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0日19時52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實施近火捕獲制動,環繞器3000N軌控發動機點火工作約15分鐘,探測器順利進入近火點高度約400千米,周期約10個地球日,傾角約10o的大橢圓環火軌道,成為我國第一顆人造火星衛星,實現“繞、著、巡”第一步“繞”的目標,環繞火星獲得成功。
成功“剎車 ”有多難
進行近火制動,也就是在火星附近成功“剎車”,那么成功“剎車”有多難?
機會只有一次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研究員楊宇光介紹,近火制動是火星探測過程中的重要節點之一,有一定風險。其風險主要包括幾方面,比如制動捕獲只有一次機會,機不可失;制動的時機、時長、力度等都必須十分精準。
通信時延長 無法實時控制
探測器抵達火星時與地球距離遠,通信延時長,地面無法實時監視和控制,整個制動過程必須由探測器自主完成,這對探測器的自主控制提出了很高要求。
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型號副總師張宇介紹,剎車時火星距離地球約1.9億公里,存在約10分鐘的時延,而整個制動過程也就十幾分鐘,所以當工作人員看到它制動時,實際上它已經在剎車了。在剎車關機時,“天問一號”實際已經到了火星背面,因此工作人員無法看到剎車關機這一動作,這就為判斷它是否已經進入環火星軌道帶來挑戰。
“剎車 ”動作極其關鍵
探測器到達火星引力范圍之內后,需要“踩剎車”制動,這是為探測器減速,避免探測器飛出或撞上火星。被火星精準“捕獲”后,探測器成為一顆火星衛星,進入繞火飛行階段。
一圖看懂 “天問一號”出發后的200多天
火星很忙!一個月迎三位地球訪客
除“天問一號”外,還有其他兩位地球訪客已經或即將在2月到訪火星。
阿聯酋“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成功進入火星軌道
當地時間2月9日,阿聯酋“希望”號火星任務團隊宣布,經過了4億多公里的漫長旅程,“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成功進入環火星軌道。
據介紹,在迪拜時間9日19時30分(北京時間9日23時30分)左右,“希望”號啟動了六個推進器,將速度從每小時121000 公里減慢至每小時18000公里,后經阿聯酋科學家確認,“希望”號順利被火星引力所捕捉,進入環火星軌道。
“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于去年7月20日發射升空。未來,“希望”號還將經歷數次變軌,最終在距火星表面2萬千米至4萬千米的軌道圍繞火星運行。
美國“毅力”號將嘗試著陸火星
2月18日,美國的“毅力”號將嘗試著陸火星。目前,它正在以每秒1.6英里的速度接近火星。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