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江湖似乎從不平靜。就在滴滴悄悄準備著IPO的時候,首汽約車終于在時隔三年多后再次迎來融資。
3月18日,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披露的信息,首汽約車此輪融資的金額為20億-31億元,公司被稀釋的股份不超過20%。
公司在融資之際臨時換帥,由首汽集團總經理高捷接任首汽約車CEO一職。當天,高捷接受了《華夏時報》記者的采訪,首次公開談到此次融資事項,表示公司將在完成本輪融資后,尋求上市。
C輪融資已掛牌
掛牌融資信息顯示,首汽約車此輪融資的金額為20億-31億元,公司被稀釋的股份不超過20%。
值得注意的是,首汽約車本次融資方案在“涉及非公開增資情況”一欄顯示,“國有及國有控股或國有實際控制企業(yè)增資”。
一位資深資本市場分析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這表明首汽約車本輪融資另有部分內容沒有公開,該內容與現有國資背景股東增資有關,類似情況一般包含現金增資或化解債務兩種情況。
高捷對此問題并未直接回復,他只表示“融資后的落地方案經董事會確認后,也獲得了投資人的認可。”
雖然他還不愿意披露此輪融資的更多信息,但也難掩興奮,稱資金來自于國資、金融機構和PE等。同時,高捷進一步表示,此次C輪融資的投資方是作為戰(zhàn)投引入,將為首汽約車取得更好的發(fā)展空間。這輪融資完成后,首汽約車將尋求上市。
在高捷看來,首汽約車能拿到這輪融資,與始終堅持合規(guī)有關,“合規(guī)”也是他在接受采訪中提及次數最多的詞。
他對此表示,目前市場上不合規(guī)車輛的存在是歷史遺留問題,但合規(guī)是大勢所趨,其他企業(yè)也在不斷提高自身合規(guī)車輛的比例。“合規(guī)應該是企業(yè)的底線,違法的企業(yè)不會長久,客戶不會認可,資本市場也不會認可。”
新對手加入市場生變
硬幣的另一面則是,秉持合規(guī)的成本相對高,這也是首汽約車成立6年,形成負債的原因之一。直到去年4月,在成立5年后,首汽約車才宣稱,公司實現了全國整體正毛利。
所以首汽約車對這輪融資的期待不難理解,畢竟上一輪融資已經是2017年的事了,他們等得太久了。
而在行業(yè)方面,根據天眼查信息顯示,滴滴出行成立8年多共進行了21輪,累計210億美元的融資,可謂融資大戶。但自2018年以來,融資金額也急劇下滑,與之前動輒幾十億美元的高光規(guī)模比相形見絀。
高捷告訴記者,網約車行業(yè)經過幾年的發(fā)展后,總盤子在供給側出現相對飽和的狀態(tài),行業(yè)進入整理期,資本也對其有了更謹慎的認識,這直接體現在熱錢減少了。
“靠燒錢補貼用戶和司機來獲取更多的流量,在企業(yè)初創(chuàng)時期是較快的模式,但長遠來看是不可持續(xù)的,首汽約車也在后期做了相應的調整。”高捷稱。
然而強敵滴滴在前暫時相安無事,后面已有追兵來勢洶洶。近日,月訂單量躍居網約車行業(yè)第二的T3出行宣布今年將登陸北京、深圳等27座城市,實現一線城市和對占據網約車市場80%份額的前48座城市全覆蓋,并在所運營的所有城市都攻下20%以上的市場份額。
面對后起之秀,高捷坦言肯定會對公司有沖擊,但他稱這也表明首汽約車所走的路得到了業(yè)內的普遍認可,大家對行業(yè)發(fā)展模式的理解是一致的。一個賽道上永遠不乏優(yōu)秀的對手,雖然多了一個分蛋糕的,公司有信心接受挑戰(zhàn)。
未來定位高質量發(fā)展
高捷的底氣或許來自于首汽約車已經嘗試過這個行業(yè)里的多種模式。
首汽約車剛成立的前兩年,行業(yè)也處于初期階段,市場政策還未全面落地,互聯(lián)網流量是平臺最重要的競爭力。當時首汽約車采取全自營的策略,用高投入打造了一個高品質服務的行業(yè)標桿。
2017-2018年,在滴滴經歷過低價與補貼野蠻式的增長之后一家獨大,市場格局逐漸趨于穩(wěn)定,首汽約車開始謀求改變,開放了加盟制,在重要城市尋找符合規(guī)定的客運企業(yè)、巡游出租車公司與租賃公司,將它們的運力一并納入,走向了更廣闊的市場。
2019年以來,網約車行業(yè)出現了以租代購的模式,大大降低了從業(yè)者入行門檻,供給側開始變得充沛。
從整體上說,首汽約車隨著市場的變化不斷尋找自身新的定位。高捷表示,經過幾年的積累和沉淀,用戶習慣已經養(yǎng)成,中高端出行的用戶一般選擇客戶端,通勤出行客戶多是從其他聚合平臺導入,兩方面的市場互為轉化。目前公司的訂單量已經恢復到2019年的87%以上,雖然絕對數量不在行業(yè)前列,但質量很高。“首汽約車已經不再盲目追求絕對數量的增長,而是尋求高質量發(fā)展的網約車新模式。”
編輯:嚴暉 主編: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