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報業的正式名字叫Naspers,這是一個杜撰的詞兒,由兩個詞縮略組成。1915年在開普敦創辦的這家報業集團,南非荷蘭語(Afrikaans)的名字叫“DieNasionalePers”,英文為NationalPress。Naspers這個名字是Nasionale(National)、Pers(Press)兩個字的合成詞。
在開始這個故事之前,我們需要就“南非報業”這個譯名達成一個妥協,以便行文:
那么笨辦法就意譯吧——南非報業,如何?
Naspers可以音譯,比如可以叫作南思帕斯、南氏帕斯或者南士帕斯,杰羅姆費了些腦筋,除了其中的“南”字音意雙關,其它三個字,乏善可陳。
這是一個名不符實的譯名,僅指向過去,不代表現在與未來。但是一家偉大的公司,為什么要羞于面對自己的過去呢?又怎么可以背棄自己的過去呢?知道自己從哪里來,與明白自己要去哪兒,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而本文的整體語境與所有場景,全部關于報業及其哺育的新媒體業。因此,Naspers=南非報業。
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案例:
如果這個中文譯名最終被人們接受,那么,這個譯名的每一次使用,都將提醒人們注意一個信息:報業集團,也可以演變為超級互聯網巨頭。
一、南非報業的前世今生
1915年創辦的南非報業,曾經只擁有一份報紙。在南非種族隔離的那個黑暗年代,曾經扮演了并不光彩的角色。南非報業已經為此鄭重道歉,并洗心革面重新出發。這段歷史已經被徹底劃上了句號。
1985年,有一個小伙子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拿了個工商管理碩士回南非。這個小伙子在美國邂逅付費電視,并一見鐘情,潛心琢磨,他的畢業論文主題就是付費電視?;啬戏呛?,他找南非報業建議創辦相關業務,畢業論文扮演了商業計劃書的角色。當時僅有報紙、雜志、書籍出版業務的南非報業,欣然從命,由這個小伙子領頭,創辦了這家公司的“電子視頻娛樂業務”(electronicVideoEntertainmentbusiness),組建了一家名為M-Net的公司,在美國之外推出了第一個付費電視頻道。1993年,8年之后,獲得了巨大成功的M-Net上市。在稍早的1991年,有朋友對這個小伙子說,美國出現了一種可以放在車上的電話,十分時髦,于是,他又折騰了一個公司MTN,專門做這票后來將改變世界的移動電話生意,也大獲成功。今天,MTN是非洲最大的移動運營商,也是南非約翰內斯堡證券交易所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
從此,南非報業(Naspers)這個名字,就名不符實了,因為,它事實上成了一家擁有廣播、影視、通訊資產的報業集團。而且,廣播影視類資產無論從業務規模還是發展前景看,都遠遠超越了傳統的報業。1997年,這個有南非乃至非洲“付費電視之父”稱號的小伙子以其遠見卓識和輝煌的業績,四十出頭當仁不讓地被推舉為南非報業的首席執行官,接管了整個集團。由此,南非報業的互聯網傳奇開始了。這個小伙子的名字叫庫斯·貝克(KoosBerkker)。
(圖說:南非報業在開普敦的老舊的總部大樓。不怎么起眼?)
目前,以市值600億美元左右計算,南非報業早就穩居全球互聯網公司前十行列,京東總市值在450億美元上下,已經被擠出前十了。這是唯一的一家總部不在美國、中國這兩個超級互聯網大國的世界級互聯網巨頭。前十大互聯網公司中,美國六家,中國三家,南非一家。
報業將走向衰落。
庫斯·貝克從來不是一個報人,因此,并沒有什么報業包袱與情結。南非報業雖然始終是南非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報業集團,庫斯·貝克并沒有覺得是必須堅守的井岡山,他更愿意帶著南非報業在數字時代走上不可知的長征路,去尋找屬于這個時代的更廣闊的天地。他非常明確地認為,他從進入南非報業集團開始,就在為南非報業尋找一片新的天空,尋找一個新的自我。當有機會獨攬大權,自己確定方向的時候,庫斯·貝克沒有絲毫的猶豫,直奔數字世界全速進發。
1997年,南非報業下屬的投資部門MIH創辦了自己的互聯網接入服務M-WEB。斯蒂夫·凱斯在美國創辦美國在線,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是在1985年,張樹新在中國創辦瀛海威,在中關村街頭樹起寫有“中國人離信息高速公路有多遠?向北1500米!”巨幅廣告牌,在1995年;稍后,1997年M-WEB在南非誕生并取得成功,南非報業迫不急待地在中國也推出了互聯網接入服務。
還是在1997年,南非報業買入了OpenTV44.5%的股權,這家公司提供機頂盒操作系統和相關軟件。這幾項業務,開始都很成功,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包括在中國的互聯網接入服務,僅在中國的這一項損失就達8000萬美元,比后來投給騰訊的3200萬美元多得多。但是開始的時候,這些項目可都勢頭生猛。不過,付費電視業務帶來的充沛資金,使庫斯·貝克有底氣可以不斷地玩這種游戲,直到他真正找到自己的歸宿。在庫斯·貝克1997至2014年任南非報業CEO的17年間,南非報業一共投了100來個上規模的互聯網相關項目。真正取得成功的,屈指可數。
翻開1997年之后南非報業的大事記,投資、并購活動的確讓人眼花繚亂。這些活動幾乎百分百與數字電視、衛星電視、互聯網有關,而與傳統報業無關。庫斯·貝克從來沒有興趣買報紙,而全球各地的報業巨頭,哪怕是在數字時代開啟很久以后,只要手頭有點臭錢,就揮金如土地大肆并購報業資產,然后眼睜睜地看著這些報業資產變質,看著自己的錢真的變臭。
