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龍曦
出品 | 子彈財經
如果說,有一面鏡子,能夠體現我們國家和社會的進步,也能顯示“家人閑坐,燈火可親”的溫馨,那這面“鏡子”就是春晚。
無論是反映大的家國情懷,還是小的人間喜樂,無論是戰勝疫情的恢弘斗志,還是生活方式的轉折變遷,春晚都是最好、最中心化的場景。
這些年,科技企業越來越愛春晚,是因為它是為數不多的品牌引爆器。春晚也越來越科技化,因為在中國經濟社會走向科技創新之路的歷史進程中,科技正前所未有的彰顯力量。
讓我們一起回顧那些春晚與科技的故事。
1、科技企業為什么越來越愛春晚?
2021年的春晚,被抖音鎖定。
如果粗粗一算,從2015年到2021年,登陸春晚的科技企業的市值估值,加起來已經突破10萬億人民幣大關,這是真正的“巨頭”游戲。
春晚有廣告效應,有傳播效率,有品牌背書能力,這都不是什么新鮮話題。關鍵是,為什么是科技企業獨愛春晚,以至于6年間竟然沒有別的企業能夠鎖定這一關鍵場景。
一方面來說,是科技企業有錢有實力;另一方面來說,中國的主流科技企業都有強烈的To C屬性,它們的App大都是10億級的國民級應用,有強大的用戶基礎,稍加改造即可有利于春晚的互動需求,而別的企業的產品很難有這樣的效果,比如茅臺,很強大,但產品并無互動屬性……這也是科技企業為何能“獨占”春晚場景數年之久的原因。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更是因為科技企業對春晚的孜孜以求。
在我們這個時代,營銷早已碎片化、粉塵化,我們已經有15.9億臺手機,10億多互聯網人口,超過30%的數字化GDP。如果僅僅從傳播效率和消費時長來計算,15.9億塊小屏的效率可能遠遠大于4億塊大屏,也就是電視機屏幕。
但是,小屏的特點是精準化、碎片化,講究的是精準分發、千人千面,但也是靜默營銷、一對一溝通,它很難激發人群的群體傳播效應,很難成為現象級的營銷事件。
科技企業擅長的、擁有的,是流量型廣告,廣告在互聯網上展示的時間非常短暫,所以通常采用激發情緒的方式,力求在1-2秒內促成用戶點擊購買。
營銷專家因此指出:“任何情緒刺激,都只適合短暫的沖動性消費,對于培養長期的品牌偏好和消費習慣幾乎沒有幫助作用。因為情緒作用來得快,消散得更快?!?/p>
媒體人吳曉波也研究過:“人們每天會接觸到2000個品牌,但不在場景中出現的品牌都與你無關。只有在場景中出現、能讓你多看兩眼的那個品牌,才叫做跟你有關的品牌?!?/p>
互聯網傳播和用戶的關系,是你知我知的“私定終身”,而春晚舞臺上的媒體引爆品牌,是人人喜聞樂見的“廣場求婚”,無論是決策者、購買者、傳播者還是影響者,大家都知道了、都參與了,形成了社會共識和“廣場效能”。
因此,互聯網巨頭愛春晚,是春晚恰好能為其所不能,甚至可以“一仗打出幾年的太平”。
讓我們一一看過去,2014年以前,中國的移動支付基本是支付寶的天下,微信支付份額不高,雖然通過滴滴紅包等形式扳回一些局面,但始終處于落后局面。
然而,登陸2015年春晚直播后,僅僅近5個小時內,微信發出紅包總量達到10.1億個,微信搖一搖互動量超過110億次。
此前,2014年微信支付綁定銀行卡的用戶僅僅為800多萬,但是兩天后,因為領完紅包需要提現,綁定銀行卡的用戶指數級增長,達到了3個多億。
微信一戰定終身,馬云驚呼被“偷襲珍珠港”,此后,淘系連續兩度上春晚,要錦上添花,牢牢占據品牌核心要地。
2019年,百度首次參戰春晚,至此,春晚紅包舞臺集齊BAT。對于百度來說,2019年是其“夯實移動基礎決勝AI時代”的關鍵年,百度作為人工智能“頭雁”,與春晚達成了國民級App與超級文化IP的強強聯合。
百度與春晚兩大超級IP之間強強聯手,迸發出巨大的能量。2019年春晚期間,以百度App為旗艦,聯合百度內容生態矩陣產品參與,春晚活動結束,就有消息傳出,百度App日活用戶從1.6億直接拉升到3億,“夯實移動基礎”一戰而下。
而2020年到2021年,春晚合作在快手和抖音間的切換,更可以看做是短視頻巨頭的角力之局……我們可以斷言,只要流量型的商業模式對中心化的引爆場景還有需求,科技巨頭牢牢占據春晚核心贊助商的局面,大概率會一直持續下去。
2、春晚為什么也越來越愛科技?
