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寶庫斯基
來源:老斯基財經(ID:laosijicj)
現在流行兩個詞,一個是“退休”,一個是“延遲退休”。
專家們說,以后老人越來越多,年輕人越來越少,社會養老壓力太大,要施行延遲退休。
理是這個理,但咱們老百姓操勞了一輩子,總盼著退休這一天。
大佬們跟咱一樣,吆五喝六打打殺殺,累了,也想早點退休。
遠的不說,就說說中國電商的三巨頭,基本都退休了。
兩年前剛剛55歲的馬云,就決定從阿里董事長的位置上退下來,實在是有魄力。
東哥就不說了,自明尼蘇達翻車后就告別了聚光燈和攝像頭,雖然仍在運籌帷幄但只能身居幕后,也算是內退了。
以前電商界總是上演著阿里京東的二人轉,半路殺出來個拼多多。
而現在,剛四十歲出頭的黃崢突然宣布卸任拼多多的董事長,也要退休了。
以后江湖上再也沒有三巨頭的傳說了。
中國人對三這個數字很感興趣。
比如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比如事不過三。
再比如人生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一個人的生涯要從這三個維度來評價。
立功就是建功立業,這方面黃崢確實厲害。
出身名校,海歸回國,小小年紀跟著段永平參加巴菲特的午餐,從谷歌離職創業成立拼多多。
截至2020年底,拼多多年活躍買家數7.884億,而阿里同期年活躍買家數為7.79億,京東為4.72億。
從這個角度講,拼多多已經是第一大電商平臺,黃崢僅僅用了5年時間,其財富達到了631億美元。
當然了,大佬們都不喜歡談錢,那是咱老百姓才津津樂道的事,在他們眼里就太俗了。
在立功上邊,還有立德和立言。從這個方面來說,黃崢既是失敗的也是成功的。
去年拼多多23歲的年輕員工猝死在加班回家的路上,這一事件把拼多多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拼多多一系列的應對措施,也讓公眾膛目結舌,絲毫不掩飾其極端功利主義的價值觀。
從那時起,在不少公眾眼里,拼多多成了一座沒有人性、違反勞動法、加班異常嚴重的監牢。
沒有可親的公司文化,沒有可愛的公司形象,這是黃崢的失敗。
在咱們這里,講究辯證法。
事物總是在發展的,失敗是可以轉變為成功的,就好比不愛說話是個缺點,但在某個環境下反而成了優點。
和馬云劉強東等人不同,黃崢從來沒有把拼多多和自己綁定在一起。
馬云的阿里,劉強東的京東,在公眾眼里自然而然地劃上等號。這樣的好處是公司和個人形象互相成就,但一旦遭遇危機就會互相牽連。
螞蟻金服出事,大家要提馬云,東哥出事自然波及京東。誰讓他們喜歡面對公眾侃侃而談呢,馬云說自己對錢沒興趣,劉強東說自己臉盲。
而黃崢就不一樣,拼多多發展到這么大的規模了,有多少人知道拼多多的老板叫啥?有誰能說出來黃崢有啥名言?
沒有。
所以當拼多多遭遇公關危機被口水淹沒的時候,黃崢安然無恙。馬云拿著棍子在辦公室監督員工的畫面大家都看過,可誰見過黃崢怎么管理公司的?
你再想罵他,又從何罵起呢?
覺悟是個很玄乎的詞。
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什么,什么時候只說不做,什么時候只做不說,什么時候先說后做,什么時候先做后說……
這個詞老外估計不大明白理解,但咱們都心知肚明。
老王說:“自己辛苦賺的錢,愛往哪兒投就往哪兒投。”很顯然,這句話就覺悟不高。
馬總說:“我比總統還要忙,但是沒有總統的權力。”這種話要是被斷章取義,后果可不堪設想啊。
覺悟低了不行,高了也不行,太高總有種媚態,令人不適。
人總是有脾氣的,企業家是人,所以企業家有脾氣。脾氣小了成不了事,脾氣大了會壞事。
怎么掌握分寸是門大學問,黃崢掌握得就很好。
拼多多不鼓勵員工對外交流,文化十分封閉。
他認為商人不應該成為社會的主流,也不相信商人能改變世界。
他多次表示對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的敬仰。實用主義,不近人情,這正是拼多多的管理風格。
不說話只做事,這是不少人摸爬滾打得到的教訓,卻被年輕的后生用得爐火純青。
而只有那些老前輩們,非要把理想、人性、事業、自尊融合在一起,實在是不開竅啊。
有志不在年高,覺悟也是,少說話,多掙錢。
黃崢辭任后,據說要去做一些食品科學和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
拿著幾輩子花不完的錢泛舟江海,實在是讓人羨慕。
不過吧,羨慕羨慕就行了。我尤其要提醒青年才俊們,千萬不要學黃崢,不光光是因為成功不可復制。
而是每個人都像他這樣,這個世界該多么無聊。
來源:老斯基財經(ID:laosijicj) 作者:寶庫斯基
轉載請注明來源及作者 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