡瑪特可以憑借行業領導地位和雄厚的IP產品建立護城河,隨著市場對盲盒模式的接受度提高,預計未來三年泡泡瑪特將保持50%以上的增速。
不過,從估值角度考慮,如果以PEG估值法進行估值的話,20%左右的盈利增速顯然無法匹配目前的市盈率,即使享受龍頭溢價,泡泡的性價比也不是很高。
本文不構成且不應被視為任何購買證券或其他金融產品的協議、要約、要約邀請、意見或建議。本文中的任何內容均不構成老虎證券在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方面的意見,也不構成某種投資或策略是否適合于您個人情況的陳述,或其他任何針對您個人的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