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東部時間2月24日,嗶哩嗶哩(NASDAQ: BILI,下稱B站)發布了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以及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營收數據顯示,2020年B站總營收達120億元,同比增長77%,其中第四季度營收同比增長91%,達38.4億元。
總體來看,B站交出的2020年成績單中,包括大會員和直播在內的增值服務、廣告業務以及新開辟的電商業務均有了相當不錯的收獲,這得益于一年來B站對平臺內容的持續完善。
但另一方面,盈利難題依舊困擾著這家年輕的視頻平臺,其“頂梁柱”游戲業務出現的些微衰頹跡象也值得關注。這催生了一系列疑問——實施破圈戰略數年后,B站為何仍無法脫出虧損泥潭?游戲板塊榮光不再的當下,還有哪些業務能替B站講好下一個十年的故事?在B站即將赴港二次上市之際,資本市場期待著它給出的全新答案。
月活用戶突破2億大關,B站的高增長秘訣是什么?
觀察本次財報可知,B站最重要的幾項運營數據——月活用戶、付費用戶、視頻播放量、用戶使用時長等在第四季度均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具體到每項數據,月度活躍用戶同比增長55%,達2.02億,移動端月活用戶同比增長61%,達1.87億;日活用戶同比增長42%,達5400萬;月均付費用戶同比增長103%,達1790萬,付費率增至8.9%;日均視頻播放量同比增長70%,達12億,用戶日均使用時長達75分鐘。另外,截至四季度末有超過1億用戶正式成為B站會員,12個月間的用戶留存率高達80%。
各項用戶數據的增長,將B站的增值業務推向了高峰。財報顯示,B站第四季度增值服務業務收入達12.5億元,同比大幅上升118%,成功取代游戲業務成為B站第一大收入來源。
這片欣欣向榮的場景,和B站近年對內容端的發力不無關系。
在自身發家立業的動漫領域,B站正不斷向下深耕,其中優質國創動漫尤為受重視。2020年,B站共推出106部國創作品,其中不乏《天官賜福》這樣的破圈型爆款作品。據B站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其國創付費內容訂單同比增長了450%,增勢可謂強勁。另外,B站此前還在國創動畫作品發布會上表示,2021年將推出33部動漫作品,包括《長安十二時辰之白夜行者》、《唐人街探案》等現象級IP改編作品。
此外,B站在劇集和自制綜藝方面也有了不小的進步。一個例子是,B站2020年與歡喜傳媒合作后推出的爆款劇《風犬少年的天空》,其播放量已超3.8億。另外,B站首部自制說唱類綜藝《說唱新世代》截止2020年11月播放量已超3.5億次,豆瓣收官評分高達9.1分。
另一方面,對于知識類創作者的大力扶持也是B站收獲用戶增長的訣竅之一。
眾所周知,B站的目標用戶以Z世代為主,不畏權威、追求社交認同是他們的特點,同時這群年輕人還相當愿意為知識買單。一個例子是,2020年6月5日B站上線知識區后,短短半年時間就涌現出了羅翔、半佛仙人、IC實驗室等超級UP,其中羅翔的粉絲甚至在7個月里就突破了千萬大關,與元老級UP主老番茄并駕齊驅——B站用戶對知識內容的喜愛由此可見一斑。本次財報中B站也提到,科技知識視頻貢獻了其四季度整體視頻播放量的10%。
上市近兩年仍無法盈利,誰擋住了B站的“錢途”?