南非報業找一個與報業沒有任何淵源的人來做CEO,也許,正是南非報業在數字時代找到安身立命的根本?庫斯·貝克的本能選擇,的確讓南非報業回避了幾乎每一個成功的報業集團,都會掉入的陷阱:貪婪地并購報業資產,擴充體能、體量、體重,然后,為其所困。
庫斯·貝克早期的互聯網投資有成功的,有失敗的,100來個項目中失敗的遠多于成功的。杰羅姆沒有興趣一件件案子理出來具體分析。所有這些案子,如果其中沒有十分特別的一宗,幾乎沒有什么特別的意義。其中十分特別、十分成功的只能是對于騰訊的投資。南非報業目前的總市值,幾乎就等于其持有的34%騰訊股份的總市值。騰訊2015年12月23日的總市值是1845億美元。
這個故事不用多說,地球人都知道。如果真的還不知道,百度一下吧。1985年,美國論壇報業集團投資美國在線500萬美元,賺了三、四十億美元;2001年5月,南非報業投資騰訊3200萬美元,賺了三、四百億美元,這個數字還在不斷膨脹,按照騰訊的發展勢頭,以及南非報業的投資風格,這個贏利數字,還會進一步變大。
這個在單一互聯網投資項目中所獲回報的記錄,到目前為止,仍然是一個世界記錄,打敗所有的專業股權投資機構。南非報業在其官方文件中驕傲地宣稱,從買入騰訊股份開始,南非報業只拿分紅,從來沒有賣出過一張騰訊股票。馬化騰本人時不時在減持,但南非報業從未心旌搖蕩,無論騰訊股價如何一路狂飚或者瞬間急跌。
這兩個由美國的報業集團在美國、非洲的報業集團在中國分別創造的互聯網奇跡,將在新媒體史上留下重要的印記與伏筆。
因為,這兩個奇跡,只是開始,不是結束。猜對了開頭的人們,也能夠猜對結尾嗎?未必。這也就是本文的意義所在。
鈦媒體作者杰羅姆已經在《默多克急著報料的,會是啥事?》一文中解剖了論壇報業完敗的經典案例。本文,正是對新媒體史上的第二個由報業集團擔當主角的經典案例的解析,南非報業仍然完勝。從現在的趨勢看,南非報業還將取得更大的勝利,因為,他們并沒有躺在騰訊身上,他們早已出發尋找下一個騰訊了。
(圖說:南非報業老樓三個改造方案,都不怎么樣。上面這樓,才夠氣派,做總部比較象樣。這是南非報業擁有34%股份的騰訊在建的新總部大樓,在深圳。馬化騰會為庫斯·貝克留間辦公室嗎?)
二、他們一直在尋找下一個騰訊
庫斯·貝克是美國產的,他念的是美國哥倫比亞商學院,不是哥倫比亞新聞學院,幸虧他念的是商學院而不是新聞學院,呵呵。因此,庫斯·貝克與所謂的、偏執的新聞專業主義,具有本能的、不加掩飾的距離。比如,他對于紐約時報,完全不以為然。
彭博2008年4月17日報道,在結束為期一年的離職學術假(sabbatical)后,貝克于2008年4月1日回公司上班。在這期間,他帶著夫人訪問了22個國家,實地考察、評估全球互聯網及媒體產業的變化,完全不問公司事務。美國,他深造的地方,也是他重點考察的對象。他的一個結論是,在高速寬帶互聯網進一步發展之際,印刷媒體市場將進一步萎縮。在與久違的媒體記者的電話會議上,貝克說:“在象美國這樣的寬帶市場環境下,高質量的報紙躺槍了。他們面臨死亡。”
彭博在報道中以貝克的直接引語方式寫道:“你花25億美元就可以把紐約時報整個買下來。南非報業可以買它。但我們沒有興趣。”貝克表示,南非報業將繼續進行互聯網投資,重心在亞洲、非洲、拉美的新興市場國家,包括金磚國家俄羅斯。
(圖說:為Moneyweb網站轉發的彭博報道,標題為《貝克:南非報業可以買下紐約時報,但沒興趣》)
這段話十分囂張。這樣的話,庫斯·貝克只說了一次,以后再沒有說過,可能他覺得過于囂張了。杰羅姆翻箱倒柜的,想看看有沒有更勁暴的妙論,但即使是這樣的妙論,庫斯·貝克此后也從未重復過。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貝克完全蔑視這條網絡訓示。
這段擲地有聲的話說的人說起來十分痛快,聽的人,尤其是紐約時報發行人小蘇茲伯格這樣的聽眾,聽起來可能就很不痛快了。小蘇茲伯格對此沒有回應,小蘇內心一定很堵,但庫斯·貝克說的基本上是事實。一些美國的新聞記者不爽,回應了,但沒有什么神回復,所有的回應,你都可以想象。的確,面對南非報業這樣有騰訊業績支撐的新媒體實體,任何回應都顯得蒼白。
對比南非報業與紐約時報,把南非報業捧上了天,把紐約時報批得體無完膚。
六年后,也就是2014年,時代周刊駐硅谷記者站站長出身的紅杉資本傳奇資本家邁克爾·莫里茨,以十分罕見的方式,在LinkedIn發表了一篇著名的長文,莫里茨在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發表文章,是不是有點怪怪的?紐約時報不給發這樣的評論,華盛頓郵報、衛報一定求之不得吧。其實,莫里茨是肥水不流他人田,LinkedIn是他下重注的項目,他有投資。紐約時報對于莫里茨的犀利言論沒有正式回應,
言語之間,有一層意思躍然紙上:除了豪賭贏了把大的,除了有錢,南非報業什么也沒有,什么也不是。并不厚道的一位美國學者,甚至還專門踩南非報業的痛腳,說南非報業的第一桶金,源自當時實行種族隔離政策的南非政府給予南非報業的付費電視特許經營權。這位學者可能選擇性地遺忘了,二戰后,美國政府曾找紐約時報,要他們牽頭創辦一家電視臺,人家紐約時報覺著電視遠離主業,把美國政府送上門來的千載難逢的機會堅決謝絕了。
在這一點上,紐約時報與南非報業還真沒有什么可比性,問題只是,你要如何比,比如:
1、紐約時報能從南非報業學到什么?
除了紐約時報,幾乎所有英文報紙都同步轉了,當然,標題一改再改。
(圖說:邁克爾·莫里茨的文章迅速傳遍了全世界,中文的全文譯本也廣為流傳。只是,奇怪的是,國內的一線大學者在2015年12月發表的關于紐約時報的專題論文,仍然堅稱紐約時報始終站在媒體融合的潮頭。是故意視而不見,盲目崇拜紐約時報,還是資訊缺乏?)
