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對于新能源車企而言,是一場資本狂歡的盛宴。
只要特斯拉股價漲的不講理由,其余所有新能源車企地股價也跟著“沒理由”地漲;對于中國新能源三巨頭而言,蔚來股價在2019年末跌至1.5美元,而理想和小鵬則是在2020年才剛剛上市,資本的狂歡除了讓“股東”們奔走相告之外,也讓這三家在繼續增發時更有了“底氣”。
注:蔚來在2020年增發三次股票,分別于6月、9月和12月募集了4.9億美元、13.7億美元和30億美元(最高);理想則在12月增發了一次,募集了15.6億美元;小鵬也在12月增發了一次,募集了21.6億美元。
三家車企還未能通過賣車實現“造血”之時,通過形勢利好盡快籌集資金用于研發、擴張等業務,這無可厚非;畢竟作為造車這種極其消耗資本地行業,沒有錢,對于剛剛闖入這一行業的新造車們來說,基本就等于結束。
但是風口不會一只“吹”,資本的熱度明顯在回歸理性,即便是行業龍頭老大特斯拉也不得不面對“泡沫股價”的評價;而當外部“輸血”越來越弱,所謂的新勢力能否真正長遠發展,就要看自身的“造血”硬實力了。
小鵬,目前可能是這三家中,最亟需解決這個問題的那位。
“不錯”的財報
3月8日,小鵬公布了2020年Q4以及全年財報數據,全年核心如下:
2020年共交付了27041輛車,較2019年上漲了112.5%,其中P7交付了15062輛,占比55.7%;
2020年總收入為58.443億人民幣,相較于2019年上漲151.8%;其中汽車銷售收入為55.468億人民幣,較2019年上漲155.5%;
2020年毛利潤轉正為4.6%,2019年毛利潤為-24%;其中汽車銷售毛利潤為3.5%,2019年則為-25.9%;
2020年凈虧損為27.32億人民幣,較2019年虧損36.917億人民幣收窄26%;
2020年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達到353.421億人民幣,其中含有受限資金9.79億人民幣;
簡單來看,2020年隨著小鵬汽車推出P7車型,銷量上漲、總收入上漲、毛利潤翻正,一切在朝著變好的趨勢發展;而且依照目前小鵬的現金儲備,應對27.32億人民幣的年虧損,還是綽綽有余。
但是,如今新能源行業已經不是特斯拉剛剛起步的年代了,市場中競爭對手多且強,新勢力野心勃勃,老車企摩拳擦掌,通過對比具體分季度數據來看,小鵬的財報對于自身而言的確不錯,但速度還是有點慢。
我們來看看2020年Q4季度財報數據。
2020年Q4,小鵬共交付了12964輛車,同比上漲302.9%,環比上漲51.1%;其中G3共交付4437,同比上漲37.88%,環比上漲87.37%,P7共交付8527輛,環比上漲37.31%。
其中汽車銷售帶來的收入為27.35億人民幣,其他銷售和服務收入為1.16億人民幣,仍然如其他新勢力和傳統車企一樣,賣車占據了絕大部分營收來源。
由于銷量的增長,Q4總營收為28.51億人民幣,同比上漲345.5%,環比上漲43.3%;毛利潤為2.105億人民幣,連續兩個季度實現毛利潤轉正,環比上漲130%;經營虧損為11.21億人民幣,環比收窄35.72%。
毛利潤增加、經營虧損收窄,即是毛利潤率的提升和經營虧損率的減小。2020Q4小鵬的汽車銷售利潤率為6.758%,環比上漲3.53個百分點,連續兩個季度實現轉正,由此帶來毛利潤率來到7.385%,環比上漲2.8哥百分點;經營虧損率為38.319%,環比收窄48個百分點;凈虧損率為27.616%,環比收窄30個百分點。
該季度小鵬凈虧損為7.87億人民幣,環比收窄31.45%,但仍未擺脫虧損狀態。
如果按照當前小鵬Q4“不錯”的經營情況,無視淡旺季的汽車銷售,小鵬可能起碼還要一年的時間,才有可能實現盈利,擁有一定的“造血”能力。
所以小鵬必須還要有大動作,一方面提升品牌在資本市場的熱度,另一方面盡快提升銷量;這一點在財報的內容中就能看出來,不停地講小鵬引以為傲的Xpilot自動駕駛的成績、搭載激光雷達的第三款量產車(2021第四季度交付)、以及明年再發一款新車。
講未來規劃是為了提振資本信心,或者說“畫餅”;加緊推出新車型,是為了擴張產品線,利用不同的價位、產品覆蓋區間,獲得更多的銷量。
畢竟,在是市場競爭中,速度是和別人比較,而不單純是跟自己;即便自身提升不少,如果跟不上市場的速度,還是會被淘汰。
