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低位發債,高位增發”,尤其是在牛市上升期,很多上市公司都會在受到市場瘋狂追捧時趁機增發或者配股。
不過,有一家公司并沒有這樣做。它就是近期盤旋在風口浪尖上的散戶最愛:游戲驛站(GameStop,股票代碼GME)。
GME在上個月被Reddit論壇上的散戶捧上了天,尤其是一些沽空該股的機構被迫回補空頭倉位之后,這只股票漲到了不可思議的超高水平,短短數月最高累計漲幅超過1700%。
當時就有一些分析稱,戳破GameStop股價泡沫,讓這場game最終stop的導火索,可能是增發新股。
然而蹊蹺的是,除了被媒體曝出持有股權的投資方和公司部分高管受益于股價暴漲而賺得盆滿缽滿之外,該公司始終保持沉默,沒有任何增發行動。
相比之下,另外一個同樣被美國散戶集體做多的股票AMC就毫無意外地增發了新股,且高達5000萬股,還趁機將大批可轉債轉換成了股票。粗略算下來,AMC在股價上天時通過增發等多種方式獲得了高達10億美元的資金。
為何最被散戶集中火力兇猛買入的GME反而無動于衷?
如此反常不但引發了吃瓜群眾的質疑,連最高監管機構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都起了疑心。他們甚至有點“提前警告”般地發了一封通告樣板,說GameStop之類市場上最熱門的個股如果在股瘋時期發新股,那么就要發關注函了。
對于背后的原因,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稱,GameStop管理層不是沒有考慮過股價高位時增發,他們研究過發股票的可能性,去年12月上旬甚至已經向美國證交會提交了增發價值最高達1億美元新股的申請文件。不過,最終沒有落實。
知情人稱,GameStop之所以最終放棄增發計劃,主要是顧慮監管要求。根據美國金融法規,這家公司被限制發售新股,因為他們有一些尚未向公眾公開披露的重要財務信息。這些財務信息涉及了截止到2021年1月底的2020財年第四財季的一些財務數據。
消息人士還稱,到1月下半月股價飛漲到最高位時,GameStop的高管們已經編制收集到關鍵財務數據,并對當時財季的狀況有了清晰的了解。
假若當時GameStop選擇按照原計劃發售新股,勢必需要提前公布財務數據,那會刺激公司股價進一步上漲。
然而,若果真這么做,GameStop也勢必會遇到顯著的后勤障礙和監管風險,知情人稱,這些都是公司不愿接受的。
因為美國證交會早已放話,稱將審查上市公司如何利用交易波動出售新的股票,并要求上市公司向投資者披露更多有關潛在風險的信息。
披露信息其實存在難度。
這么說吧,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財務年度是日歷年的12月31日結束,那么當股價在1月下旬瘋到極致之時,這家公司要么已經披露了第四財季的信息,要么很快就能匯編出來。同時,由于進入新一財年的第一財季只有幾周時間,并且沒有關于該季度財務進展的特別重要的信息。這就是一個上市公司可以發售新股的完美時間窗口。
而如果財務年度是在日歷年的1月30日結束,而1月底股價瘋漲時上市公司已經了解到太多當季的財務數據,若當時發售新股,就必須按照監管規定披露它們,這對于財務人員以及合規部門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GameStop偏偏是后一種情況,而諸如AMC等宣布增發的其他公司則屬于前一種情況。
對此,曾經在巴克萊擔任全球股票資本市場負責人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講師David Erickson解釋得非常清楚:
當這一切發生時,GameStop當時的財季已經過去兩個半月了。無論從法律合規抑或是公司管理的角度來看,這家公司都極有可能有義務提前披露一些本財季的高級別財務信息。而要在短短一周時間里完成,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換句話說,對于GameStop來說,如果在12月上旬至1月中上旬這段時間真的執行增發,時間又過于緊迫,光是披露財務信息這一點就趕不及。
彭博社專欄文章稱,這就出現了一個無法解決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上市公司比公眾更了解自家財報信息,但并沒有多到足以對公眾披露。上市公司手里有很有價值的信息,但在某種程度上他們無法與公眾就此信息進行溝通。
從某個角度來說,GameStop不在高位增發,主要障礙是顧慮信息披露的監管風險。但那些散戶們在1月集體買入這只股票,卻完全不是因為他們的業績信息。甚至可以說,多數買入的散戶根本不在乎公司的財務數據。
散戶投資者真正想要的東西和GameStop公司覺得有義務提供給投資者的東西之間存在明顯的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