在另一方面,對邁克爾·莫里茨大加指責的那些個記者也許忘了,邁克爾·莫里茨本人就是記者出身,他對于新聞專業主義的理解一點不差于任何一位新聞學者與記者。莫里茨留下來的故事,也說明了他的品味、風范。在時代周刊駐硅谷記者任上,他在最后時刻不惜以翻臉為代價把史蒂夫·喬布斯從當年時代周刊人物寶座上拉下來的壯舉,是人們津津樂道的掌故。
2、被世界精英媒體冷笑,至今沒有一份世界級報刊
南非報業旗下,至今沒有一份世界級的報刊,沒有一個世界級的電視臺網,在西方主導的話語權語境中,沒有一個高質量的話筒。
的確,庫斯·貝克并沒有為此感受到一絲一毫的自卑,他根本沒有去花上幾億或者幾十億美元,買上幾家來充充門面的意思。
他與德國報業巨頭阿克塞爾·斯普林格的馬塞亞斯·多夫納同樣是傳統媒體的數字化旗手,但完全不是一個路數。他根本沒有意向去與日本人競購金融時報,或者去買紐約時報。他的興奮點根本不在此處,或者,他認為,數字媒體的未來,根本不在此處。讓庫斯·貝克興奮的,是新興市場國家,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印尼,甚至還包括菲律賓。
而且,在這過程中,他還把自己持有的高達70%的南非報業期權套現了
但是,當年壯懷激烈的貝克老了,倦勤了。他帶著南非報業來到了全球報業集團數字化生存的新高度,激流勇退了。。貝克如此巨額套現為了什么,要拿這筆錢去干什么,杰羅姆稍后解讀。
在此,需要首先說明的只有一點,貝克沒有放棄他對于南非報業的主導權。他仍然通過多年前與伙伴們一起進行的制度安排,牢牢地控制著南非報業的主導權。
貝克身為南非報業CEO十七年,他不要一分錢的工資、獎金,或者其它福利,他只賭大的,只要期權。不這樣安排,他拒任CEO,南非報業董事會妥協了,呵呵,貝克好象知道他后來有機會投騰訊,有機會把南非報業股價做到天上去?這是個玩笑,貝克知道的,只是互聯網將把他的事業推向高潮,他只是對于互聯網有一個堅定的信仰罷了。在他缷任CEO后,選擇了完全離開南非報業一年,第二次花整整一年時間云游全球,然后再回來出任不承擔具體經營責任的董事長。他的考察目的地當然包括中國,當然也包括硅谷。這期間,貝克還在南京大學進行了一次公開演講。
一年之后,77歲高齡的南非報業前任CEO、現任董事長唐·沃斯路(TonVosloo)退休,62歲的庫斯·貝克按計劃回開普敦接任。在這一年間,他把公司多年來授予的直接期權,全部行權并賣出了。因為此時他并非南非報業董事或高管,沒有義務公告這筆高達15億美元的交易。因此,他悄悄的大筆賣出,并沒有造成市場任何波動,眼尖的記者是在隔年的年報中發現了庫斯·貝克的持股變化。
至此,庫斯·貝克仍為持股前20位的個人股東,同時,通過其它的投資工具,庫斯·貝克仍然是南非報業的實際控制人之一。在其CEO任職期間,貝克在2007至2008年間,還有另一次為期一年的離職休假,那期間,貝克也將此前公司授予的期權如數行權并如數清空。
這一次,只不過如法炮制。南非報業和庫斯·貝克本人對媒體詢問的正式回應十分簡單:期權行權交易完全合法、合規。
(圖說:庫斯·貝克攜夫人一起出現在一年一度的美國太陽谷聚會上)
3、難道真的也要走向分類廣告的路?
云游全球歸來的庫斯·貝克2015年4月以非執行董事的身份出任南非報業的董事長。他在和媒體見面時,有人問他是不是將套現資金去意大利買了個酒莊。貝克一笑置之,酒莊對于這個根據彭博富豪指數(BloombergBillionairesIndex)統計擁有25億美元身家的非洲富豪而言,完全不值一提。他花一年時間走遍全球,要尋找的是下一個騰訊,酒莊?呵呵。他興致勃勃地談論的是互聯網投資,他堅定地指出,南非報業將進一步加大對于電子商務的投資,尤其是其中的在線分類廣告業務。他要人們相信,南非報業的新任CEO,會把南非報業帶到一個新的高度。
4、接替庫斯·貝克執掌南非報業舵輪的是一個41歲的后生。這個年輕人,就是庫斯·貝克心目中的下一個庫斯·貝克嗎?
在討論南非報業尋找下一個騰訊之前,我們先來討論一下南非報業的新一任船長。中國人有一個不大中聽的說法,武大郞開店。開店的人,常常是“武大郞”。庫斯·貝克開店的方式,他交棒的對象與方式,也許可以看出點端倪來。
接替貝克的新任CEO名叫鮑勃·范迪克(BobVanDjik)。他的求學與職業生涯中,也沒有報人的影子。但是,在范迪克的履歷中,杰羅姆十分震驚地發現了一條線索,一個巧合。范迪克出身于著名的傳統媒體數字化先鋒——挪威報業集團施伯史泰德,而其在報業集團中主導的業務,竟然是在線分類廣告。
庫斯·貝克認為南非報業未來的一個發展重點,正是電子商務、分類信息廣告。
地球上最南面的報業巨頭,與地球上最北面的報業巨頭之間,居然有著這樣緊密的聯系,其思考問題的方式相同,其使用的管理人員也有著血脈聯系。歷史上的許多偶然,在某處,交織在一起。
這是某種必然嗎?我的意思是,在線分類廣告真的是,傳統媒體集團的救命稻草嗎?