就和大多數視頻平臺一樣,虧損也是B站多年來逃不開的坎。2020年四季度,B站凈虧損8.44億元,虧損幅度同比擴大117.9%,環比縮窄23.3%;全年虧損30.54億元,虧損幅度同比擴大134.3%。可以看出,即使短期內的虧損幅度降低,但B站的虧損大勢依舊難以逆轉。
至于B站為何遲遲無法盈利,其為了拓展業務而不斷上調的營銷費用是很關鍵的一點。財報顯示,B站四季度營銷支出高達10.2億元,同比增長147.04%,占當季總開支的55.24%;全年營銷開支則高達34.9億元,同比增長191.36%,占全年總開支的58.38%。
其次,廣告內容的缺失也是B站商業化道路上抹不去的心病——當B站還是眾多二次元愛好者心中那個“小破站”時,曾立下承諾永遠不將貼片廣告帶入視頻中,這讓它的用戶變現效率遠低于愛奇藝等平臺,甚至不如其CEO陳睿一直對標的YouTube——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四季度,B站廣告業務收入雖增長149%達7.2億元,但同期愛奇藝在線廣告收入為19億元,遠超B站,YouTube廣告營收更是高達68.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44.6億元)。
更為雪上加霜的是,由于B站頭牌UP主LexBurner近期對動漫《無職轉生》評論引起侮辱女性爭議發酵,悠珂思、視客眼鏡網兩家品牌已經宣布終止與B站的所有合作,蘇菲官微也趕在年前取消了與B站拜年紀的合作,這無疑會使B站的品牌形象受到進一步影響。
另外,游戲業務面臨的困境或許是B站最不愿提及的問題,但這也是其無法盈利的重點所在。
長期以來,B站都以游戲作為自身的基本盤,但近年來其在游戲業務上的建樹已經因為多重原因而落后。根據Sensor Tower平臺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B站在中國手游發行商收入數據排名(包括蘋果App Store和安卓Google Play)中僅為22位。從本次發布的財報中也能一窺B站游戲業務衰退之勢——2020年四季度,其游戲業務收入達11.3億元,環比下降11%,它在B站總營收中的領頭老大哥地位也已被增值服務所取代。
曾經,B站正是靠著對爆款手游的獨家代理登上神壇,2016年上線的《Fate/Grand Order》(以下簡稱FGO)就是個典型例子——這款生命力極強的手游扛下了B站兩年間的收入大旗(2017年占游戲總營收比重72%),并在2018年支撐B站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據知情人士透露,B站作為《FGO》獨家代理方,其分成比例高達50%。
不過,B站在此后幾年并未獲得更多爆款的獨家代理權,例如2019年的《明日方舟》、2020年的當紅炸子雞《原神》等游戲,B站都只拿下了渠道代理權,這是導致其游戲業務不復往昔的原因之一。如今,被視作B站游戲新一代頂梁柱的《公主連結Re:Dive》(以下簡稱公主連結),其收入水平甚至還不如已經上線數年的《FGO》——七麥數據顯示,《FGO》近七日日均收入為2.91萬美元,而《公主連結》周均近七日日均收入僅為1.97萬美元。
除了《公主連結》之外,B站也代理過其他大IP二次元游戲,例如《魔法少女小圓》、《魔法禁書目錄》等,但它們的收入離《FGO》的差距更大,短期內絕無代替前者的可能。
目前,B站的游戲業務想象力并不算太豐富,一方面,B站可以繼續向業內有潛力的公司注資,耐心等待下一個《FGO》的誕生,但資本市場和競爭對手會不會陪著B站一起等下去還是未知數。另一方面,B站也可以試著自制爆款手游,不過就B站目前自制的數款游戲來看,其中并未出現能夠殺進App Store和Google Play排行榜前列的爆款。另外,持續自制游戲也會加劇B站的虧損,起碼在財務角度上這并不會受到投資人青睞。
電商對于B站是一劑良藥嗎?
為了彌補自身在商業化上的諸多不足,B站近年來也開始在直播電商領域試水。去年6月初,有媒體報道稱,B站正征集有帶貨意向、有淘寶店的UP主,計劃引導他們進行帶貨直播。這一動作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也將沉寂已久的B站電商板塊再度拉到了鎂光燈前。
自2018年起步至今,B站電商業務已經跑了兩年多,幾乎和抖音快手兩家平臺電商業務同齡。架構方面,B站的電商板塊主要由主站會員購板塊(以入駐商家為主)和淘寶自營店組成,雖然其占總營收比重不算太大,不過增長速度仍非常可觀。從本次財報中可以看出,B站電商及其他業務已經達到7.4億元,同比增長168%。
與已經成型的抖快電商體系不同,B站會員購所售的商品目前仍是以ACG作品的各類周邊為主,包括書籍、手辦、模玩等。盡管某些商品的價格在外行人看來著實高得離譜(價格動輒成百上千),但它們有背后的IP(包括B站本身的IP,例如小電視、2233等)作為支撐,也就有了溢價的底氣。至少在肯為此掏腰包的老二次元們眼里,買下這些產品并沒什么不妥。而且,基于成本問題,以ACG周邊為主的品類出現假貨概率也相對較小。
另外,B站也早早培育出了發展直播帶貨業態的肥沃土壤。
B站自身孕育的眾多優質內容,催生了抖音、快手們難以企及的長尾流量——例如曾紅極一時的鬼畜視頻《念詩之王》,無論何時都能看到數百人處于“正在觀看”的狀態。很顯然,基于優質內容的長尾流量在促進消費轉化方面有著比碎片化內容更好的效果。
此外,B站自身的特殊生態環境也呈現出了流量普惠的直播業態。一個例子是,今年1月的BLS直播盛典中,獲得冠軍的主播韓小沐僅有約47.9萬粉絲,其他取得名次的主播粉絲也在數十萬左右,甚至還有數萬粉絲的主播登上擂臺——這與抖音、快手流量集中在頭部的業態大為不同。基于這片沃土,B站會培育出怎樣的電商業態?或許只有時間才能解答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