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姜菁玲
編輯 |
1
近日,在2021世界移動大會上,愛立信東北亞區研究中心總經理彭俊江在演講中提到,目前5G終端的門檻已經降低,5G進入了騰飛階段,未來5G的應用場景將會更加豐富。而6G的需求將在2024年提出,按照3GPP一貫秉持的全球標準, 2028年以后將會形成一個完整的標準推向市場走向商用。
彭俊江表示,截至2020年1月全球已有123張商用網絡,商用終端已經具備335款,并且很多終端都具備動態頻譜共享、載波聚合等功能。中國之外推出的中低頻5G終端已經進入了300美元的數量級,而疊加毫米波的終端價格也進入了400美元的水平,門檻的降低意味著5G進入了騰飛階段。
5G商用速度正在飛速加快。根據愛立信的數據,全球總用戶數僅僅一年多就超過2億,增速遠超4G普及之初,2026年將達到35億。4G用戶在2021年將達到峰值48億左右,2026年會下降到38億左右,但4G的生命周期依然很長。
彭俊江認為,5G從2019年開始商用,北美引入TDD毫米波,中國引入TDD中頻。2020年,中頻和低頻FDD、NSA和SA也已經快速商用。動態頻譜共享技術從僅支持非獨立組網演進為也支持獨立組網。5G的載波聚荷也已經實現商用,再加上335款5G商用終端,這些都為5G的快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5G的應用場景在不斷拓寬。彭俊江提到,目前全球移動數據每月大約51EB,2026年會達到226EB,增長約5倍,這意味著對網絡的負荷能力和要求會不斷增加。目前視頻占到全網數據的66%, 2026年會上升到77%,視頻對網絡的要求和其它傳統業務也會有一些差別,這對5G怎樣發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除了視頻之外,5G的大帶寬、低時延也適合于對時間敏感的業務,比如實時的媒體業務,特別是對互動要求高的云游戲,再比如在不便操作的艱苦或危險環境中使用遠程控制設備操作等,5G也能發揮關鍵作用。在汽車制造業,工廠的自動導引車(AGV)和以及自動駕駛都需要引入邊緣計算等等。
“5G的演進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彭俊江提到,5G第一個商用版本R15僅支持MBB等最基礎的功能,目前在已經商用的R16支持V2X以及工業物聯網的解決方案,R17標準正在進制定中,而R18的研究范圍也在已經開始討論。6G的需求將在2024年提出,按照3GPP一貫秉持的全球標準, 2028年以后將會形成一個完整的標準推向市場走向商用。
對于未來,彭俊江表示,從用戶應用場景角度將出現感知互聯網、智能機器的聯網、數字化可編程的物理世界(數字孿生),以及基于連接的可持續發展等四大類重要需求。從這些需求和趨勢出發,無處不在的非受限連接、安全可靠的網絡,認知網絡以及網絡計算等都是未來演進中的關鍵使能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