三、接班人之憾
歷史不可能重復。下一個騰訊對于南非報業,對于庫斯·貝克、鮑勃·范迪克來說,都只不過是一個可以具象的愿景,一個比喻。而怎么找到下一個,馬化騰本人一定比他們更有可能在行。
事實上,庫斯·貝克與馬化騰的確聯手在全球各地展開了搜索(投資)行動。有時候,是馬帶著貝克玩,有時候,是貝克帶著馬玩。有一點是肯定的,玩法不一樣了。
2001年邂逅騰訊的那個蠻荒、草創時代,早已經過去。但是,那段歷史仍然左右著南非報業的未來。
多年來,有一個叫安東尼·羅克斯的人,就是南非報業公認的王儲,一個小庫斯·貝克7歲的庫斯·貝克的共同創業伙伴。
庫斯·貝克的接班人,很多年前就已經確定了,不是年輕人鮑勃·范迪克,那只是一個陰差陽錯的誤會。鮑勃·范迪克只是被獵頭找來頂替將頂替庫斯·貝克CEO職位的那個人的備胎。
(圖說:54歲的安東尼·羅克斯頭發白得早,但年富力強,是南非報業最重要的技術派領袖,卻英年早逝。)
看起來CEO職位非其莫屬的人,卻在2012年6月24日,也就是預定交班時間還有兩年不到的時候,因病過世了。
安東尼·羅克斯(AntonieRoux)是南非報業完美的接班人選,他是南非報業投資騰訊的互聯網投資平臺MIH的掌舵人、騰訊的前董事。但是,這個要業績有業績,要背景有背景,要血統有血統的人,
這是一個讓南非報業的人們,包括庫斯·貝克手足無措的意外。這條體重600多億美元的大船,需要有一位強有力的船長,而早已經做了充分準備,時刻準備接手的大副,突然在54歲的盛年,在德國的手術臺上過世了。
羅克斯1979年12月1日,以一個天才少年(技術員)的身份進入南非報業,三年之后,1982年,他被提拔為南非報業信息技術處處長。1985年,作為創始成員,他參與了庫斯·貝克主導的付費電視業務M-Net的創辦,兼任其信息技術處處長。然后,羅克斯進入在全球范圍內都十分著名(尤其在中國)的南非報業旗下互聯網投資機構MIH,兼任技術主管。1997年,在庫斯·貝克出任南非報業CEO的這一年,他領命創辦MWeb,南非第一家互聯網接入服務商,出任CEO。2002年,被視為南非互聯網先驅的羅克斯出任南非報業最重要的崗位——互聯網投資平臺部門MIH的CEO。那以后,羅克斯的重心就移到了亞洲。
南非報業的互聯網業務此后飛速發展,騰訊2004年上市,南非報業進入快車道。2006年12月,MIH買下了俄羅斯的Mail.ru30%的股份,這是南非報業在俄羅斯的第一筆投資,第一筆就逮了個大的,雖然無法與騰訊的收益相比較,但也是重要的點晴之筆。Mail.ru是Facebook的早期投資者之一。從羅克斯的履歷可以看到,他對于南非報業的崛起,居功至偉。更關鍵的是,他比貝克年輕7歲。
許多人對于為什么南非報業會投資QQ,不甚了了。不少人甚至認為,南非報業的這幫賭徒只是抓到了一手好牌。如果深入地了解一下南非報業,深入地了解一下其互聯網業務發生、發展的過程,以及羅克斯這些執掌互聯網業務的領軍人物,就不會做出這樣無知、草率的結論了。
一頭霧水地扎進南非報業的所謂“媒體融合”之路,在成噸成噸的資訊中游走,抬起頭來的時候,杰羅姆自認為找到了問題的答案:為什么南非報業會投資QQ,以及為什么南非報業在互聯網上會走得那么堅決、堅定?戰略導向的庫斯·貝克、技術導向的安東尼·羅克斯以一個又一個成果,讓南非報業的董事們逐步變得十分懂事。最后,南非報業董事會,把南非報業毫無保留地交到了他們手中,由著他們任性地折騰。按照南非報業董事會的如意算盤,庫斯·貝克折騰17年折騰累了之后,由小7歲的安東尼·羅克斯接手繼續折騰,直到他也累了。這兩個人,是老天送給南非報業的禮物。
如果說,庫斯·貝克把南非報業帶出報業,走進了付費電視的新天地;那么,在這個起點上,繼續把南非報業往互聯網上帶的人,就是安東尼·羅克斯。這個被稱為南非互聯網先驅的人,從一開始就是庫斯·貝克的戰友。他甚至比庫斯·貝克要早6年進入南非報業。他在南非報業,整整服務了33年。
中國的騰訊,東歐的Allegro,俄國的Mail.ru、印度的Flipkart以及南美的一系列互聯網資產的并購,都與羅克斯有關。
作為南非報業互聯網業務總負責人,羅克斯在全球范圍內主導了一系列關系到南非報業命運的投資、并購活動。
當然,所有的起點都可以追溯到1997年的MWeb。簡單地說,羅克斯在MWeb干了點什么?MWeb推出了即時信息系統(那時,南非人與全世界人民一樣,用ICQ),博客平臺(BOLG)、視頻郵件,游戲平臺等等等等。不用說,這些東西在南非前無古人,在世界范圍內,也不落伍。
杰羅姆并不要你關注羅克斯的這些活,干得有多好。不必,也不可能。由于人口基數,以及上網人口絕對數的限制,所有這些應用,都很不錯,羅克斯也迅速把MWeb做成了南非最大的互聯網接入服務公司,也把自己的系列網站,做成了南非,乃至整個非洲最大的網站,但是,那又如何?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些項目都成功了,也全失敗了。他們并不能夠給南非報業帶來什么直接的回報。只有投入,沒有回報,只聽見樓梯響,從未見人下來。當時的南非互聯網市場太小了,南非互聯網人口太少了。后來,羅克斯試圖把QQ引入南非,也的確非常成功,用戶迅速達到了300萬,但是,這幾乎就是當時南非的互聯網總人口。在這樣的互聯網人口基數上,要談什么商業模式,簡直殘忍,要在這個基礎上,尋找商業奇跡,免談。
但是,且慢,這個技術員出身的非洲互聯網的先驅者,在這個過程中深刻理解了互聯網,理解了互聯網應用,也理解了即時信息工具、博客平臺等等等等,嗯,差的,就是當時還沒有隆重登場的電子商務了。要不,貝克、羅克斯一定會對剛起步不久的阿里巴巴有個認識,感點興趣。
他們扔給魏武揮的問題令人不寒而慄:“如果新浪做博客,你們怎么辦?”魏武揮覺著自己無力回答這個問題,“MIH后來再也沒找過我”,呵呵。
