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TEl的壟斷能打破嗎?
這是國人十分關注的一個話題。10月27日在北京召開的第五屆(2018)國家信息安全與國產化戰略高層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回答了這一問題:“Wintel已走過20多年歷程,今天,無論是做為技術體系還是商業聯盟,它都已明顯地走向衰落。”
倪光南院士在論壇的主旨報告中指出:在云計算和服務器領域,采用開源LINUX操作系統和非Intel CPU的數據中心越來越多,在這個領域Wintel已經沒有優勢。
他說,即使在Wintel長期壟斷的桌面領域,其市場份額也在縮減。據統計,目前Mac OS占據9.0%、Linux占據2.12%份額,另外谷歌的Chromebook在美國教育市場已占了一半份額。當前中國推進對Wintel的替代也將加速這種趨勢。
隨著移動生態系統的迅速發展,移動生態變得越來越重要,大大削減了Wintel在生態系統方面的優勢。今天替代Wintel體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來的容易。
我國國產桌面計算機技術體系是否可替代并超越Wintel?
倪院士分析指出:國產桌面計算機技術架構是“1+3”,包括申威、飛騰、龍芯,我國金融、能源、包括黨政機關等重要領域都在做替代,中國是幾千萬臺,黨政機關2千萬臺的替代也不小了,國產體系的核心Linux操作系統應實現資源整合,目前十個左右百人規模的中國公司,各自為戰,很難與微軟抗衡。正在實施的黨政機關電子公文系統安全可靠應用推進工作,其本質在技術上就是以國產計算機技術體系替代Wintel體系,隨著國產軟硬件的發展成熟,這一目標是能夠實現的。
倪光南院士認為,國產桌面計算機技術體系已達到“可用”。他指出,網信領域國產軟硬件的發展過程一般要經歷“不可用”——“可用”——“好用”三個階段,因此必須強調市場化引導,例如通過政府采購,使這些開始“不可用”的技術也能有得到應用的機會,并在應用中不斷改進,建立和完善生態系統,最終從“不可用”發展到“可用”、“好用”。經過這些年的努力,目前國產軟硬件大多已達到“可用”,并正向“好用”發展。
中國網信領域的長板與短板
談到中國網信領域的總態勢,倪院士分析指出,中國網信領域總體水平位居世界第二位,但發展依然受制于美國。我們的長板是電商、移動支付、社交、搜索和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5G、物聯網、云計算等,短板是基礎軟件和芯片。
倪光南指出,我們一定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特別是網絡安全信息化領域,沒有核心技術,就無法應對國際上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對我們的挑戰,尤其是面對美國政府向我們發起的史無前例的貿易戰。
推進網信領域國產自主可控替代
倪光南院士強調“國產自主可控替代”是建設網絡強國的必由之路,網絡安全的核心是技術安全。他指出,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在別人的墻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經不起風雨,甚至會不堪一擊。
推進“國產自主可控替代”是建設網絡強國的必由之路。鑒于網信領域的高度壟斷性,新進入市場的國產軟硬件如果不打破壟斷,最終必然消亡;只有具備對壟斷者的替代能力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生存、壯大,才能發展自己的生態系統。在今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里,國產化替代將成為我國網信領域的新常態,北斗替代GPS是自主可控替代的榜樣。
倪院士舉了一個例子:93年Windows操作系統進入中國,當時說外國已經做出來了,我們花1千塊錢就可以買到,我們不用做操作系統了。到現在20多年了,用戶那么多,花那么多錢,花那么多時間,中國一行代碼都沒有拿到,還能持續多少年?100年都拿不到知識產權,拿不到一行代碼。他強調,自主可控的技術不等于技術安全,但不自主可控的技術一定不安全,因而,應當將自主可控作為達到技術安全和網絡安全的必要條件,而且一定要有制度保證。
警惕穿著“國產馬甲”的外國軟硬件
倪光南院士很尖銳:某些人替不能自主可控的外國軟硬件穿“國產馬甲”,企圖打入政府采購和重要領域的行為,例如有未通過網絡安全審查的“Win10政府版”竟被穿上“國產馬甲”掛上了政府采購網,應該警惕與杜絕。
為此,有關部門提出了實行多維度測評的要求,包括自主可控測評,質量測評和安全測評。“我們一定要有戰略備份”倪院士指出,做為企業,我們要向華為學習,必要時要有備份系統頂上去,盡量減少或避免再次出現中興事件。正如任正非說“別人斷了我們糧食的時候,備份系統要能用得上。”
倪院士對普通社會公民也殷殷期望“做為個人,我們要支持和應用國產軟硬件,為自主可控做貢獻。”國產軟硬件必須通過不斷使用,不斷改進,才能達到好用,因此做為個體用戶,支持和應用國產軟硬件就是對自主可控的貢獻。他建議不要對國產軟硬件抱有成見,而要樂意接受;在使用中發現問題不抱怨,而是及時反映;愿意改變某些使用習慣,予以適應。相信國產自主可控軟硬件一定會在大家的支持下迅速發展成熟,更好地保障網絡安全。
記者從論壇上獲悉,我國網信領域目前正在四個主要方面進行一些替代:國產桌面計算機體系替代Wintel,國產數據庫服務器替代IOE,國產ERP替代SAP ERP,國產工控實時操作系統替代VxWorks。
另外還有一些自主可控替代也正在發展中,例如為奪回被發達國家掌控的網絡核心技術和核心資源而進行的國產自主可控替代;國產自主可控移動操作系統對外國移動操作系統的替代等。
“第五屆(2018)國家信息安全與國產化戰略高層論壇”以加快推進核心技術國產化,推進信息裝備國產化戰略為主題,以加快推進國產信息化裝備技術和產品的推廣實施為宗旨;全面展示了國家信息安全與國產化戰略實施以來我國信息安全關鍵技術領域的創新成果,來自中央辦公廳、國家保密局、公安部、國家安全部等部委、軍隊信息化部門、國防科工局、中國科學院、十一大軍工集團等單位的安全和信息化部門主管領導、國內網絡信息化領域的知名IT企業以及來自北京、上海、江蘇、天津、廣東、湖南、湖北、陜西等省的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門代表240余人參加了論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