銷量即是一切
早幾年,新能源車基本處于蠻荒階段,國家補貼、政策扶持、市場競爭少、資本熱度高,那時只要把“餅”畫好,能把車量產下線,就已經獲得了第一階段的勝利。
然而即便當前新能源車占總數量的比例仍低,市場中的競爭也異常激烈,因為大部分車企已經進入第二階段;隨著交付量的增加,車企需要進一步提升產品力以及降低成本,實現規模化效應,提升自身的“造血”能力,以適應前赴后繼的強敵。
此時,銷量不單單意味著營收情況,還因為消費者對于新能源品牌的不熟悉,此時奪得先機在市場中占比提升,就能大大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口碑;這種影響力的作用遠超一般人的想象,正如十幾年前最早一批占領市場的汽車品牌一樣,只要產品力不錯,可能影響幾代人對汽車的選擇。
除此之外,基于現在的趨勢就能看出來,自動駕駛以及其他服務,高度依賴銷量,只有數量達到了,才有可能用軟件實現營收。
所以盡管跟自身比,小鵬的進步可喜可賀,但是橫向和同級市場比,小鵬的銷量頗令人擔憂。
首先,小鵬G3的銷量從一開始就不溫不火,在同級市場中競爭力并不高,例如比亞迪宋、大眾ID.4、廣汽AION、威馬EX5、吉利帝豪等。之前爆出的小鵬通過將G3轉手給二手車和出租車公司,實現財務報表中的成績,也或多或少簡介證明了G3并不能成為小鵬的依靠。
而作為小鵬目前的主力車型P7,在對標特斯拉Model 3時候可謂是“秒殺”,價位低、空間大、內飾豪華、配置高,從客觀的對比中,小鵬P7的方方面面都超過特斯拉Model 3,甚至小鵬推出的NGP自動駕駛導航輔助系統,實測也比特斯拉NOA要更適應中國道路。
注:財報電話會中,何小鵬稱截止2月底,NGP已經在20%的P7上急活,里程已經達到130丸公里,里程滲透率超過50%。
然而,市場似乎并不買賬,甚至小鵬P7的銷量連真正同級競爭對手比亞迪漢都比不過。
2021年2月是汽車銷售淡季,大家都忙于解釋銷量的下滑是人盡皆知的淡旺季影響的,然而小鵬P7在2月份1409的銷量,甚至都沒能在新能源榜單前15名中出現。
(數據/乘聯會)
毫無疑問,小鵬倚重的P7也未能成為扭轉局勢的車型,所以小鵬在3月推出了稍微便宜一些的磷酸鐵鋰版本P7以及G3,試圖想用價格來刺激一些銷量的增長。
另一方面,小鵬目前的銷售網點為160多家,其中72家為自營,覆蓋69個城市,小鵬計劃年底將網點鋪設提升至300家左右,覆蓋超過110個城市。
誠然,筆者用過小鵬的自動泊車以及體驗過NGP功能,客觀來講,其體驗可以稱得上數一數二,此外,小鵬在語音、地圖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也足矣稱得上“智能”二字。
那為什么小鵬的車性價比又高、智能功能又好,市場就是不怎么買賬呢?
原因很簡單:定位問題;特斯拉賣的好,絕非僅僅是智能這一項所導致的,實際上購買FSD的用戶并不多,即便在北美市場也不過30%不到。
促使其銷量暴漲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實是特斯拉在不提高產品力的同時,不停得通過創新和研發使得成本下降,售價的降低最能使得消費者感知到。更重要的是,特斯拉是從高向低打,消費者購買“廉價”特斯拉,那也是豪華品牌。
當然還有馬斯克個人影響力、先發優勢、車輛本身素質等多方面,但是從宏光MINI的銷量來看就知道,絕大多數消費者依然遵循著最樸素的原則:一切以最實際的、最世俗的的角度出發。
而小鵬一開始就以“智能”定位,這個東西消費者感知不清晰,很難成為真正左右消費決策的核心指標。比如比亞迪漢的智能功能就很差,但是由于比亞迪的品牌實力以及完善的銷售服務網絡,加上價格的小優勢,用戶基礎數量的龐大,使其銷量比P7好得多。
本質上,決定人們購買汽車的決定性意見,還未發生巨大變化。品牌力的影響仍然占據很強的主導作用,小鵬對于“智能”的追求值得稱贊,但是要想收獲“智能”帶來的品牌力,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真正建立起來,才能真正讓消費者感知到。
但是,小鵬的競爭對手和資本的熱度,還能給予小鵬多長時間,來完成“教育”市場、品牌建設,以及實現真正的“造血”能力,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