被人稱為“千年老妖”其實至今仍很年輕的中國博客魏武揮,講過一個傳神的故事。MIH在香港專門找身為博客網站高管的魏武揮談過一次博客,他們對中國的博客平臺發展相當關注,只是,他們似乎看到了中國博客們的暗淡前景。當時的新浪,十分牛叉。這個問題后來成了現實。后來,中國的所有獨立博客平臺,全部被新浪干掉了。MIH的人顯然愛中國的博客,但他們足夠克制,沒有讓自己愛得很深。
這伙從1997年開始折騰種種互聯網應用的人,在2001年5月決定投給騰訊3200萬美元,期間經過了大約五年的時間。五年的熱身,還不夠漫長嗎?這是一次準備了五年的賭博?杰羅姆則認為,這與賭博完全無關,這是充分理解這些互聯網應用的人,所進行的一次理所當然的理性選擇。
此時,QQ在中國的用戶數,已經遠遠超過了整個非洲的互聯網接入人口。這些與互聯網合體已經好多年的非洲人,迷戀中國市場的廣袤,迷戀QQ的遠大前程,不是十分容易理解嗎?在那個時間點上,這些非洲人,甚至比為形勢所迫而屢次三番要賤賣QQ的馬化騰和他的伙伴們更看好QQ,不是十分容易理解嗎?那些認為南非報業的人們只是賭徒的人,呈現的,不過是自己的輕薄無知。邁克爾·莫里茨恨鐵不成鋼,痛批紐約時報,不是一時的意氣用事。作為過來人,他清楚地看到了南非報業的成長。順便說一下,邁克爾·莫里茨也是南非報業的投資人。只是,杰羅姆查詢南非報業最新的財務報告,均沒有發現紅杉資本的影子,也許,莫里茨也被騰訊、被南非報業股價的飛奔,嚇壞了,已經套現了吧。
這不是一伙不知道互聯網為何物的土豪所進行的任性采購;這是一伙非洲的互聯網先驅,在面對中國這一迅猛發展的巨大市場時所表現出來的情理之中的狂喜。
在面對QQ之前,他們已經展示過這樣的沖動了。不管不顧中國的國情,這伙南非人,此前已經在中國大張旗鼓地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了。這種當時連美國互聯網投資人在中國也根本不敢做的事情,這伙南非人,硬是做了。當然,他們賠了8000萬美元,順理成章,不是嗎?讓人景仰的張樹新女士,也在這個地方做砸了。但誰敢說,這筆學費沒有讓他們學到許多東西,并對他們后來的決策產生積極的影響?從QQ,直到微信,南非報業是幸運兒,不過,此前他們的不幸,很少有人掂記。
安東尼·羅克斯眾多頭銜中有一個很特別:南非報業互聯網運營首席執行官(NaspersCEOofinternetoperations)。因此,他對于南非報業的互聯網業務最有發言權。他說:“一開始,我們在中國犯了一些代價十分昂貴的錯誤。我們賠了老鼻子的錢。但是,(我們還是愿意呆在中國)而不愿意與被風險投資武裝到牙齒的硅谷初創企業直接合作或競爭。我們確信新興市場最終將產出更大的價值。”
這番話是2009年3月10日,羅克斯在開普敦機場講的。當時,一位名叫曼蒂·德沃的記者在機場伏擊他。他剛從某處飛回南非不久,立馬要轉機趕往香港。曼蒂·德沃說,出任MIH的CEO這十來年,羅斯克大部分時間都呆在亞洲,他積累了很多在新興市場國家做生意的經驗。羅克斯認死理,認定中國,認定在中國的投資,以及在新興經濟體中的投資會有豐厚的回報。他們不愿去美國這樣的成熟市場血拼。
在這樣的認知下,碰到在QQ身上已經賺了十多倍、覺得賺夠了的電訊盈科和IDG,南非報業的人,毫不猶豫地出手做了接盤俠。他們接過來的,是絕無僅有的富礦。
羅克斯的屬下在他過世后的一篇追思文章中提供了很多細節。羅克斯是一個真正的網絡人,一點不夸張地說,他塑造了南非互聯網。最讓杰羅姆感慨的是這樣一句話:“Hedidn’tseemedia,onlyopportunities.”他在互聯網上看到的并不是什么媒體,他看到的只是機會,雖然他創辦的所有公司前面都有一個字母M(Media)。這就是一個身為技術員的天才少年的視角。
有一個小故事,可以讓人充分理解羅克斯是如何理解互聯網的。
MWeb初創時,身為CEO的羅克斯讓人做了兩個首頁。第一個首頁,常規套路,把南非報業旗下的內容資源全鏈上去了,內容豐富多彩。第二個,幾乎就是一個空白頁,上面只有一個按鈕:按鈕上寫著,電子郵件。羅克斯讓人對這A/B兩個選項的使用結果進行后臺實時監控,一段時間內,流量大的確定為正式首頁。
結果,還用說嗎?
羅克斯和他的伙伴們來自非洲,但是,他們代表的不僅僅是非洲,他們代表的是對于互聯網具有堅定信仰的人,無論在哪里,這些人,都有可能成就偉業。
四、新晉接班人,范迪克時間:下一個殺手應用在硅谷?
羅克斯撒手走人,為南非報業留下了很多遺憾。不過,冥冥之中,有一雙無形之手已經做了巧妙的安排。羅克斯和庫斯·貝克一起,其實已經為自己找好了接班人,那個原來準備接他班的人,不僅接了他的班,還越位接了庫斯·貝克。
羅克斯過世后,南非報業突然發現,原來他們的夾袋里并沒有多少強人可遞補。他們通過全球最有實力的獵頭公司,尋找庫斯·貝克的接班人。但一家躋身全球十大互聯網巨頭的公司,一個幾乎全部由南非荷蘭裔精英小圈子統治的公司,要找一個外來和尚念經,談何容易,直到最后,也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
庫斯·貝克自己也沒有閑著。2014年3月,正式卸任CEO之前,庫斯·貝克應約接受CNBC非洲頻道的PowerLunch節目采訪,公開了許多內幕。
庫斯·貝克告訴主持人阿萊克·豪格(ALECHOGG),在安東尼·羅克斯過世五年前,南非報業就已經確認2014年貝克退休時,將由羅克斯接任。因此,羅克斯的角色,在公司內外都是公開的秘密。大家一致認為這是一個合適的人選,根本沒有什么備胎的必要。羅克斯在德國醫院突然過世,讓所有的人都措手不及。庫斯·貝克親自接管了羅克斯留下來的所有工作,并立即啟動尋找接班人。應庫斯·貝克的要求,他缷任CEO的日期早已確認,如果沒有合適的接手人選,他沒有機會解甲歸田。
(圖說:南非報業少帥鮑勃·范迪克,圈外人,歐洲制造)
只是,南非報業當時還沒有重量級的職位空缺,可以讓范迪克立馬入列進行熱身,也沒有這樣迫切的必要。因此,范迪克暫時作為活棋留了下來。羅克斯突然過世,庫斯·貝克立馬將范迪克引進南非報業,接替羅克斯的部分工作。至少,這是一個羅克斯認可的接替羅克斯工作的理想人選。
