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I財經社 冒詩陽
編輯|郭璐慶
2020年比特幣水漲船高,礦機制造商終于迎來了業務上的又一個風口。然而無比尷尬的是,礦機制造龍頭公司比特大陸,卻在這本應高光的一年中高層纏斗不斷。
1月26日,比特大陸聯合創始人吳忌寒在社交媒體發布信息,宣布將辭去比特大陸首席執行官、董事長職務,結束他在比特大陸2815天的創業歷程,以平息同另一位聯合創始人詹克團長達一年的權力斗爭。
從結果來看,吳忌寒拿錢走人,承諾以6億美元的價格交出手中所持比特大陸近一半的股權。而詹克團將從比特大陸貸款4億美金,再從外部籌集其余的2億美金用以收購前述股權。但吳忌寒仍保留在董事會提名兩個席位的權利,直至比特大陸上市。
兩位創始人之間的和解,為比特大陸翻開業務上新的一頁創造了先決條件。但即便如此,這場高層爭斗無論力度還是時間跨度,都足以使公司蒙受巨大損失。從吳忌寒2019年10月宣布解除詹克團一切職務開始,雙方你來我往,均不肯妥協。結果是公司業務停滯、團隊分家。
在比特幣價暴漲、礦機難求的行情下,北美投資者在過去一年中追捧與比特幣有關的大量投資標的,比特大陸顯然錯過了登陸資本市場的很多好時機。業務上,吳忌寒希望在低谷時加碼比特幣、拓展區塊鏈,詹克團則要“ALL IN”人工智能,兩位創始人業務上的分歧最終導致“兄弟鬩墻”走向決裂,這是創業時“雙CEO”的權力分配留下的隱患。
比特大陸兄弟鬩墻
2021年1月8日,比特幣價格突破4萬美金,創下歷史新高。隨后一個月的交易中,比特幣價雖然有所回落,但基本仍在3.5萬美金以上的高位間震蕩。
對于全球最大礦機生廠商之一的比特大陸而言,暴漲的比特幣,吸引來了更多挖礦者入局,礦機一度洛陽紙貴。不久前,一位幣圈資深人士告訴AI財經社,今年5月以前的訂單都已經拿不到了,大量境外客戶乃至多家北美上市公司,成為比特大陸的新主顧。
比特大陸的業務和名聲在北美一炮而紅,本應成為公司乘勝追擊的最好時機。此前,比特大陸一直在謀求上市。
但就在比特大陸業務再度起飛的時刻,公司高層持續的內斗卻不斷被暴露在聚光燈下。2020年8月11日晚間,比特大陸員工收到一封名為“比特大陸全員內部信——關于開曼庭審進展”的信件,發件人正是公司創始人之一的詹克團。
信件主要交代了比特大陸兩位聯合創始人詹克團、吳忌寒對簿公堂的歷程及進展。2019年12月,詹克團就吳忌寒在2019年11月13日取消比特大陸B類股10倍投票權一事,向公司注冊地開曼法院提起訴訟。隨后2020年7月28日至30日,開曼法院就程序性事項庭審,要求被告在同年8月28日下午4點前交換證據清單,并在9月4日下午4點前交換證據文件。
兩位創始人的水火不容,直接波及比特大陸,公司資產成為兩人博弈的焦點。AI財經社了解到,2019年12月17日,福建長樂市人民法院凍結了北京比特大陸科技有限公司對福建湛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福建湛華)360萬人民幣的持有股權及其他投資權益,凍結時間開始于2019年12月16日,為期一年。
天眼查信息顯示,福建湛華注冊資本約為1538萬人民幣,目前比特大陸持有福建湛華65%股份。但AI財經社了解到,這是去年8月31日工商變更后的結果,實際上,福建湛華此前注冊資本為1000萬人民幣,曾是比特大陸全資子公司。而被凍結的資產,恰恰與詹克團所持股份相當。此前,詹克團持有比特大陸36%的股份。
在外界看來,這是詹克團反擊的開始。2019年10月28日,吳忌寒突然聯合公司多位高管,先是利用手中公章修改公司章程,廢除詹克團的“B類股10倍投票權”,使得自己手中投票權超過50%,進而繞開詹克團和多位股東,免除了詹克團在比特大陸的一切職務,同時,將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皆變更為自己。
戲劇性的是,就在此前一天,詹克團還以比特大陸董事長身份出席公開活動。詹克團顯然不會罷休,他隨即申請行政復議,質疑一輪變更不合規。雖然詹克團的主張得到了主管部門的支持,但吳忌寒比他下手更快。
詹克團拿到行政復議決定的時候已是三個月后的2020年1月31日,此時,吳忌寒已在1月2日將比特大陸法人再度變更為擔任公司首席財務官的劉路遙。公開信息顯示,劉路遙是吳忌寒從南開高中到北京大學的同學,顯然是其親密戰友。
詹克團只能再度申請行政復議,這但這一來一往,又是三個月。4月28日,詹克團的主張得到了海淀區主管單位的支持,然而,吳忌寒以比特大陸公司口徑再度提起行政訴訟,認為行政手段干預公司自治,違背了《公司法》。
雙方你來我往的僵持下,比特大陸的內部管理坐上過山車。AI財經社了解到,此前吳忌寒已淡出實際業務,突然回歸后,吳忌寒先是宣布全員加薪,后又在2020年初實施“人員優化”,有應屆生在社交媒體抱怨,還未入職,就收到了比特大陸的裁員通知。
兩位創始人水火不容的斗爭,不僅讓整個公司陷入動蕩,也讓業務坐上過山車。實際上,雙方斗爭的開始,正是來自業務上的分歧。
兩位創始人的分歧
