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可能不這樣認為。
我們去年的報道里,已經不止一次提到過這件事:3A游戲正在準備漲價,或者說,它已經開始漲價了。
隨著次世代主機的發售,游戲漲價已經成為了既定的事實。作為PS5獨占的《惡魔之魂 重制版》以69.99美元的售價上架PlayStation商店,而在此之前,2K和R星的母公司Take-Two就已經率先為游戲漲價——他們在去年七月就將年貨游戲《NBA 2K21》漲價至70美元。
Take-Two也是首個提出要給游戲漲價正名的游戲公司,CEO斯特勞斯·澤爾尼克先前在接受采訪時,曾為2K21的漲價做出了信心滿滿的解釋:“我們相信這個新價格完全體現了游戲所呈現的價值——包括新的技術、性能等,《NBA 2K21》將是該系列里程碑式的飛躍,并在下一代主機上擁有出色的視覺效果,我們將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展示更多內容。”
現實是殘酷的,2020年九月發售的《NBA 2K21》最終并沒有成為“配得上70美元”的作品,它的成品質量并不出彩,反而因為過高的售價早早收獲了差評。游戲的售價也自發售以來一跌再跌,僅半年,就與70美元的遠大目標相距甚遠,讓CEO的這段解釋十分尷尬。
Steam正在限時特賣中
只不過,澤爾尼克自己或許并不這樣認為。在前不久出席的一場投資者會議里,他再一次闡述了自己關于游戲漲價的看法:他認為,Take-Two所提供給玩家的是非凡的體驗和可重復的可玩性,并表示公司給玩家們提供的價值會始終比玩家們付出的要更多,以此確保游戲體驗與付費體驗對消費者都是積極的。
雖然不知道這種“積極的”論調是否有據可依,但澤爾尼克對此有著自己的理解:在美國,電子游戲已經有大約十五年沒有漲過價了,將游戲售價的上漲10美元,看起來對于消費者來說,顯然是可接受的。
從玩家的角度來說,作為Take-TwoCEO的澤爾尼克的論調很難得到贊同,但如果拋開某一個作品而放眼整個行業,游戲漲價這件事已經迫在眉睫了。
在2020年的Gamelab Live上,索尼前高管肖恩·萊登就曾經發表了自己的擔憂:4K、HDR、開放世界,都在讓游戲的制作成本變得越來越高,但因為游戲的售價一直保持在2005年定下的59.99美元,3A游戲的很可能“活不長了”。
游戲廠商的困境確實存在,但“叫苦”和顧自樂觀并不會讓玩家心甘情愿地多付出10美元。
是的,游戲玩家總有一天會為付出70美元來購買新游戲做好準備的,即使它會存在一定的陣痛期,會讓一部分游戲經歷一段銷量不佳的困境,但最終會在廠商和玩家之間形成另一種平衡。
這一切的前提是,游戲廠商們要先為可能發生的一切做好準備——包括一個配得上70美元的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