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8年起,中國科學院大學以“春分工程”開展青少年科普教育,三年來開展科普報告近450場,累計線下受益超6.5萬人次。
3月20日,春分,國科大召開2021年度“春分工程”科普工作座談會,總結國科大三年來的科普工作成果。
2018年春分之日,國科大啟動 “春分工程·青少年科普專項行動”。三年來,國科大面向青少年為主體的社會公眾,開展科普報告近450場,累計線下受益超6.5萬人次,其中約四分之一的報告主講人為兩院院士。如中國科學院院士、天文學家汪璟琇,中國科學院院士、化學家李永舫,中國科學院院士、國科大天文學院院長武向平……他們都是國科大科普教育的帶頭力量。
國科大常務副校長、科協主席王艷芬說,“春分工程”在提升社會公眾科學素養的同時,也為青年學子提升科技創新意識、科學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擔當搭建了實踐平臺。僅2019年至2020年,由“春分工程”專項資金支持,分布在全國各地的研究生培養單位師生組織科普活動近150場。
2018年5月,國科大與懷柔區教委、懷柔區科協簽署三方合作協議,攜手實施“春分工程·懷柔青少年科普專項行動”。到2019年底,國科大就有17位教授、博士生導師被聘為懷柔區中小學的科技副校長。
未來國科大將進一步深入挖掘學校科普資源,壯大科普專家隊伍,完善學生科普社會實踐平臺,與各媒體平臺合作創作更為優質的科普內容,通過各類科普活動,為提升公民特別是中小學學生科學素養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