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翟亞男 北京報道
去年年末以來,作為汽車智能化功能的硬件基礎,汽車芯片在疫情影響下產能受挫,全球大范圍內出現供貨緊張的局勢,從而導致眾多汽車廠商無芯可用而被迫停產。此外,雖然我國汽車產業在相關零部件配套領域的布局十分完善,但汽車芯片的研發、生產以及上下游產業成為了我國汽車產業做強道路上新的阻力。
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建議《通過強化產業生態融合 以突破車載芯片“卡脖子”技術》,同時提出《加強規范租賃市場二手新能源汽車交易》《統籌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測試準入互認 加快推進C-V2X技術應用》《加強法規政策支持L3級以上自動駕駛在低速場景下率先運用》等九項議案建議。
2020年,多部委聯合發布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和國辦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均明確提出推進車規級芯片的研發與產業化,加快智能化系統推廣應用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
尹同躍認為,芯片產業是一個集技術、資本與人才一體的產業生態。在此背景下,尹同躍建議:一、制定國產車載芯片技術路線發展綱要,明確車載芯片國產化率發展目標,加大芯片產業鏈建設、重點扶持及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二、成立芯片創新發展平臺,從標準、規范、人才、技術層面給予芯片行業、零部件行業與整車以支持;三、強化產業生態融合,在產業鏈生態上給與政策鼓勵以及資金支持,推動芯片生態與部件生態、整車生態融合發展。
針對汽車芯片供應緊張問題,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和裝備工業一司指導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等正式編制了《汽車半導體供需對接手冊》,并于日前發布。對此,工信部將積極引導和支持汽車半導體產業發展,支持企業持續提升集成電路的供給能力。同時,通過汽車半導體供需對接平臺等方式加強供應鏈建設,加大產能調配力度,提升流通環節效率,為產業平穩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據了解,對接手冊收錄了59家半導體企業的568款產品,覆蓋計算芯片、控制芯片、功率芯片等10大類,53小類產品,占汽車半導體66個小類的80%,其中已上車應用的產品合計246款,占收錄產品總數的43%。此外,還收錄了26家汽車及零部件企業的1000條產品需求信息,將促進汽車半導體產業鏈上下游協作,推廣優秀的汽車半導體產品,促進汽車企業與半導體企業的溝通對接。
工信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田玉龍表示:“總體來看,芯片產業發展需要在全球范圍內加強合作,共同打造芯片產業鏈,使它更加健康可持續發展,不僅為中國的信息化社會發展提供支撐,也為全球信息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持。中國政府在國家層面上將給予大力扶持,共同營造一個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和產業發展的生態環境。”(責任編輯:于建平 主編:王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