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啰出行上市傳聞又起。據媒體報道,哈啰出行計劃在美遞交IPO申請。實際上,今年2月初就有消息傳出,媒體報道稱哈啰出行有意今年在美IPO,計劃最多募資10億美元。
紅星資本局就此求證哈羅出行相關人士,截至發稿對方未予回應。
淘寶中國為疑似實控人
哈啰出行于2016年9月在上海成立,最初叫做“Hellobike”。彼時,共享單車正被各路資本追逐,是名副其實的“風口上的豬”。而今,不同于第一階段的無序競爭,經過市場洗牌和巨頭收編后的共享單車已經歸于穩定,共享電單車正在成為資本和企業的最新掘金方向。
從創始人團隊來看,哈啰出行多個關鍵職位負責人曾在阿里巴巴、攜程等互聯網大廠任職。創始人楊磊為連續創業者,曾創辦代駕服務平臺愛代駕;首席運營官韓美任職阿里巴巴超過10年,曾任支付寶國際部外卡業務全國負責人;首席技術官江偉曾任淘寶中間件核心技術專家、攜程框架部高級研發經理;現任執行總裁李開逐曾任攜程基礎事業部高級研發經理,最早是哈啰出行的技術SVP。
天眼查APP顯示,成立兩個月后,“Hellobike”就完成了A輪融資,截至目前,哈啰出行已經完成了14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螞蟻金服、復星集團、春華資本、GGV紀源資本、磐谷創投、威馬汽車等。其中,阿里旗下的螞蟻金服分別在2017年、2018年領投哈啰的D、E輪融資并參與此后的多輪戰略融資,幫助哈啰逐漸穩定了在共享出行領域的地位。
哈啰出行也被認為是阿里巴巴在共享出行賽道的重要一項。據天眼查APP,淘寶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為其疑似實際控制人,總股權比例12.38%。
2020年或已實現整體盈虧平衡
不同于當初摩拜和ofo搶占一線城市市場的策略,深耕二三線城市是哈啰出行一直以來的戰略,其最早進入的就是杭州、寧波、福州、泉州、武漢等城市。
近年來,共享電單車在三四線城市火熱起來,哈啰出行的電助力車在相當多的城市搶占了較大份額。
哈啰出行官網稱,目前哈啰出行累計注冊用戶已突破4億,已進化為包括兩輪出行(哈啰單車、哈啰助力車、哈啰電動車、小哈換電)、四輪出行(哈啰順風車、全網叫車、哈啰打車)等的綜合化移動出行平臺。
截至2020年10月,哈啰出行旗下的哈啰單車已入駐全國460多個城市,用戶累計騎行240億公里;哈啰助力車已進入全國400多個城市;哈啰順風車已進入全國超300個城市。
在2020年5月舉行的媒體溝通會上,哈啰出行管理層表示,其共享單車和助力車業務在2019年獲得一些毛利,在2020年實現整體盈虧平衡是可預期的。
而在2020年11月,哈啰公開其兩輪出行業務在上半年已經實現經營轉正,首次證明共享單車模式的成功,也為市場傳遞了一定的信心。
哈啰出行將盈利狀況的扭轉,歸因于業務規模持續發展及效率持續提升。除了兩輪出行的主營業務之外,哈啰單車也在拓寬業務范圍,向競爭對手的領域滲透。2020年7月,哈啰宣布正式進軍網約車市場。此外,哈啰順風車業務在2020年增長超過100%。
不過,說到規模擴張,必須指出的是,最近兩年政府對于共享出行的管理規范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出臺了具體的管理細則和標準。哈啰出行已多次因為違規投放問題被相關管理部門警告和處罰。
2019年6月,北京市交通委宣布在為期一個月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專項治理行動中,核查出哈啰出行未備案車輛達5960輛,未備案率高達98%,對哈啰出行進行5萬元頂格處罰,并分別作出限制投放區域、投放數量的處罰,要求限期回收車輛。而哈啰出行在接受處罰后,并未按要求整改并再次進行違規投放,北京市交通部門聯合各區對哈啰出行再次進行約談,并將相關證據移交執法部門,擬進行二次處罰。
同樣在2019年,哈啰出行因多次整改和調減車輛不到位,被武漢市交通運輸局作出處罰4.5萬元的行政決定。
紅星新聞記者 白兆鵬
責編 任志江 編輯 鄧凌瑤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