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I財經社 唐煜
編輯|周路平
創紀錄低溫,三星芯片廠停產
席卷美國的寒潮給本就產能緊缺的全球芯片產業雪上加霜。
近日,德克薩斯州能源部門已要求位于奧斯汀的所有芯片制造商停止生產,目前三星宣布其奧斯汀半導體工廠暫停運營。花旗分析師稱,奧斯汀的工廠約占三星總產能的28%,據估算或已經造成了數百萬美元的損失。
根據里昂證券分析,三星在德克薩斯州擁有14nm和28nm生產線(以及更成熟的工藝)。 14nm客戶訂單包括用于智能手機5G的RF收發器和用于4G手機的AP,PCH,NAND控制器芯片等,28nm及更高先進制程生產的產品包括OLED DDIC,CIS,控制器芯片NAND等產品。
緊隨三星之后,汽車行業最大的芯片供應商之一恩智浦目前已關閉了位于奧斯汀的兩家工廠。德國公司英飛凌也暫停了生產。恩智浦在奧斯汀有兩座8英寸工廠,主要生產MCU和MPU。英飛凌在奧斯汀有一座8英寸工廠,主要生產130nm的芯片,根據里昂證券(CLSA)的估計,該工廠對全球汽車MCU供應的影響將為5%。
2021年2月份以來,美國遭遇了極寒天氣。位于美國中南部的德克薩斯州是美國領土面積最大的一個州,此前受低稅收政策和當地人才儲備的吸引,全球眾多大型芯片企業都在此建廠,其中德州儀器把大本營設在德州。
而不幸的是,德州恰恰是這次暴風雪中最大的受害者。德州是美國本土唯一擁有自己獨立電網的州,由于當地基礎設施缺乏預警機制,導致百萬居民家中斷電,數日都在黑暗沒有暖氣的房子里瑟瑟發抖。
據媒體報道,截至當地時間2月19日,德州中部大部分地區已經恢復供電,但處理設施和管道由于凍結而爆裂,成千上萬人如今又面臨著清潔飲用水短缺的問題。一份報告曾稱,一家芯片制造廠每天要使用2-400萬加侖的超純水,大概相當于一個4萬人城市的用水量。缺水問題沒有解決,這些芯片工廠也無法恢復運轉,而且由于芯片制造規模巨大和生產極其復雜性,至少一周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運行。
隨著2020年眾多公司搬離硅谷,德州被認為是有希望挑戰硅谷地位的大州,但是一場暴風雪暴露了德州在公共基礎設施上的脆弱性。此前,三星曾考慮斥資170億美元在美國建廠,德州、亞利桑那州和紐約都是潛在的候選地,而這場價值數百萬美元的災難或許會導致眾多高科技制造企業重新評估德州的價值。
芯片供應屢遭外因制約
過去一段時間,整個芯片產業可以說是禍不單行。作為全球化程度最高的產業之一,世界各地的任何自然災害都牽動著芯片產業的神經。
美國寒潮之前,2月13日,日本本州島東岸近海又發生里氏7.3級地震,震源位于福島縣臨近海域,10年前同樣發生在福島縣的“311”大地震更是導致了令全球恐慌的核電站泄露。全球車載芯片市場份額排名第三位的日本瑞薩電子,在與福島縣相鄰的茨城縣境內有一家主力工廠,受地震影響一度停電。
由于全球車載芯片出現短缺,瑞薩電子把一部分外包給海外企業生產的訂單轉到這家主力工廠。過了一周才恢復了正常運轉。
同樣是在日本,2020年10月,日本旭化成(AKM)的一座IC制造工廠發生火災,火災共持續了91個小時40分,造成產線停產。工廠涉及的業務很廣,包括音響、家電、車用、安控等行業的芯片,由于AKM產品較為小眾,一時間可替代的方案并不多,造成包括音頻IC(ADC/DAC/解碼等)、傳感器等在內的AKM芯片價格飆漲,據報道,其中部分芯片價格暴漲甚至超過20倍。
縱觀全球,2020年底汽車行業被曝出嚴重的芯片短缺問題,多家大廠紛紛發布漲價函,價格平均上調10%至20%,臺積電稱將優先生產汽車芯片。這一次英飛凌和恩智浦受到暴風雪波及,必將進一步加劇汽車芯片缺貨趨勢。
而經過幾個月的發酵,缺芯問題已經從汽車開始蔓延到筆記本、手機到攝像機等電子產品的制造商,或許今年一整年內各種消費產品的漲價幾乎已成定局。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賬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