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三言財經
作者|江城
“需要我跪下,需要我趴下,需要我怎樣我都可以。”
3月16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對知名藝人李亞鵬被控“欠債4000萬元”一案作出重審判決,李亞鵬和其兄李亞煒向泰和友聯公司支付4000萬元及利息。
李亞鵬4000萬糾紛案宣判后,一段疑似李亞鵬的錄音曝光,錄音中說到:“我們已經無路可走,需要我跪下需要我趴下,我都可以”,
對此,李亞鵬方代理人表示,該語音信息被惡意剪輯、斷章取義。
李亞鵬通過律師做出回應,稱其中存在隱情,李亞鵬團隊會繼續上訴,并堅信本案會有一個公正結果。
多年投資屢戰屢敗
投資涉及影視、教育、房地產多領域
事實上,細數李亞鵬這些年來的投資經歷,可以說是屢戰屢敗,但他的經商夢卻從未斷過。
1992年,還未在中央戲劇學院畢業的李亞鵬,就已經參演了電影《青春作證》,并正式進入娛樂圈,隨后參演了很多作品,然而,因演員身份被大眾熟知的李亞鵬,心卻不在當演員上。
李亞鵬不只一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考上中戲,是一場意外。他認為,“如果做演員能打60分的話,做商人就是90分。”
商人,才是李亞鵬的夢想。
演唱會成功
開啟李亞鵬投資之路
1993年,李亞鵬開始創業,當時的他只有22歲,他決定在烏魯木齊舉辦一場搖滾演唱會。
為了把演唱會辦起來,李亞鵬通過三個月時間拉到了87家贊助商,拿到幾萬塊錢的贊助,最終演唱會成功舉辦,“唐朝樂隊”的演唱會門票售出了14萬塊錢門票。
當時,李亞鵬用賺的錢印成宣傳單與T恤衫,免費贈送給烏魯木齊的市民,只留下了回北京的機票錢。
這一次的成功啟蒙了李亞鵬的投資之路,也讓李亞鵬走上了經商之路。
創辦互聯網公司“喜宴”
比百度和阿里巴巴都早
9個月后融資失敗倒閉
1998年,李亞鵬在舊金山拍戲結識了一幫IT精英,產生靈感,于是連夜寫了商業計劃書。
隨后,李亞鵬創辦一家互聯網企業“喜宴”,采取線下和線上結合的方式做婚慶服務,獲得了50萬美金融資。
在上世紀末,互聯網還未興起,李亞鵬投入互聯網的眼光很長遠,比1999年馬云創立的阿里巴巴、2000年李彥宏創立的百度還要早。
網站在經營6個月后,還有人出資450萬想收購他的網站,卻被李亞鵬拒絕,李亞鵬透露,“喜宴”曾經做過最貴的一場婚禮,達到100萬元。
然而,好景不長,因拒絕投資,又遭遇互聯網危機,融資失敗導致公司關門。
在魯豫有約中,李亞鵬提及這次創業時表示,“當時我們有線下收入,但是比不過我們支出的速度,所以到1999年趕上全球第一次的信息技術投資泡沫,沒有人投互聯網,9個月后,現金花沒了,沒有人投資了,就關門了。”
創辦雜志刊號出錯
賠200多萬
2000年,演完《笑傲江湖》以后,李亞鵬表示要尋找人生方向,跟經紀人談不想做演員了。在經紀人的勸說之下,決定每年拍一個。
同年,李亞鵬創辦了雜志《婚禮》,雜志在出刊十期后,被世界500強企業、歐洲頂級傳播公司貝塔斯曼集團相中,對方表明了收購意愿。
但因刊號出問題,雜志收購被迫中止,李亞鵬透露,雜志賠了200多萬。
成立多家影視公司
2001年一部電視劇投資800萬
隨后的幾年時間里,李亞鵬創辦了多家公司。
2001年,李亞鵬創辦北京美麗春天文化傳播公司,注冊資本10萬元,但公司被人實名舉報,公司經紀人涉嫌違規。
2001年,李亞鵬投資了電視劇《海灘》,由李亞鵬和周迅一同主演,當時李亞鵬把自己所有的錢都投了進去,一共投資了800多萬元。
當時《海灘》全劇組,從主演到場工往返全坐飛機,全組住五星級酒店,每天現場有水果,冷飲等等,全部免費。
李亞鵬表示,因為比較喜歡寫東西,對編導有興趣,投了《海灘》,在當年來講,一個20集的時裝劇里面,是通常制作費的2倍半。
結果《海灘》拍完之后,根本賣不出去,那個戲之后,李亞鵬說自己放棄了當制片人。
之后,李亞鵬還投資了電影《將愛》,據了解,除了《將愛》,李亞鵬的其他影視作品全部虧本。
但是李亞鵬在采訪中表示,投資的電影幾乎沒有賠錢的,可能有不賺錢的。
2004年6月,北京世紀春天影視公司成立,注冊資本為100萬元,2005年9月,歡樂春天國際演藝經紀公司成立,注冊資本為10萬元,5年后該公司注銷。
