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阿維·薩爾茲曼(Avi Salzman)
編輯 | 康娟
美國銀行的最新報告指出,用來對沖通貨膨脹,比特幣可能“行不通”。同時,對于一些觀點強調的“比特幣在ESG方面可以減緩環境變化”,報告也持負面看法。
如果想要對沖通貨膨脹,比特幣可能行不通。而且如果你擔心氣候變化,它也是有問題的資產。這是美國銀行新報告中的兩個結論,該報告對數字貨幣持負面看法。
報告的作者弗朗西斯科·布蘭奇(Francisco Blanch)根據各種標準對比特幣進行了分析,包括評估了近期許多比特幣多頭的關鍵論點,即它可以對沖投資組合的通脹風險。比特幣供應量上限為2100萬,所以這種加密貨幣看似可以免受使傳統貨幣貶值的“印鈔”的影響。但是布蘭奇說,過去幾年的證據并不支持這一觀點。
他寫道,“總的來講,我們發現比特幣作為通貨膨脹避險工具并不吸引人,因為大宗商品甚至股票都與通脹之間具有更好的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