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晚點LatePost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稱,小米管理層正在研究進入汽車行業的可能性。但該公司表示目前沒有造車計劃,未來需要等等看。
近日,花旗在一份研報中表示小米造車的可能性不大。
花旗認為,一家科技公司若決定造車,必然伴隨著大量的汽車基礎科技技術的投資和汽車人才招募。但花旗沒有觀察到小米集團的行動,這表明該公司的任何戰略部署都處于早期考慮階段。
此外,花旗認為小米不會造車的最核心因素是,汽車制造本質上是重資產的,這和小米目前的輕資產商業模式截然不同。畢竟汽車制造比手機制造更為復雜,OEM供應鏈也沒有那么發達,若造車小米必然要進行大量的資源投入,這是一項巨大的財務負擔,會破壞小米的盈利并影響主業。
花旗還表示,與小米目前的物聯網布局一樣,通過與關聯公司合作,采用出售生態系統的方式進軍汽車圈可能是小米可能在汽車行業分一杯羹的唯一方式。
比如,小米此前在2014年投資了地圖提供商凱立德;雷軍創立的順為資本也在2015年和2016年投資了蔚來和小鵬;小米還與戴姆勒子公司合作開發了車內AI語音助手...像與合作伙伴和附屬公司共同打造物聯網生態一樣,投資汽車制造商、技術供應商和其他汽車相關領域廠商可能是小米進入這一業務的一種方式,但這樣的做法對市場預期和小米估值的影響可能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