庫斯·貝克和安東尼·羅克斯幾年前曾經一起面試過鮑勃·范迪克,兩人對他都十分滿意。當時,面試是為了讓他接替羅克斯升任CEO后空缺的互聯網業務最高負責人的職位。
范迪克進入南非報業后,不負眾望。作為電子商務、分類信息廣告專家,他從負責整合旗下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Allegro入手,逐步接管了除在線分類廣告業務之外的所有其他互聯網業務。而在線分類廣告業務(NaspersClassifieds)的最高負責人CEO馬丁·史波瓦(MartinScheepbouwer),恰好是范迪克在挪威傳媒巨頭施伯史泰德(Schibsted)時的老部下。他們之間的對接十分簡單。
因此,整個接班工作相當平穩、順利,南非報業上下很快接受了范迪克,不僅作為羅克斯的接班人,也作為庫斯·貝克的接班人。當然,他在南非還是一個陌生人,接受需要一個過程。CNBC主持人阿萊克·豪格聽完庫斯·貝克的敘述,扔出了一個顯然有點傾向性的問題:南非報業目前(2014年3月)是全球第八大互聯網公司(注解1),這是你17年CEO任期取得的輝煌成果。這家南非土生土長的南非公司將第一次由一個非南非人來經營,而且這個人只有41歲。
庫斯·貝克以十分輕松的方式,來打消阿萊克·豪格的顧慮:在我們這個行業,年輕是一個優勢。我接管南非報業的時候也只有43歲。庫斯·貝克強調,南非報業事實上,已經不是南非的公司了,南非報業的價值,大部分來源于全球各地,比如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一小部分,來自本地。南非報業事實上已經成了一家全球性的跨國公司了,最高經營團隊,散布在世界各地。“我們日常工作聯系,基本上基于互聯網。比如,范迪克將以荷蘭為基地,和他的挪威妻子蒂娜、兩個女兒住在荷蘭。他將和我們所有人一樣,不停地飛來飛去。我有一半的時間花在路上,我們必須學會在旅行中、在酒店里生活。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人們住在哪里已經越來越不重要了,人們始終在線聯結著。”
阿萊克·豪格接受了貝克的雄辯解釋,但還有最后一個問題:“再見你要明年了。明年你將62歲,回來接替現任董事長唐·沃斯路(TonVosloo),那時他77歲。這是不是意味著,你也將象他一樣,在董事長位置上一直干到77歲,也就是說,再干15年?”
庫斯·貝克以打太極拳的方式回答了這個問題。的確,這個問題,不回答也可以,阿萊克·豪格明明知道答案。
2014年2月22日,周六,范迪克被任命為南非報業的最高管理者;2014年4月1日,范迪克正式接任,同時恭送庫斯·貝克啟程,進行為時一年的環球考察。他的行程,最終沒有被羅克斯耽擱。
鮑勃·范迪克是歐洲制造的。他畢業于鹿特丹的Erasmus大學,在法國的INSEAD商學院拿了個MBA,精通五種語言。他在麥肯錫工作了一段時間,然后,去全球范圍內傳統媒體的數字化先鋒挪威施伯史泰德出任在線分類廣告業務的首席運營官(COO)。其后,被挖角出任eBay德國公司負責人。
eBay德國是eBay在美國之外的最大市場。2012年8月,范迪克進入南非報業,這與羅克斯過世(2012年6月24日)相差不到兩個月。而這時間點與他正式接任南非報業CEO職位,不到20個月時間。
南非報業由此進入了范迪克時間。
截至2015年底,范迪克出任南非報業CEO也已經接近20個月,暫時還很難看出范迪克會把南非報業帶往哪里。他的許多工作,仍然是在庫斯·貝克、安東尼·羅克斯確定的戰略延長線上,有的,則已經明顯左滿舵或者右滿舵了。
比如,范迪克堅持電子商務、在線分類信息廣告業務大方向不動搖,堅決向移動網絡方向轉型,堅守對于新興經濟體的投資;但是,范迪克也明確地舉起了向硅谷進軍、向美國出發的大旗,這是此前南非報業從未有過的戰略取向;同時,南非報業也改變了原來和競爭對手死磕的套路,比如,在范迪克主導下,南非報業和他的老東家挪威報業集團施伯史泰德,握手言和,共建合資企業,關起門來分享市場與利益,以阻止其它玩家進入。
(圖說:南非報業的整個版圖十分壯觀,由互聯網業務、視頻娛樂與印刷業務三部分組成。所有報紙業務都在Media24旗下,目前處境艱難,但仍能貢獻少許利潤。在巴西并購網上資產時打包收購的報業資產由于虧損嚴重,已經被范迪克作為壞帳完全注銷。)
五、南非報業關于未來路線的幾個關鍵動作
鈦媒體作者杰羅姆梳理了范迪克近期的一些重要舉措與言論,下面這幾個動作,也許有助于理解其選擇的路線圖:
1,騰訊,重中之重
。范迪克對于騰訊的看法值得高度關注。
事實上,經營南非報業,主要也就是經營對于騰訊的投資。南非報業的整個市值,幾乎等于其所持騰訊股份的市值。這方面的任何變向,都將掀起驚濤駭浪。范迪克與騰訊之間,此前并無交集。范迪克接受媒體采訪不多,在媒體面前表現還嫌青澀,但總體上與媒體關系處得還不錯。騰訊幾乎是每一次采訪必談的。在一個與中國毫無關聯的場景中,總是聽到人們談論中國的公司,的確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情,尤其是這樣的談論都相當積極、正面。比如,范迪克的基本表述總是這樣的:
“騰訊管理團隊,無可爭議的是世界上最強有力的管理團隊之一。這個強有力的團隊,與中國這個仍然具有巨大增長潛力的市場結合在一起,讓我們只能說,我們對騰訊有著充分的信心。”
對于掌管著其幾乎全部家當的騰訊團隊,他也只能說好話,是不是?身為第一大股東,但根據制度安排,南非報業對于騰訊的具體經營管理并沒有投票權。騰訊的業務發展、股價走勢,也的確讓人放心。也就是說,在最近的將來,范迪克沒有拋售騰訊股票的打算。他們還要繼續分享中國市場的紅利。騰訊的分紅,已經成了南非報業的重要現金流。
2,加碼電子商務與分類信息廣告
。2015年12月4日,彭博報道稱,“跨國媒體與電子商務集團”南非報業增發約1710萬新股,籌資25億美元,以增持俄羅斯最大的分類廣告公司Avito及收購視頻點播等網絡資產。
