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unsplash
文丨三言財經
如果要問2021年的第一個風口是什么,那必然是被埃隆·馬斯克帶火的Clubhouse。
2月1日,馬斯克在Clubhouse直播,他談到了“移民火星的時間、比特幣、創業”等多個話題,吸引了至少5000人觀看互動,房間的嘉賓還包括風投公司A16Z的聯合創始人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和天使投資人里拉姆·克里希南(Sriram Krishnan)等多位知名人士。
隨后,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 · 扎克伯格 (Mark Zuckerberg)用“Zuck23”的用戶名Clubhouse上開設了一個帳戶,登錄后接受了采訪。
Clubhouse之火也點燃了國內互聯網從業者的激情,那么有多少產品自稱國內版Clubhouse?在國內做Clubhouse能成功嗎?
國內版Clubhouse紛紛上線,類Clubhouse產品至少幾十家
在社交媒體上,不少APP都在“爭奪”中國版“Clubhouse”的頭銜。TWO、對話吧、遞爪、聚聚等。
在安卓市場搜索Clubhouse,會出現一批類似語音聊天軟件。不確定是app自己還是商店匹配的關鍵詞。
左(vivo應用商城)右(應用寶)
這些國內的Clubhouse產品研發形式大致分為三種類型,純創業新產品、已有產品加入CH功能、內部孵化。
“中國版Clubhouse”產品一個接一個的誕生,愛蹭熱點的波場Tron創始人孫宇晨也開始按耐不住。今年2月初,孫宇晨宣布,將投資語音社交App TWO。
國內類Clubhouse產品相繼推出,而與Clubhouse幾乎同一時間推出的“聚聚”APP卻已經關停。
聚聚 APP
創業者Joshua表示關停是因為沒拿到投資。但在Clubhouse大火后,卻有不少投資者詢問項目情況。
以上這些國內版“Clubhouse”數量雖多,但是大多數APP無人知曉,屬于純創業產品,相對產品內加入CH功能、內部孵化等形式的APP競爭力較弱。
2020年10月,荔枝就在美國上線了Tiya,基本功能與Clubhouse類似。
映客為“追趕節奏”,在春節前快速上線APP 對話吧,對話吧同樣采用邀請碼形式。
對話吧
然而,今日,三言財經發現,映客旗下音頻社交產品“對話吧”在安卓和蘋果商店均下架。
目前,在應用商店內已經無法搜索到“對話吧”APP,但對話吧APP仍能正常使用。
對此,映客方面表示,下架因為在做技術調整,幾場大的活動下來用戶的BUG有點多,需要緊急調整。
據悉,36kr、知乎也準備推出國內版Clubhouse,但具體情況尚不明確。
2月9日,羅永浩表示,“我知道的就有十幾家在抄,春節都不休息了。”
還有微博大V發文稱,看朋友圈里各家大廠產品經理的動態,年后預計會有5個以上的中國版Clubhouse上線。
自今年以來,已有不少公司申請注冊CLUBHOUSE商標,申請人包括公司以及個人。
還有不少創業公司正在為自己的“中國版Clubhouse”尋求融資。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類似Clubhouse的軟件至少有幾十家,甚至更多,以上國內版“Clubhouse”一部分 APP屬于新品,還有一部分APP推出時間早于Clubhouse,在借Clubhouse的“東風”進行宣傳。
國內版“Clubhouse”體驗:略顯無趣、難以保持高質量內容
那么,對于Clubhouse和國內的類似軟件,用戶的體驗感如何?
三言財經體驗部分APP后認為,多數APP“房間”參與人數少,討論的內容質量不高,難以產生強烈的興趣,部分APP頁面存在廣告,影響使用感。而在產品中加入CH功能的APP內,因功能較多,難以找到聊天入口。
對于“對話吧”的體驗感受,A先生表示,對話吧產品跟CH非常相似,聲音流暢度也很好,所差就是沒有CH那邊有大量有趣且高質量大尺度的話題討論,逛了一下,略顯無趣,跟微博一樣,這產品挑戰的不是產品而是內容的運營。
B女士體驗后表示,聽了一晚上對話吧的討論,感覺保持高質量和有趣的內容還是挺難的,聽到某個房間有人在瞎說胡說,趕緊退出來。類CH產品的好處是可以開著電視,刷著微信,還做著按摩聽。
C先生稱,“對話吧里,有人邀請我去他的房間聊‘要不要投資一個類CH國內產品’,我無情地拒絕了他,因為我看到群里有大忽悠徐XX在,另外這才幾天,一共沒幾個粉絲,居然好些人在聊有了粉絲怎么變現,割韭菜思維深入骨隨,到哪里都覺得自己走進了一片韭菜地。”
2月8日羅永浩發文稱,斷斷續續玩了兩天Clubhouse,沒有一個房間能待上10分鐘,也毫無興趣自己開一個房間,如果不是疫情和馬斯克,如果不是來自硅谷,如果不是邀請碼可以裝X......