基金會被舉報
18個月接受6次審計
2006年,李亞鵬、王菲倡導發起嫣然天使基金,在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的支持和管理下設立的專項公益基金。
但2014年初,有網友實名舉報嫣然天使基金會涉嫌巨額利益輸送,7000萬善款下落不明,最后經過審核,有關部門宣布并未發現舉報問題。
李亞鵬說,18個月接受了6次審計,18個月對一個人或一個企業來講,是比較要命的。
歌舞劇、酒吧、話劇均虧損
公司七八個,李亞鵬稱沒找到想做的事
2007年,李亞鵬投資歌舞劇虧損700萬。
期間,李亞鵬還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開酒吧,據了解,這些酒吧都沒能存活超過3年。
2009年,李亞鵬投資話劇虧損300萬、投資夜店虧損400萬。
到2010,李亞鵬投過電視劇、電影、喜劇、文化實景演出等,陸陸續續做了七八個公司,都是不同行業的,但李亞鵬表示,“坦白講也沒有找到我想要做的事情。”
2010年,李亞鵬投資“書院中國”公益項目,投入至少1個億。
2011年,李亞鵬成立中書投資,自任董事長,注冊資本3000萬元。2013年,中書藝蓮網絡成立;2013年,中書教育、中書酒店成立。
李亞鵬“雪山小鎮”項目失敗
多年投資屢戰屢敗
而李亞鵬的4000萬糾紛案,源于2012年投資的“雪山小鎮”項目,該案件自2017到2021年,先后經歷了一審、二審、再審和重審。
2012年,李亞鵬與北京泰和友聯公司合作投資麗江雪山文苑項目。據公開資料,李亞鵬以1.635億元的價格,在麗江束河古城東拿下408畝土地,還表示要投資35億元。
泰和友聯以6000萬資金注入到雪山公司,獲得了雪山10%的股份,“雪山公司”保證“泰和友聯”具體得到的利益不少于一億元,并可在三年開發設計滿期后,取回固定盈利4000萬元。
然而,2015年,合約期滿,雪山文苑項目情況不佳,泰和友聯一直也沒有接到雪山賬款。
隨后,李亞鵬又和泰和友聯簽訂了《承諾函》,約定在2015年12月25日前雪山需向泰和友聯支付4000萬。可到了約定期限,李亞鵬再次爽約,泰和友聯將李亞鵬兄弟告上法院。
2017年,北京朝陽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李亞鵬和李亞煒需向泰和友聯支付4000萬元及利息,李亞鵬兄弟倆不服上訴。
2018年,北京三中院二審駁回上訴并維持原判,李亞鵬也因拒不履行支付義務而一度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李亞鵬兄弟不服判決,繼續申請上訴,經北京三院再審后,2019年移交到朝陽法院重審,2021年3月16日朝陽法院的重審結果的出爐—維持3年前的原判。
李亞鵬:
演員不是一生
曾意識到自己理想主義
事實上,李亞鵬似乎一直在尋找人生方向。
李亞鵬表示,“當年自己想尋找人生的方向,演員不是我一生,我騙不了自己,因為身邊有很多很優秀的演員,包括我的大學同學,他們對藝術的投入和獻身精神,我是不具備的。”
正是因為這樣的想法,讓李亞鵬走上經商之路。
但多年來,李亞鵬投資的項目可以說是屢戰屢敗,在節目中,李亞鵬透露到2015年甚至到2016年,公司連續6年虧損,沒有收入。
公司虧錢了,李亞鵬就要拍戲去貼補,李亞鵬表示,這種情況也是很多,有時候會在想自己到底在干嘛?
2013年,李亞鵬和王菲離婚,李亞鵬在離婚聲明強調夫妻“財務獨立”,卻被指敗光王菲一半財產,因李亞鵬投資夜店、影視公司等生意不斷虧損,但李亞鵬的好友卻反駁稱,李亞鵬房產事業做很大,不必靠老婆。
王菲曾說,李亞鵬就是一只八爪魚。同時經營著八家公司,可是八個爪子,什么都沒有抓到。
李亞鵬表示,慢慢意識到,自己很理想主義的,是不現實的。因為《海灘》殺青后,制片還對李亞鵬說,工作人員問下了飛機,打車回家的錢是不是能提前報銷,當時李亞鵬有些不開心,但還是給每人發了100元。
目前,李亞鵬仍在6家公司任職,不知道這些公司未來的命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