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數百元甚至上千元購買的主題樂園門票居然是假的、開價數千元的演出門票其實并不存在……這些都是發生在大家身邊的真實案例。
在日常的吃、住、行、游、購、娛等大消費領域,人們身邊或許潛伏著各種消費陷阱,一些灰色產業鏈者利用信息不對稱、資源的稀缺性或低價等方式誘導消費者掉入陷阱,而這背后則是一系列的不規范操作和鉆空子的黃牛、造假者等。
假票風波
在上海迪士尼樂園運營多年后,北京的環球影城度假區何時可以開門迎客也備受矚目,正因這股熱度,就在近期,一批所謂“北京環球影城”的門票開始在網上兜售,在部分網絡平臺一度可以搜索到一些北京環球影城試運營門票售賣信息,價格從數百元到1000多元不等,有些網站甚至一度出現“現在購票即可成為‘首席試運營體驗官’,您將擁有優先暢玩體驗的機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首批客人”、“5月10日至14日,5月17日至21日,每天就那點兒名額,報滿為止……”等字眼,賣家甚至表示出售此類門票需要立刻付款,每張門票1000多元,且不退款。
對此,北京環球影城方面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根本不存在試運營門票,也并未出售此類門票。其官方發布聲明稱:“近期,我們在網絡平臺發現有個人或商家發布購票即可體驗北京環球度假區試運營的虛假信息,且面向消費者非法銷售所謂的北京環球度假區試運營門票。我們將配合有關部門并協調相關平臺對此類違法行為進行處理。在此,我們鄭重提醒廣大消費者:目前北京環球度假區尚未發布相關票務信息,也未向公眾銷售任何門票,市場上關于門票價格的信息均為猜測,消費者在市場上購買所謂的試運營‘體驗票’、‘內部票’或‘預售票’均存在風險。”
隨后,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官方微博通報稱,近期,張某(男,37歲)獲知北京環球影城準備邀請特定人員參與試運營測試體驗的消息后,謊稱自己系經授權的票務代理,有渠道獲得參與測試的受邀資格,并在網絡社交平臺上以800元至1000元不等的價格向他人銷售,以此牟利。目前,張某已被通州公安分局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虛票”的背后
第一財經記者近期多方采訪了解到,類似這樣的“虛票”在一些大型活動或主題項目中時常出現,這些販賣“虛票”的灰色產業鏈者就是利用了信息不對稱和手中從灰色渠道獲得的資源來進行運作。
就在日前舉行的“微博之夜”活動前,就有黃牛銷售所謂彩排門票,但事實上,彩排屬于演職人員的工作流程,并不存在正式的觀眾或向觀眾售票。第一財經記者以粉絲身份詢問黃牛,其表示彩排的“門票”是3000元一張,必須立即付款,然后再告知消費者如何入場。根據記者調查,所謂的彩排入場,就是工作人員帶入,但其實并不保證可以見到粉絲想見到的明星,畢竟彩排并非所有明星都到場。
“有很多活動都是‘虛票’,并不存在真正的門票,而是有人脈關系的黃牛獲得入場名額,然后自己定價去銷售。但是消費者并不知情,存在信息不對稱,于是給了這些黃牛機會,這些‘虛票’根本沒有保障,很多時候會出現貨不對盤,但之后消費者無處追討。”曾經在飯圈沉浸多年的王女士透露。
還有些陷阱則來自價格虛高。
比如曾經有迪士尼舉辦的“復仇者聯盟”主題見面會,該活動存在門票,但所有門票都是免費的,獲得門票的途徑是參與網絡搶票。黃牛不需要付出金錢成本,但其需要耗費大量精力去在線搶票。而搶到門票后,其就以起碼3000多元的價格開始銷售,甚至一度出現了5000元以上的價格,由于該活動有大量好萊塢明星出席,所以即便黃牛出高價,也依然有購買者。
要預防這樣的陷阱,也并非沒有辦法,但這需要主辦方進行非常嚴格的技術和管理控制。比如上述“復仇者聯盟”主題見面會,迪士尼方面預料到了黃牛的多種手段,于是要求從搶票開始就實名登記身份,到現場后還需要檢查驗證碼和進行人臉比對等才能入場。黃牛甚至以出借身份證、建微信群實時更新二維碼的方式來應對,但無奈最終無法通過刷臉比對這一關,當時該場活動成為黃牛界的“滑鐵盧”,也維護了消費者權益。然而,能做到如此嚴格檢驗流程的活動極少。因此,消費者在購票和參與相關活動時必須謹慎,防止“虛票”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