請注意彭博對南非報業的稱呼“跨國媒體與電子商務集團”。這頂帽子很合適。這可能也是某個傳統媒體集團數字化轉型的最高境界了吧。
南非報業說,這25億美元將主要用于并購互聯網電子商務公司,包括提升對俄國最大的在線分類廣告公司Avito的持股,由17.4%增至67.9%。Avito是俄羅斯舉足輕重的分類廣告門戶,這次增持耗資12億美元。這項交易已經獲得了南非儲備銀行和俄羅斯反壟斷部門的批準。
12億美元,對于一個市值約600億美元的巨頭來說,也許不算什么。但是,這筆錢一次性投入深陷西方制裁、經濟衰退的俄羅斯電子商務市場,卻是驚天動地的。決策人好象對俄羅斯充滿信心,對俄羅斯人的電子商務沖動,蠻有把握的。范迪克的原話是:“俄羅斯的電子商務市場即將起飛,南非報業將繼續加大投資力度。”
在西方政治語境中,范迪克的大手筆是逆潮流的,并不政治正確;在全球化商業背景下,范迪克的冒險,暫時還掂不清其斤兩。這比范迪克同時在印度進行的大手筆投入要復雜、微妙得多。南非報業此前已經擁有俄羅斯最大的門戶站點Mail.ru30%的股份,并從這筆投資中取得了豐厚的回報。南非報業沒有把Avito和Mail.ru進行合并的計劃,Mail.ru的業務重心在通訊與娛樂,而Avito是一個純粹的交易平臺。這是兩個不同方向的箭頭。Avito自身已經在準備IPO,為此還專門進行了內部控制流程的改造,以適應在歐美市場掛牌的需要。
Avito被稱為分類信息廣告站點,其實,其業務涵蓋面很廣,人們可以在這里買到從電視機到沙發到轎車等等各種物品與服務。根據研究機構TNS的數據,Avito2015年7月的月獨立訪問者為2600萬,是俄國最受歡迎的十大網站之一。原油價格下跌和盧布貶值嚴重打擊了俄羅斯經濟,也影響了各種經濟活動。在這樣的低潮期,南非報業再出重手抄底,顯示了范迪克這個分類廣告業務高管出身的人,對于電子商務前景的信念,以及對于貝克、羅克斯確定的大戰略的堅持。范迪克明確提出:“電子商務是我們十分關注的重點領域,我們大部分的資源將進入不同的電子商務模式中去。”
3,劍指美國、屯兵硅谷
。2015年12月1日,彭博報道,南非報業將加強對美國初創企業的投資力度,以對沖美國利率上調的影響。
范迪克向美國進軍早已經開始了。在2015年9月,南非報業以1億美元投資硅谷的初創企業Letgo,一個基于移動網絡的分類廣告應用平臺,這個平臺是根據美國人消費習慣而專門打造的。紐約時報駐舊金山的記者邁克爾·馬西德為此專門寫了個長篇述評,詳細解析了這一舉措的內在涵義。
這篇發自舊金山的報道導語寫的很有意思:“在線電子商務市場因為有了亞馬遜、阿里巴巴,看起來已經很擁擠了,但是有一家初創企業不信邪,他們賭自己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細分市場,而他們首輪融資中來了一位愿出1億美元巨資力挺的大咖,南非報業。”邁克爾·馬西德稱Letgo為移動互聯網上原生的新一代eBay或克雷格列表(Craigslist),他深挖的結果是,Letgo的創始人,第一次創業時創辦的就是一個基于PC端的分類廣告信息平臺OLX,南非報業先是參股OLX,接著完全控股,并將OLX模式向全球推廣,將其在十多個國家的相關業務納入其中,統一品牌為OLX。這是南非報業與Letgo創始人團隊的第二次攜手。南非報業分類廣告業務(NaspersClassifieds)CEO馬丁·史波瓦告訴紐約時報:Letgo團隊曾經和我們一起把OLX打造成一個具有全球影響的分類廣告平臺,現在,我們十分興奮有機會幫助他們把Letgo帶到一個新高度。
馬丁·史波瓦掌管的分類廣告業務沒有披露是否有分拆上市計劃,這塊枝繁葉茂的業務會成為南非報業旗下新的獨角獸嗎?
南非報業計劃加大對于硅谷企業的投資,并將在舊金山灣區常駐一批投資專業人員,以在灣區尋找、管理投資標的。
2015年11月28日,范迪克在一次訪談中進一步明確說明,他說,“我們將比以前更為關注灣區,如果我們發現好的機會,我們將會在那里投入更大的資金。當然,南非報業投的,還是電子商務企業;對內容導向的企業,仍然拒不涉足。”
對美國的聚焦,顯示了這家總部在開普敦的公司一個方向性的轉變。南非報業的業務已經遍及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歷史上,重心始終在新興市場,包括中國、巴西、俄羅斯。
范迪克說,這個轉變,與美聯儲的利率政策調整有關。強勢美元以及對于新興市場貨幣承受的壓力,使得南非報業不得不主動采取各種相應的對沖策略。
這個轉變,事實上將使南非報業更為主流,他們原來在亞非拉打游擊,雖然早已經長成了巨人,但并不為人重視,歐美主流媒體很少關注?,F在,南非報業終于要進入互聯網主場的追光了。要知道,迄今為止,在全球各種互聯網公司排名中,大部分的榜單,都根本沒把南非報業算作互聯網公司。比如,中國的媒體始終宣稱,在全球十大互聯網企業中,美國有六席,中國有四席。其實,這個說法從一開始就是可以討論的。中國的BAT地位充分展現了中國的互聯網實力,在任何形式的十強榜中地位均十分牢固,但京東憑450億美元左右的市值,還要努把力,才有可能真正躋身十強。
4,合縱聯橫,結盟報業兄弟
。2014年11月14日,路透社報道,網絡分類信息廣告市場上最大的一對競爭對手南非報業和挪威的報業集團施伯史泰德,宣布握手言和,將在一些新興市場聯手出擊。其中包括迅速增長的巴西市場,在那里,這兩個死對頭已經纏斗了好多年。
這兩家積極向電子商務轉型的報業集團,近幾年都把目光投向了巴西等新興市場。施伯史泰德是全球范圍內,在報業轉型方面的急先鋒,他們在分類廣告市場方面的成功開拓,為阿克塞爾·施普林格與南非報業提供了學習的范本,甚至提供了稀缺的人才,范迪克本人及他負責分類廣告業務的助手馬丁·史波瓦都出身施伯史泰德。施伯史泰德由此也為自己樹立了兩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這樣的競爭,增加了各方的成本,滯緩了擴張的節奏,對大伙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包袱。