也有網友認為Clubhouse對于國內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沉浸式語言環境。
對比Clubhouse和國內的產品,網友認為Clubhouse是聊感興趣的話題,國內的則圍繞著荷爾蒙。
還有網友認為,看國內版“Clubhouse”和公眾號沒啥區別,純粹作為聽眾的話,玩這個意義不大,也有網友提出疑問,質疑“Clubhouse”商業化的前方。
周亞輝不建議創業公司做“Clubhouse”,國內版“Clubhouse”難立足
用戶對于國內版“Clubhouse”的體驗感褒貶不一,那么,作為風口,“Clubhouse 模式”在國內是否有前景?大佬們對Clubhouse的看法是什么?
2月20日晚9點,映客董事長奉佑生,投資人朱嘯虎、周亞輝、杜永波,《最強大腦》主持人、復旦大學副教授蔣昌建等在對話吧展開討論。
映客創始人奉佑生表示,Clubhouse類產品有機會重構線下會議場景,能夠讓用戶以更快的速度、更低廉的成本獲取行業知識。
昆侖萬維CEO周亞輝認為,Clubhouse是過去五年整個硅谷最創新的社交產品,特別不建議創業公司做這個產品,會死的很難看;1億DAU就是它的天花板。
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表示,Clubhouse更偏向知識分享,更類似于知乎的模式,更適合于高舉高打,第一波就需要大V來拉流量。
網友對于Clubhouse的看法也各不相同,有網友質疑Clubhouse會不會淪為ASMR平臺。
還不少網友表示,Clubhouse的玩法和YY類似。而語音聊天室是零幾年流行的東西了。
網友認為,國內互聯網追潮流的精英們,對待Clubhouse態度還是拿來炫而非拿來用。
網友評價Clubhouse:輸出者端CH太依賴大V,但聊天室模式內容傳播性不強很難獲利,靠大V興致驅動則難成創造大勢,聽眾端音頻內容耗時長很難搶占碎片時間。
還有網友表示,打造中國版Clubhouse真的沒必要,語音類軟件還是小眾一點細分一點吧,不同圈子硬容就很尷尬,況且CH本身就是魚龍混雜的定位,大佬只是最開始為他們的投資負責,再往后還有誰愿意向下兼容呢,最后還是下層語音聊天室罷了。
其實,簡單來看,Clubhouse能夠火起來,起因是大佬加持,給Clubhouse增加了“高級感”。
從更深層次來看,在疫情下,線上社交成為主流,Clubhouse具有優質的話題,以及邀請制的神秘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用戶的優質程度。
但是,這些情況在國內似乎并不適用,首先,在Clubhouse火起來以前,國內這類產品已經存在,但真正做起來的沒幾個。
其次,話題,Clubhouse 里的內容更偏向于討論性、學習性的交流,而國內類似的APP 大部分依舊以娛樂為主,同時,平臺需要具有號召力的人站臺,但在缺少內容的情況下,單靠名人難以保證持續性。
最后,由于Clubhouse不進行任何保存錄音的設定,在增大了用戶討論自由度的同時也加大了監管的壓力,會衍生出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尤其在國內,限制更加嚴格,這也意味著Clubhouse不可能被國內完全復制。
百度指數顯示,自2021年2月起,Clubhouse 搜索量快速攀升,2月8日達到最高峰,百度指數近80000,隨后逐漸下滑。
隨著時間的推移,Clubhouse熱度降低,哪款能夠軟件摘得國內版“Clubhouse”的頭銜仍是謎團,但站在社交行業的角度上,或許Clubhouse能俘獲特定的人群,若想繼續做大做強,還需要打造出符合國內行情的APP。
對于這些國內版“Clubhouse”,你怎么看?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