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在汆肉中醒来青梅,好男人www在线观看,少妇无码自慰毛片久久久久久,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丝瓜

登錄注冊
新聞 資訊 金融 知識 財經 理財 科技 金融 經濟 產品 系統 連接 科技 聚焦
首頁 > 金融 > > 正文

硅谷居家這一年: 新人沒見過同事真人 家長“盯梢”孩子上網課到崩潰

2021-03-20 09:16:12來源:互聯網

2020年3月16日,硅谷六縣市成為全美國首個頒布“居家令”的地區。

2021年3月16日,圣馬特奧縣成為硅谷第一個宣布重新開放(Reopen)的郡縣,餐館重開50%堂食,博物館、動物園、電影院限流50%,購物中心終于可以“滿載”不受限。

截至3月16日,美國新冠病毒確診感染人數超過2950萬,死亡人數超過53萬人。

從“居家令”頒布到重新開放,“居家”這一年,作為全球創新、科技巨頭大本營的硅谷,人們居家的狀態如何?有何種改變?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了一些普通人,紀錄她們的故事,或許這些故事背后,有你、我、他的生活的共同痕跡。

工程師:線下交流缺失,新人難建立信任

作為科技巨頭大本營的硅谷,工程師文化構成了硅谷地區的一大特色。事實上,去年3月“居家令”一宣布,科技巨頭如谷歌、蘋果、臉書等,紛紛要求員工居家辦公。

“在防疫安全這方面,最前沿的科技公司反而是比較保守的,更何況,居家辦公在過去已存在。” 硅谷某巨頭工程師George告訴21記者。

他說的是,疫情之前,硅谷科技巨頭已允許員工每周至少居家辦公一天。“只是沒想到,這個居家辦公從一天變為一年。”

去年5月,兩大社交巨頭推特、臉書宣布員工可選擇“永久居家辦公”。當時,一個關鍵數字是:2020年5月28日,美國CDC官方宣布,全美新冠疫情死亡人數正式超過10萬。

部分沒有“永久居家辦公”的巨頭如谷歌也在去年12月時宣布,暫定辦公室推遲至9月1日開放,但為了消除每周五天通勤的麻煩,正討論試行混合模型,例如,“協作日”要求團隊在辦公室,每周三日。

“重新開放后,我可能還是愿意兩天在家、三天去公司吧,雖然我知道老板希望我們都回來。”一位在谷歌工作超過5年的工程師小柯(化名)告訴21記者。

(唐人街的服裝店瘋狂打折 房珊珊/攝)

拋開無法享受免費食堂、免費零食那些“福利”,小柯認為,他的工作內容并沒有因為疫情而發生太大的變化,甚至因為路上通勤時間減少而開始上班時間早了。“大約九點半上班,疫情前大概是十點。偶爾起晚了,還能臉都沒洗就開會去了。”

工作和生活的交集,因為疫情慢慢取消了“界限感”。

硅谷的科技企業多半給工程師們配一部工作電腦,接上遠程服務器,而不是用電腦自帶服務器。更新代碼更安全,也更流暢。小柯坦言,曾經下班后用自己的電腦,但疫情宅家久了,也就變成了僅用一部工作電腦,晚飯后娛樂時可能看到郵件也就“順手回一下”。

如果說真正工作內容發生了什么細微的變化,小柯認為,由于無法線下相處,少了內部跨部門的交流,讓部分公司“文化“消失了。

小柯舉例,自己所在的大組超過30人,不同組之間會一起吃午餐,交流彼此的項目、進展,信息的流通無論對工作的開展,還是人員的流動都很有幫助。“我加入現在的組,就是之前一次午飯跟隔壁組同事了解到的,知道在招人,后面也順利換組了。”甚至不常見面的熟人,食堂見到也能聊上幾句。但疫情一來,需要“主動聊天”,但事實上很難做到。

“哪些組比較好,哪些manager比較push,都是通過吃飯、聊天、八卦得來的,這種文化就不是一次次線上會議可以彌補的,不是公司文化手冊所描述得了的。”小柯笑著告訴21記者,疫情期間如果說工作最大的不同,就是這種線下交流時刻少了,“這也是Clubhouse語音社交一下子大火的重要原因之一吧,大家太需要說話了。”

一年的居家辦公,真正對工程師工作帶來改變的,或許是對于入職的新人而言。

小張(化名)是一位恰好疫情期間入職新公司的工程師,在他看來,因為沒有真正見面,就自然無法像過往通過每天面對面,建立起組里員工之間的相熟關系。另一位入職新公司的George則笑說:“我就是疫情期間入職的,同事真人臉連一次都沒見過的。”

