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大學人工智能方向博士李麟青自幼患腦癱,僅3根手指能動,出行要依靠輪椅。2019年3月起,李麟青開始研發無障礙地圖,通過這款地圖,使用者可以查詢南京、蘇州、上海多地的10000多個無障礙設施、交通信息、路徑規劃,極大方便了殘障人士出行。
靠家人抱著上學 老師背著高考一路成為博士
李麟青1歲時被診斷為腦癱,四肢無法正常協調運動,無法站立,只有三根手指能動,他說“值得慶幸的是,我僅是小腦發育受影響,智商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在他三年級前,一直是奶奶抱著他上學,隨著他年齡長大,李麟青的媽媽辭去了工作,以便更好地照顧他。
李麟青說,他曾因病情在幼兒園升小學時被拒,“在校長的苦苦央求下,校長同意讓我先在拼音班先學習一段時間試試,后來一次測試中我考了100分,終于得以入學。”李麟青只有三根手指能動,書寫上有一定障礙,抓筆、寫字、打字,對他來說都不是容易的事,“我就是反復地一遍一遍練,小時候我記得練字練了很多本,練到手酸為止。”現在李麟青的字寫得很好看。
高考時,李麟青被分到了沒有電梯的四樓考場,全靠體育老師一趟趟跑上跑下接送,才得以順利完成高考。最終李麟青以619分考上蘇州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并一路從碩士讀到了博士。
“如果小時候,父母就跟我說,你不行,你做不到,那我肯定會變得狹隘又自閉。正是父母對我不斷地鼓勵和支持,引導我積極向上,才成就了現在的我。”
靠輪椅周游世界想要研發無障礙地圖
李麟青四肢無法協調,僅能靠輪椅來進行移動,他32歲時卻已去過世界上20多個國家。“從小到大我都是兩點一線的生活,當我有了更好的獨立行動能力的時候,我就希望能去更遠、更有意思的地方去看一看。”
正是在周游世界的過程中,李麟青發現很多發達國家的殘障人士有更多的活動空間,2018年11月,他萌生了一個念頭,想要為殘障人士開發一套智能系統。“汽車上有很多智能系統,比如緊急剎車、防抱死系統。按理來說,正常人的反應能力肯定是遠遠超過殘障人士的,但殘障人士的輪椅上,卻沒有這些,為什么不能開發一套殘障人士也能使用的智能系統呢?”
之后李麟青發現,在國外很多導航上,都會專門開發無障礙導航的功能。然而,國內的所有主流導航中,并沒有無障礙導航這一功能,這也造成殘障人士出行非常不便。“很多人不敢出門,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去往目的地全程是不是方便,但其實我們國家建立了相當規模的無障礙設施。我認為殘障人士并不是只能待在家里或在別人的陪同下才能出門,讓殘障人士生活得更便利,提高出行頻率,正是我最大的愿望。”
“中國有8500萬殘障人士,江蘇有479萬。無障礙設施建設是影響殘障人士出行的重要因素。我希望更多的殘障人士能更加便利地走出家門、更加充分地融入社會。”
讀博期間創業開公司 比起商業價值更看重社會價值
2019年3月,李麟青開始創業,成立了奧博鐵克(蘇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決定要研發無障礙地圖。他和同事對蘇州市內的所有無障礙設施進行實地測試,搜集相關信息,2020年12月全景模式無障礙地圖問世,“我們應該是全國做得最早的無障礙地圖服務商,目前也是國內唯一一家做全景無障礙導航的公司”。如今的李麟青的創業團隊已經有了5個人,平均年齡不超過30歲。
通過這款地圖,使用者可以查詢南京、蘇州、上海多地的10000多個無障礙設施、交通信息、路徑規劃,極大方便了殘障人士出行。在地圖上,蘇州園林、交通樞紐和大型商場的無障礙路線一覽無遺,實現了蘇州地鐵無障礙信息的全覆蓋。2021年李麟青打算上線更多功能,覆蓋更多城市,他和他團隊目標是向農村延伸,向全省覆蓋,向全國推廣,為更多的殘疾人朋友的便利提供技術支撐。“無障礙地圖的商業價值不會很快得到充分體現,但堅持這件事情非常重要,我們認為這是社會價值很高的事情。”
“我很感謝這一路幫我實現夢想的所有人,我會竭盡所能讓殘疾人朋友生活地更好。”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付垚 實習生 霍紫薇)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Q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