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內知名網絡消費糾紛調解平臺“電訴寶”依據2020年全年受理的全國580家互聯網平臺海量用戶消費糾紛案例大數據,發布了《2020年度潮流電商消費投訴數據與典型案例報告》、《2020年度母嬰電商消費投訴數據與典型案例報告》,分別針對潮流、母嬰兩大類電商進行分析,多家目前正火的電商購物平臺,投訴量高居榜首。
潮流電商:有貨、nice等上榜
近幾年來,“球鞋經濟”火了。品牌方饑餓營銷、明星帶貨、社交媒體狂熱,讓球鞋這類商品一度成為現象級的話題,伴隨著整個“球鞋文化”的發展,像“有貨”、“得物”、“nice”、“get”等類似的潮流電商平臺也徹底“破圈”,慢慢地走進了大家的視野。
但同時,球鞋經濟的火爆也帶來了不少爭議和質疑,所以在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迅速規范化市場以及注重消費者投訴問題成了潮流電商不得不走的一條道路。
據“電訴寶”受理用戶維權案例顯示,商品質量、退換貨難、退款問題、網絡售假、霸王條款、發貨問題、售后服務等是2020年全年潮流電商投訴的主要問題。
2020年全年投訴潮流電商平臺的用戶性別占比分別為男性(71.64%)、女性(28.36%);投訴金額區間前三依次為1000-5000元(38.81%)、100-500元(25.37%)、500-1000元(22.39%)。2020年全年投訴潮流電商的用戶集中地前三依次為江蘇省、北京市、廣東省,占比分別為16.41%、8.96%、8.96%。
據“電數寶”數據顯示,“得物”獲“建議下單”評級;“有貨”獲“謹慎下單”評級;“nice”、“get”、“識貨”獲“不予評級”。
在2020年“電訴寶”受理的投訴中,根據投訴量從高到低,被投訴的潮流電商平臺排名依次為有貨、nice、get、識貨、得物。此前,切克等也涉及消費者投訴。
母嬰電商:貝貝、寶貝格子等上榜
受疫情影響,直播帶貨在2020年火出了新高度,各大母嬰電商平臺也成了“媽媽們”的最愛。
在資本并不看好的情況下,母嬰電商憑借著直播的熱度和用戶群體的高購買力和極強的消費黏性,又重新煥發了春光。當然在平臺高速發展的同時,隨之而來的投訴也是源源不斷。發貨問題、貨不對板、售后服務、退店保證金不退還、退換貨難、退款問題、物流問題等是2020年度母嬰電商的主要投訴問題類型。
據網絡消費糾紛調解平臺“電訴寶”受理用戶維權案例顯示,2020年全年投訴母嬰電商平臺的用戶性別占比分別為男性(64.29%)、女性(35.71%);投訴金額區間前三依次為0-100元(35.71%)、100-500元(28.57%)、10000元以上(14.29%)。2020年全年投訴母嬰電商的用戶集中地前三依次為廣東省、北京市、云南省,占比分別為21.43%、14.29%、14.29%。
據“電數寶”數據顯示,“貝貝(貝店)”獲“謹慎下單”評級,除“貝貝(貝店)”外其他母嬰電商平臺均獲“不予評級”。可以看出,母嬰電商平臺在受理“電訴寶”移交的用戶投訴,平臺反饋率、回復時效性、用戶滿意度相對較低,需積極受理網絡消費糾紛投訴平臺移交督辦的全國各地用戶投訴線索,并第一時間相應、及時反饋,努力提高售后服務水平,贏得消費者的信賴。
在2020年“電訴寶”受理的投訴中,根據投訴量從高到低,被投訴的母嬰電商平臺排名依次為貝貝、蜜芽、寶貝格子、德國w家。此前,母嬰說、寶寶樹、好孩子等也涉及消費者投訴。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楊野 實習生 李家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