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路透
集微網消息,據日經亞洲評論報道,歐盟當地時間9日提出一項計劃,希望全球五分之一的先進半導體能夠在歐洲生產。
“數字羅盤”計劃的基石之一是在未來兩到三年內向數字領域投資約1400億歐元(1660億美元)。財政資源將來自一個冠狀病毒康復基金,大約相當于整個計劃的20%。
歐盟將在27個成員國內部建立數字供應鏈。在此基礎上,代工廠將致力于生產2納米半導體。歐盟的目標是,到2030年,在5納米以下的半導體產品中,至少占據20%的份額。
波士頓咨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臺灣和韓國企業合計控制了全球半導體產能的40%以上。與此同時,美國和歐洲各持有約10%的份額。歐洲曾在2000年占據24%的市場份額,但很快就失去了地位。
歐盟將通過吸引頂尖的芯片制造商在共同市場建廠來實現其生產目標。彭博社上個月報道稱,歐盟同時與臺積電和三星電子進行了接觸。這兩家公司幾乎壟斷了7納米及以下先進半導體的代工生產。
此前,美國總統拜登發布行政命令,要求在100天內完成對國內供應鏈風險的評估。自拜登上任以來,中美之間的摩擦沒有改變。中國對美國制裁的回應是,轉而建立一個能夠自給自足的技術供應鏈。
這標志著一個潛在的競爭將涉及整個行業。
“未來幾年,我們將看到一定的緊張局勢。在半導體領域可能會遭受影響,包括地緣政治方面的影響,”歐盟內部市場專員蒂埃里 布雷頓(Thierry Breton)上月告訴日經。(校對/Carr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