春晚并不只是互聯網巨頭的科技show場,作為國家級的年度盛事,春晚本身也在尋求技術突破,同時,也還承擔著向社會公眾展示中國科技進步的使命。
牛年春晚還沒有開始,央視就開始大力傳播春晚的科技屬性。
有趣的是,一方面是科技巨頭排著隊去上春晚,另一方面,央視也提著燈籠去尋找適合上春晚的科技題材。
近年來,有兩類科技企業特別受到春晚的垂青。
第一類,是和春晚的業務屬性有直接關系的,關乎春晚的展示和傳播效果的,其中最熱門的分別是以8K為代表的超高清顯示技術,和以5G為代表的高帶寬移動傳輸技術。
例如,最近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公布了好消息,2021年春晚將首次以8K形式制作,并且在總臺內部IPTV平臺以8K頻道方式進行直播試驗(由海信提供相關技術支持),屆時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和深圳等幾十個城市的居民將能夠在戶外大屏以及IPTV客戶端上進行觀看。
8K作為超高清視頻的高級形態,帶來的是畫質和音質的全方位提升。8K視頻(UHDTV2)視頻每一幀的畫面分辨率達到4K視頻(UHDTV1)的4倍,色深最高可達12bit,從而呈現出更貼近自然的清晰畫面。
5G隨即也成為熱點,因為在畫質音質全面超越的同時,8K視頻的文件大小相比4K視頻也要高出許多,即使經過H.265/HEVC編碼,8K視頻每秒的數據流量需要10-16MB/s,目前有且僅有5G網絡能實現這種傳輸。
而此次春晚直播,將是總臺在東京奧運會和北京冬奧會運用5G+8K技術前,進行的一次超高清現場轉播的大練兵。
第二類,就是人見人愛的“機器人”類型的科技。
作為人們對于科幻世界的終極想象,機器人是任何科幻題材作品幾乎都無法回避的一個主題,而具體說來,又分為擬人機器人和非擬人機器人兩種。
無人機、無人車就是一種典型的非擬人形機器人,它具有感知態勢和智能操控等核心屬性。
2016年,央視猴年春晚在除夕夜如約與全國觀眾見面,此次在展示高科技現代元素的廣州分會場,來自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的無人機機群驚艷亮相,在當晚歌手孫楠演唱的同時,多組裝有LED燈的大疆各型號無人機伴隨著音樂旋律緩緩升起,在空中組成表演隊列,不斷變換陣型,在觀眾的驚嘆聲中將整臺晚會的氣氛推向又一個高潮。
而在2018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由無人車、無人船和無人機組成的全球首個“陸海空”無人系統聯合展演在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震撼上演。中國自動駕駛的“國家隊”百度Apollo開放平臺,率領百余輛車跑上港珠澳大橋,并在無人駕駛模式下完成8字交叉跑的高難度動作。
事實上對于大多數觀眾來說,只有“擬人形機器人”才更符合他們心目中“未來機器人”的造型。
很多人可能都對波士頓動力的機器狗印象深刻,但只有業內人士才知道,這類四足機器人的難度更高,無論是學步、平衡,還是跳躍、躲避,都對機器人的“智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在今年春晚期間,中國企業研發的大型四足機器人,也登臺亮相。
為什么是四足機器人呢?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因為今年是牛年,所以春晚專門找到多次有機器人登上春晚舞臺經驗的優必選科技。因為是深圳的企業,他們的四足機器人特別參考了深圳特區“拓荒牛”的設計,向寓意拼搏進取和創新發展的拓荒牛精神致敬。