在George看來,入職后,常規的組里介紹、迎新都是有的,只不過改成了線上進行。甚至,每周一天固定下午,還會有組內一次線上一小時的社交。

跟以往入職新公司有什么不一樣?George告訴21記者,遇到不熟悉項目的情況,跟同組同事問問題不難,但真正“信任感”的建立,例如愿不愿意更快交付新任務給你,的確跟線下比變難了。“我們公司文化有一句:Trust is hard to gain,easy to lose。更何況現在疫情期間,細節會放大,(對新組員的)信任更難建立,當然也就更容易丟失了。”

其實,相對來說,工程師們是疫情期間適應得“較好”的群體,因為工作場所、工作內容以及企業過往對員工工作狀態要求的靈活性,讓工程師們更容易接受“居家辦公”的狀態。

當然,成人們的工作、生活是否因疫情而“巨變”,很大情況取決于家中是否有孩子要“監管”。

家長:“盯梢”孩子上網課到“崩潰”

于姐(化名)是站在屋外走廊接受21世紀記者電話采訪的。她壓低聲音稱,屋內丈夫正在跟剛上7年級(初中)的女兒“談心”,自己實在是怕忍不住跟女兒“又吵起來”。

于姐的女兒正在圣馬特奧縣一所9分公立初中就讀(記者注:評分制為1-10,10分為最高分,8-10分皆為好學區)。

她告訴21記者,過去一年,因為上網課,孩子學習成績直線下滑,“如果說過去還能拿B的話,現在就是C和F了。”

疫情期間,網課是如何上的?于姐表示,老師先上課,講課結束后布置作業。但學生上完課就可以自行選擇是否把攝像頭關掉。關掉攝像頭之后,孩子如果出現類似看視頻、打游戲等“開小差”狀態,老師是無法發現的。

是因為老師懈怠嗎?并非如此。

同樣在某公立高中的教師曾告訴21記者,每天至少三節課,從7點工作至下午3點,晚上還得備第二天的課以及改作業。也就下午4-5點能陪家中孩子玩一陣。

于姐也不認為是老師懈怠導致的,“是老師管不住。因為一旦關了攝像頭,老師就看不見摸不著的,孩子呆家久了,也麻木了。”

麻木的不僅僅是學生,于姐也直言她這個家長也是“筋疲力盡”。

一次,于姐發現孩子聽完課就打開視頻看起了電影,自己站在孩子后面10分鐘,孩子毫無察覺,于姐于是決定“盯梢”孩子上網課。從早上8點到下午2點半,中午一小時休息。“我哪怕聽不懂,也讓孩子拔掉耳機,一起聽,但我堅持了兩個月,就筋疲力盡了。”

于姐承認,這跟學生是否有良好學習習慣有莫大關系。她告訴21記者,旁聽時發現,上課提問環節,總是學習成績排前的孩子在提問,其他的學生根本不愛問問題。她曾問孩子:你不懂為什么不問,孩子立刻回一句:“成績好的一堆,不缺我一個問問題的”。

在家上演兩個月“督促”與“被督促”后,于姐在朋友的建議下,去聽一場講座散心。結果一聽,就嚇到了。

“老師,你說我們該怎么辦,孩子不寫作業、不上課。因為不是一次兩次了,就動手打孩子了,結果(孩子)關自己在房子兩個月,還不洗澡。”

“有一天被我發現(孩子)玩游戲到凌晨兩點,結果我就跟他吵了。孩子說:你要是現在不說什么,從我房間出去,我可能就關電腦睡覺了,但你既然這樣了,我就玩到早上。”

于姐說,聽到這些更為激烈的“家庭矛盾”時,于姐才發現,自己并不是唯一一個“痛苦”的家長。

“因為疫情,孩子的心理磨得精疲力盡,家長比孩子成熟,所以要忍。請家長們自我安慰、自我調節。如果你沒法調節孩子,就調節自己吧。”

“問題出現了,不是一個人的問題。家長發火,沒有控制住。孩子更反感,因為這個年齡往往是逆反心理出現的時期。孩子可能會覺得,為什么做作業的時候你沒看到我的優點,我一打游戲你就盯住我的缺點不放了。”

講師的話,讓于姐記到現在。以至于她現在一想跟孩子發脾氣,就決定去門外“轉悠轉悠”。

餐廳老板:總算是保住了

全美各州、各縣“居家令”有不同要求,但總體原則大同小異,即“非必要事務”減少外出。什么是“必要”呢?允許采購生鮮日用、外出散步,但必須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必要事務”行業因此也保持著不同程度的開放,例如餐館、超市、理發店、購物商場等。但餐飲業可以說是最受疫情沖擊的行業之一,因為無法堂食了。

Boiling Beijing是一家中型餐飲店,堂食最多可容納130人。餐館老板Ray告訴21記者,去年3月中剛宣布“居家令”的時候,自己一下就體會到“生意淡了”。為了安全起見,先關了1個半月,“看情況調整”。