兩位創始人都是大有來頭。如前文所述,吳忌寒畢業于北京大學,畢業后投身于投資行業,以投資視角接觸到比特幣,其Bitcointalk論壇中文版版主、比特幣中文論壇“巴比特”創始人的經歷,讓他成為幣圈最早的布道者,也是比特幣早期的投資人,通過投資比特幣,賺下了第一桶金。
吳忌寒沒有技術背景,這正是詹克團的強項。詹克團畢業于中國科學院,與吳忌寒相識前,曾經營機頂盒業務,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理工男”。為了創立礦機制造公司,吳忌寒與詹克團簽下對賭協議,詹克團負責帶領技術團隊,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礦機芯片的研發將獲得比特大陸60%的股份。
那是兩人合作的“黃金時代”。僅用半年時間,詹克團就帶隊交出55nm比特幣挖礦芯片BM1380,以及第一代螞蟻礦機S1。
那也是比特大陸的“黃金時代”,由于挖礦效率較高,公司生產的礦機幾經迭代,一度占領了80%的市場。根據公司2018年的招股書,2015年至2017三年間,比特大陸收入從1.37億美元增長至25.18億美元,凈利潤從4860.3萬美元增長至7.01億美元,2018年上半年,營收和凈利潤分別增長至28.45億美元和7.43億美元。
兩位創始人同樣功勛卓著,卻有著不同的知識背景,并駕齊驅的權力結構也為比特大陸未來的發展埋下隱患。
比特大陸一直實行的是雙CEO制度,詹克團和吳忌寒為聯席CEO,均持有10倍投票權的B股,詹克團掌握36%的股權及59.6%的投票權,吳忌寒則握有20%的股權及30%的投票權。二人之外,其余股東持有A股,投票權一股一票。
業務上,吳忌寒負責市場推廣,詹克團負責產品研發。在公司業務水漲船高的時候,兩位CEO各司其職相安無事,然而,后來比特幣市場降溫,公司走上了選擇未來業務方向的雙叉路。
2018年9月26日,比特大陸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計劃融資10億美元。投資出身的吳忌寒認為應該繼續研發下一代礦機,堅持在加密貨幣領域投資,在區塊鏈業務上拓展。然而,技術出身的詹克團則認為,應該向技術方向轉型,將業務延伸至AI,“以挖礦養AI”,未來轉型為人工智能公司。
業務方向上孰是孰非,最終將由市場檢驗,但隨之而來的是,2019年3月26日,比特大陸上市碰壁,再加上2018年以來比特幣價格暴跌,逆風之下,兩位創始人的分歧逐步擴大。
上市被拒后,比特大陸宣布組織架構調整,兩位創始人卸任CEO,由原產品工程總監王海超接任,此時,詹克團擔任公司董事長。此后,吳忌寒保留董事會位置,帶領部分員工出走創立了加密貨幣交易平臺Matrixport,而比特大陸,則在詹克團的帶領下轉向人工智能。
“分家”后,比特幣行情還能否抓住?
2019年下半年,比特幣行情再度火爆,比特大陸的礦機生意在北美市場遍地開花。這似乎印證了吳忌寒對市場未來的預判,也撩撥起吳忌寒回歸比特大陸之心。
公開資料顯示,美國上市公司Riot Blockchain分批向比特大陸預訂超過3萬臺 S19 系列礦機,同為上市公司的Marathon從2019年8月起,分批向比特大陸購買超2萬臺礦機。過去12個月中,Core Scientific累計購入S19系列礦機 76024 臺。
從比特大陸招股書中可以看到,公司主要業務為礦機制造和挖礦,2017年兩項業務的營收占比分別是89.9%和7.9%。
彼時,比特大陸有28%的資產都是加密數字貨幣。而在去年的美股,凡是持有比特幣的上市公司,均獲得投資者追捧。其中最有名的是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微策投資,該公司在2020年7月、12月相繼買入約40824個比特幣,由此帶來賬面收益超過過去五年的凈利潤總額。這期間,公司股價得以從去年7月的110到120美元區間,竄升至2月初的740美元以上。
如果持續加碼礦機、投資比特幣,比特大陸將在業務和投資上均站上風口,很可能在資本市場上顯貴一時。
反觀人工智能業務,目前來看,這項投入更像是個無底洞,商業化前景尚不明朗,還需面對蜂擁而至資本的競爭,以及微軟、谷歌等國際巨頭的夾擊。
當然,考慮到人工智能較長的投入周期,兩個業務方向的最終結果,還需要放在更大的時間跨度內來評價。但對于現階段的比特大陸而言,結果卻是確定的,2018年,比特大陸員工數量從3000余人萎縮至1000余人。2021年2月初,比特大陸新總部喬遷時,公司完成入駐的員工數量僅為400余人。
隨著高層動亂的暫時平息,詹克團帶領比特大陸喬遷新址,將總部搬到北京市海淀區豐豪東路9號院1號樓,從選址來看,比特大陸所在的產業園匯集了兆易創新、地平線、豪威科技、兆芯等80多家半導體企業,其加碼AI的決心并未減弱。
經歷業務變遷、高層內斗之后,比特大陸的內亂還需更多時日才能平息,但公司在既定的業務方向上能走多遠,已有的比特幣業務,是否能彌補因內斗而錯失的發展機遇,比特幣的高光又能維持多久,一切都是未知數。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賬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