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電寶第一股終于要來了。
當地時間3月12日周五美股盤后,共享充電寶企業怪獸充電(Smart Share Global Limited)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招股文件,尋求按代碼“EM”在納斯達克掛牌交易其ADS,承銷商為高盛、花旗、華興資本。
共享充電寶業務興起于2014年,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用戶對手機充電需求的大幅增加,共享充電寶業務從2017年開始在中國大規模鋪開。目前,怪獸充電已經成為中國市場最大的共享充電寶企業。
營收高速增長然而凈利潤下滑55%
財務數據上,盡管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怪獸充電仍實現營收28.094億元,較2019年的20.223億元增長38.9%。
不過凈利潤有所縮水。2020年凈利潤為7540萬元,較2019年的1.666億元大幅下滑55%。凈利率方面,2020年為2.7%,低于2019年的8.2%。
從收入結構上來看,充電寶收入是絕對的大頭。2020年這部分收入為27.115億元,占比達到96.5%,此外還有小部分收入來自充電寶銷售。
用戶數量上,截止2019年底和2020年底,累計注冊用戶分別為1.491億和2.194億。
此外,對于共享充電寶的運營來說,POI數量(商戶點位數)和可用充電寶數量是衡量業務擴張和覆蓋的兩個重要指標。
截止2020年底,怪獸充電的網絡共有超過664,000個POI(商戶投放點位數),多于2019年底的588,000個;2020年可用充電寶數量5,360,815個,較2019年的4,542,677個增長18%。
銷售和市場營銷費用占大頭
招股書指出,對于怪獸充電來說,銷售和市場營銷費用占到了運營費用的一大部分,其中包括了給合作伙伴的激勵費以及支付給業務拓展人員的報酬。
怪獸充電目前采取直接運營和合作運營相結合的方式。在較大型的城市,公司直接運營業務,與大客戶(KA)直接合作;在較小型城市和縣城,則與當地具有商業資源的網絡合作伙伴聯合運行。
不過無論是采取哪種合作模式,怪獸充電都直接向用戶收取使用費用,并定期和合作伙伴結算費用。
在直接運營模式下,怪獸充電根據放置在POI機柜產生收入的百分比向地點合作伙伴支付傭金;對于一些特定的地點合作伙伴還會基于預估的POI收入,向他們支付報名費(entry fee),來鎖定合作。通常來說,包括傭金和報名費的激勵費用占到設備所產生收入的50%至70%之間。
在網絡運營模式下,怪獸充電按月向網絡合作伙伴支付傭金,依據為設備產生收入的一定百分比,然后由網絡合作伙伴與他們覆蓋的地點合作方再進行結算。網絡合作伙伴的傭金比率一般在75%至90%之間。
招股書提到,激勵費用受到市場競爭格局的影響。2019年和2020年,怪獸充電的激勵費率分別為48.2%和58.1%。
拆分來看,傭金費率相對穩定,2019年和2020年分別為42.7%和44.1%。報名費率從2019年的5.5%上升到2020年的14.0%,主要原因是與大客戶(KA)的新合作導致報名費上漲,而疫情流行使收入下降。
阿里、高瓴、小米……豪華股東浮出水面
正如共享充電寶市場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一樣,怪獸充電的歷史也不長。2017年5月,怪獸充電才正式成立。
盡管成立時間不長,但是共享充電寶市場和該市場的頭部企業已經獲得了頭部機構的關注。
招股書顯示,在機構投資者中,阿里為第一大股東,持股16.5%;高瓴持股11.7%,順為持股8.8%,軟銀亞洲持股7.7%,小米和新天域均持股7.5%。
市場規模增速迅猛公共樞紐和低線城市仍有潛力
招股書援引艾瑞咨詢數據,2020年中國移動設備充電服務市場規模為90億元,并預計在2028年達到1063億元,2020年至2028年復合年增長率(CAGR)達到36.2%。
從競爭格局來看,盡管發展時間較短,但是共享充電寶市場已經有數個相對較大的玩家。
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行業前四位企業的收入占到了行業總收入的83.1%。其中,怪獸充電在2020年的收入占比達到34.4%,位居首位。
從發展趨勢來看,POI數量還有發展空間、低線城市仍然有待滲透,都推動了共享充電市場的發展。
一方面,如今大多數共享充電寶覆蓋的場所位于餐廳和娛樂場所,而醫院、公共交通樞紐的覆蓋率還不高。另一方面,共享充電寶在大城市和低線城市的滲透率還有較大差別。截止2019年底,一二線城市POI滲透率在17%左右,而三線及以下城市只有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