殊不知,“居家令”一直在延續,而且一直沒有減緩勢頭。去年5月底,全美新冠疫情死亡人數正式超過10萬。

Ray在去年5月重開餐廳,但他做出了迅速裁員的決定。“7個后廚變成4個,服務員7個變成1個。”一開始,老員工心理不太舒服,Ray一個個跟員工談,希望他們理解。“作為老板,我對這個感覺強烈得多,餐館要先生存下來。”

Ray告訴21記者,因為員工減少,自己上手“一條龍”服務,從接電話做服務員,打包外賣,到親自送餐,有時后廚忙不過來,自己也會去和面、炒菜。“在美國做中餐,老板要想有利潤,肯定得自己會做菜。”

除了在外賣平臺上接單,Ray在疫情期間開拓了一個個微信群,讓客人在群里接龍,提前一天截止,第二天中午11點送餐,近距離的送到家,遠距離的集中到一個地點輪流取餐。“東灣1個、南灣2個、半島2個、三藩市1個,6個群打底,天天都在接龍。”最遠的送餐距離,單程57公里。

說起送餐,Ray對在微信群跟客人“爭辯“送餐是否安全的事記憶深刻。

這事的緣起是一個客人在微信群里公開說:你們(送餐)不行,大家排隊取餐算“有接觸”,不是“零接觸”。我寧愿選擇外賣平臺,至少人家“放在家門口就走”。

Ray是怎么說服客人的?他告訴21記者,“在平臺點,客人可能看不到司機,畢竟司機天天接觸誰,是不敢保證的。我們餐館從疫情到現在,沒有換過任何員工,而且跟員工吃、住在一起。”,即使去打疫苗,Ray也說自己一車7座全“拉過去”。

Ray還清楚記得那些欣喜的片刻,“過年的時候,一天就有超過100只預訂烤鴨。”去年5月份餐館重開后,烤鴨銷量是之前的3倍。“每個月都能銷售600只以上的烤鴨”。

(后廚為微信群團購準備的烤鴨,30份起送 房珊珊/攝)

讓Ray略感欣慰的是,過去這一年,通過縮減人工成本,自己親自上手干活,再加上開拓新渠道,2020年利潤跟2019年全年相比,只下降了25%。“沒倒閉已經不錯了,餐館總算是保住了。”

專家擔憂春季疫情“復辟”

3月16日,一年的“居家令”后,圣馬特奧縣正式成為第一個下降到橙色階段的區域,這意味著:餐廳堂食、博物館、動物園、電影院等開放50%的容量,超市、購物中心等允許最大容量,辦公室允許重開,但鼓勵遠程辦公。

采訪當天晚上,是Boiling Beijing重開堂食的第一天,盡管僅有兩桌,但一位美國社交媒體知名美食博主去了,讓Ray開心了好一陣。

除了餐館、游樂場所外,家長最盼望開放的莫過于學校了。但是,學校重開要“嚴格”得多,甚至,“混合教學”模式,遠比“混合辦公”難執行得多。

于姐告訴21記者,孩子所在的圣馬特奧-福斯特市學區探討“混合教學”。意思是學生分為A、B組,A組"周一和周二上課,B組 "周四和周五上課。周三是遠程學習日。

如果全天的話還能“解放”家長兩天,但于姐表示,學校給家長下發的調查問卷顯示:周一、周二上課,上、下午第一節面授,剩下的在教室上網課,中午需要回家午餐。果然,有75%的家長反對這一更為“復雜”的模式,寧愿一直在家。

(重新開放的帕羅奧圖高中 房珊珊/攝)

當然,開學模式取決于學區委員會和各縣市的情況。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傳染病專家Monica Gandhi博士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全面重開學校計劃取決于對學校成年人進行疫苗接種的情況。州和各縣已經在為教育者分配疫苗,預計秋天之前不會給兒童接種疫苗。

“老師打了疫苗,學生沒打,那還是有不安全因素存在。”于姐擔憂地說。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傳染病專家John Swartzberg博士則表示,隨著3月底春假的到來,天氣趨暖,新一輪傳播推手很可能來自未接種疫苗的年輕人,尤其是在大學校園里或希望在假期旅行的人。“它將更像一座山,有一個長長的上升,而不是一個高峰。”

硅谷何時完全重開?

“希望年底吧。”Ray說。

“趕緊重開吧。”于姐說。

關鍵詞: 硅谷 居家 新人 同事

熱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炉霍县| 河北区| 芮城县| 东辽县| 金坛市| 普兰店市| 凤城市| 肥乡县| 乡城县| 桐庐县| 广灵县| 镇远县| 福鼎市| 山阴县| 内乡县| 当涂县| 工布江达县| 山西省| 郯城县| 玛曲县| 庄河市| 金堂县| 宁波市| 南平市| 日喀则市| 金山区| 宜州市| 孟村| 五莲县| 合作市| 法库县| 汤原县| 应城市| 拉孜县| 佛教| 南靖县| 贵溪市| 玉林市| 天水市| 松江区| 东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