「子彈財經」深扒了一下還發現,春晚對機器人真是情有獨鐘。2016年,央視猴年春晚上,與孫楠同臺表演《心中的英雄》的跳舞機器人Alpha 1S,以及2018年登陸狗年春晚的小型四足機器人Jimu的定制版“汪汪”,都出自同門;而在2019年春節聯歡晚會上,央視也找到優必選,提出在會上進行機器人集體舞蹈節目表演,而這次登上春晚的機器人Walker,被國際知名的機器人行業媒體《The Robot Report》評選為當年值得關注的5大人形機器人,而業內人士都認可,這個評選的含金量在機器人業界重視非常高。
“選擇中國特色、中國制造的各種智能機器人登上春晚舞臺,既符合觀眾的預期,又彰顯了中國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成果和活力,這也是為什么無人機、無人車和人形機器人幾乎年年都要上春晚的原因?!币晃粯I內人士如是說。
3、2021年,是智能經濟時代的開拓之年
無論是擬人機器人,還是非擬人形機器人,這些智能機器人越來越多的在春晚亮相,其實都顯示出一個時代趨勢——以人工智能為主導的智能商業時代正在到來。
而這種到來,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動能的切換與蛻變。
如果研究過不久前發布定調“十四五”規劃的五中全會公報,會發現全會公報不僅將“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寫入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當中。還進一步提出,十四五期間,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統計發現,在全會公報中,“安全”和“創新”是五中全會公報中的高頻詞。安全共出現了25次,而創新出現了15次。
而縱觀產業界,目前最熱的話題就是,當商業模式創新的紅利窮盡之時,技術創新的紅利,能否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去年的官媒點評不要白菜水果的流量,已然顯示出,頂層設計對創新驅動模式的改變的思考之深,策劃之早。
而這種動向在產業界已經如春江水暖,引起了一系列變化。比如以AI作為未來發展方向的百度,其股價在2020年已經漲幅高達220%,業內預計其在年度財報發布后,可能回到千億美元高點。
百度只是諸多人工智能企業的一個代表,但隨著百度推動的人工智能在2020年的兩大場景“抗擊疫情”和“平臺賦能”中的作用彰顯,全球知名財經與投資研究平臺Seeking Alpha發文稱,隨著疫情平緩及經濟的恢復,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最大的海外投資地,國外投資機構紛紛看好中概股。其中,百度成為各大機構的首選,諸多機構給出的核心理由中,最主要強調的依然是,AI新業務的不斷發展和增長是投資機構選擇百度的主要原因。
而放眼整個中國的AI場景里,以通用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平臺賦能型業務,和優必選這樣以人工智能+機器人結合的垂直創新型企業,共同交織出中國科技未來的圖景。
在2020年的抗擊疫情中,百度這樣的企業,通過“無形”的AI算力在連續測溫、基因測序和疫苗研發算力支持方面大顯身手;而前面介紹過的優必選等企業,則以“有型”的智能機器人在安防巡邏、巡檢及公共衛生防疫在內的表現突出。
而世界經濟論壇發布報告指出,疫情防控期間,10個關鍵科技趨勢進一步加速,分別是:在線購物與機器人配送、數字和無接觸支付、遠程辦公、遠程教育、遠程醫療、在線娛樂、供應鏈4.0、3D打印、機器人和無人機及5G信息通信技術。
《未來呼嘯而來》的作者指出,當多個尖端技術同時出現突破時,技術的融合、疊加式的創新就將“呼嘯而來”,而本文前述的案例,正好是這個觀念的明證。
機器人在春晚的亮相僅僅是AI洪流的一朵小浪花,接續而來的AI能力對我們的生活的深入改變,未來已來。
*文中配圖來自:攝圖網,基于VRF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