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一直是我關注的票,在它上市以前就做過系列研究,兩個月前給它估值算到過1200億美金,至于為什么現在市值達到1600億美金,我在這里不多做評價。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快手剛剛發布的2020年四季度財務業績。
從整體上來看,快手商業化成效還是比我之前預想的要更好一些的,先看整體業績:
Q4實現總營收18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3%,微超市場一致預期179億元。主營業務虧損近13億元,稍遜于市場預期的虧損11.2億元。主要由于用于大數據、AI等技術投入的研發支出單季增長較高所致。加上受累于高額營銷獲客支出,全年大額虧損。
當然,市場對于這樣的虧損是在預期之內的,短期內可以忍受。
近兩年抖音的快速崛起,商業化與規模化擴張齊頭并進,大面積收割用戶流量。去年快手在感受到威脅之后,逐漸也從佛系轉向激進。
除了用力砸錢做營銷之外,在玩轉商業變現上也多次出手。我在之前的快手研究系列中有過重點分析,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參看歷史文章。
回到此次業績,除了在營收盈利上表現略超預期之外,其他幾個需要關注的核心數據指標情況:
(1)首先是用戶規模,本季度月活環比略微下降。
Q4平均月活4.76億,較上季度繼續下滑。參考第三方數據來看,主要是由于10月、11月出現下滑,年底已實現反彈回升。
剔除掉返校返工等季節性因素外,整體用戶規模增長稍顯乏力。雖然用戶大盤表現一般,但從日活和日均用戶時長數據來看,快手的用戶粘性明顯好轉,說明核心用戶的活躍性增強。
(2)以往核心支柱業務——直播,預期內表現不佳
本季度收入貢獻占比大幅下滑。受經濟環境影響,直播付費用戶相比上季度減少近200萬,單用戶付費ARPPU僅略微提升至52元/月。雖然表現不佳,但基本符合我之前的預期。
(3)本季度廣告變現如期加速,內容呈現改版后,廣告變現效率有了快速提升。
Q4實現廣告收入85億元,同比大增170%,順勢成為快手平臺第一收入來源。符合我之前的預期,預計未來廣告收入占總營收比重將繼續提升。
(4)電商業務表現突出,貢獻收入占比新高。
Q4單季實現GMV近1800億,貨幣化率有所下降。在直播電商強敵環伺之時,去年辛巴事件原本讓市場對快手的電商交易表現有所擔憂,但從結果來看,似乎絲毫未受影響。
可以想見,快手獨占優勢的私域屬性對電商業務的拉動效果比市場預期的要顯著。
(5)Q4成本端受營收結構調整影響,成本率下滑明顯,超市場預期。
費用端由于研發投入的增加,費用率略有抬升,但好在營銷支出繼續收斂,我認為費用端整體上仍算相對克制。
總結來說,備受市場關注的快手,首次成績單未翻車,部分經營指標甚至略超市場預期。
隨著未來變現能力的加速提升,快手的財報有望進一步得以改善。但當前市場大盤風險較大,對于仍然經營虧損的快手,市場對其估值偏好也會存在調整。對于中長期投資者,建議持續關注快手生態布局及市場競爭情況。
以下為具體財報數據解讀
一、總營收超預期,廣告變現步伐比想象中要更快
本季度實現收入181億元,同比增長53%,略超彭博一致預期179億元(53% YoY)。其中廣告收入增幅亮眼,同比增長170%,對本季總營收貢獻最大,已超越直播業務成為快手的最大收入來源。
數據來源:快手科技財報、海豚投研整理
廣告收入全年近200%同比增長。主要由于快手內容呈現方式改版后,單列呈現方式更有利于信息流廣告投放效果,從而整體提升了平臺的變現能力。
數據來源:快手科技財報、海豚投研整理
二、整體用戶規模小幅下滑,核心用戶粘性進一步加強
Q4季度用戶大盤MAU相比Q3有所下滑,有點低于我的預期。原本以為快手的激進打法在流量爭奪上會有很大體現,參考第三方數據來看,用戶的流失主要在本季度的前兩個月。
盡管存在一定的季節性因素,但表現仍然不算亮眼,不過好在從12月及21年Q1情況來看,用戶在回流,快手在短視頻領域整體滲透率加速提升。
數據來源:快手科技財報、海豚投研整理
數據來源:Questmoile、海豚投研整理
而反觀核心用戶(DAU),情況則明顯較好。在月活下降的情況下,DAU卻逆勢攀升,用戶粘性DAU/MAU相比上季度增加3pct。
另外,日均用戶時長也顯著好于預期,四季度每日用戶在快手平臺耗時近90min。核心用戶粘性及活躍度的增強,有助于快手繼續保持自己的社區屬性,在中小商戶的直播電商業務中繼續保持優勢。
數據來源:快手科技財報、海豚投研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