雙方在分類廣告市場上聯手的消息公布當天,兩家公司的股價都強勁上揚。沒有參與這場游戲的施普林格,則承壓下跌。
施伯史泰德目前市值高達70億美元,其三分之二的營業利潤來自在線業務。南非報業的市值為600來億美元。但是,在分類廣告市場中,施伯史泰德的份額與市場影響力,都更大些。
范迪克在一次電話會議上說,我們在巴西面對面競爭已經好多年了。聯手開拓市場,對我們雙方都有好處。在兩家共同發布的聯合聲明中,兩家報業集團表示,他們將在印尼、泰國、孟加拉國建立在線分類廣告合資企業。新加坡報業控股也將在其中擁有股份。
在巴西,南非報業的OLX分類廣告平臺影響巨大,而施伯史泰德的
Bomnegocio.com分類廣告網站,旗鼓相當。由于受廉價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迅速普及推動,在線信息分類廣告在新興市場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ヂ摼W咨詢顧問公司eMarketer估計巴西擁有1.08億互聯網用戶,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有在網上購物的習慣。巴西市場上的兩個頂級玩家聯手,意味著他們完全控制了在線分類廣告市場,同時,對于整個電子商務生態建設,擁有了明顯的主導權,基本封殺了后來者進入的空間。
在海外市場中,所謂“分類信息廣告”(OnlineClassifieds)是廣義的,比中文的“分類廣告”或“分類信息廣告”內涵要寬泛的多。它不僅包括大家十分熟悉的“克雷格列表”(craigslist.org)模式,還包括許多垂直的電子商務模式以及現在被稱為O2O的電子商務模式。比如,在美國,上個世紀末,由甘耐特、論壇集團、華盛頓郵報三家報業巨頭聯手創辦的分類廣告平臺,擁有美國最大的汽車網站Cars.com和求職等一系列其它有影響的垂直網站,2014年,其轉手時的估值,超過25億美元。而在德國,施普林格與美國私募巨頭于2012年聯手創辦的在線分類廣告公司,兩年后估計已高達30億歐元。整個歐洲,以及非洲、南美、東南亞的在線分類廣告市場幾乎被施伯史泰德、施普林格、南非報業三家報業集團把持。這是互聯網上非常難得的奇觀。傳統媒體在這里,擁有巨大的優勢。始作俑者施伯史泰德的領先地位,正在遭受近年來奮力追趕的施普林格、南非報業的強有力沖擊。
(圖說:南非報業旗下的著名網絡品牌,橫跨社交網絡、即時通訊、門戶網站、電子商務、分類廣告等各主要網絡業務。)
六、結語:沒有終點的馬拉松
傳統媒體出身的南非報業,其數字化生存,是一首空前絕后的史詩。
有人說,南非報業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了正確的地方。這話肯定是對的,但只描述了結果。事實上,如前文所述,南非報業早就在錯誤的時間,已經出現在正確的地方,他們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價,不過,他們一直堅定地守在那里,沒有動搖。最后,正確的時間,終于來到了正確的地方。
互聯網上的每一個成功者,并不都是在正確的時間,才出現在正確的地方?;ヂ摼W上的成功者,事實上,通常都是在并不正確的時間,已經出現在正確的地方。然后,他們憑借自己的信仰,一直堅守在那里,直到正確的時間最終出現。許多在正確的地方的人,沒有毅力守到那個時間點。
很多年前,當庫斯·貝克宣布南非報業打造新興市場國家最大媒體公司愿景的時候,許多人冷嘲熱諷。許多人對南非報業大手筆進軍中國、印度、俄羅斯、波蘭、巴西,提出質疑?,F在,已經沒有人再笑話南非報業了。
南非報業在那些地方找到了騰訊、Flipcart、Mail.ru等等。
南非報業取得了讓人難以置信的成功。但是,他們面臨的挑戰仍然是巨大的。比如,他們必須時時面對這樣的問題:什么時候賣掉騰訊股權?總是有人問南非報業這個問題,相信南非報業的人自己也不斷地在問自己這個問題。這事實上是一個戰略取向與戰略判斷的問題,要拿捏好,不那么容易。(關于這個問題,展開來討論的話,就跑題了,另文詳解)哪怕南非報業一咬牙,逐步套現了騰訊,問題仍然存在,那么一大筆錢,投資什么?投資什么的回報,會比繼續放在騰訊更令人心動?
南非報業的人們必須始終面對的下一個問題是,下一個騰訊在哪里?下一個騰訊十幾年來還沒有再次出現。雖然Mail.ru有點象,分類廣告業務,也有點象,但顯然都不是。好在,南非報業有著充分的資金與資源,以及年少氣盛的CEO,耐心地尋找。他們已經為自己贏得了時間。
隨著美元加息周期的來臨,南非報業在新興經濟體中的巨額投資,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范迪克因此已經明確了將加大對于美國市場投資的方向。庫斯·貝克曾經高調表示,對紐約時報沒有興趣,范迪克會有興趣嗎?看起來,他和貝克口味相似。不過,紐約時報對于南非報業,以及與南非報業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阿克塞爾·施普林格,觀感已經翻天覆地了。近期紐約時報一系列的報道,對于南非報業與施普林格的成就,均表達了由衷的敬意。有猜測甚至預言,紐約時報將會和注重內容導向資產投資的施普林格聯手開拓在線業務。而杰羅姆認為,作為跨國媒體集團,南非報業成長到一定階段,一定會對紐約時報這樣的灰貴婦產生興趣。在媒體融合的外延擴張上做足了文章的南非報業,與在媒體融合的內涵拓展上屢有佳作的紐約時報的某種形式的結合,是令人遐想的。市值600億美元的跨國電商、媒體集團與市值23億美元的美國報業公司之間,什么故事都可以發生。
杰羅姆傾向于認為,南非報業可能再也找不到下一個騰訊了。這樣巨大的投資機會,通常不會由一家公司獨攬兩次。審視南非報業目前籮筐里的菜,好象也都沒有大樹的基因。杰羅姆十分看好的在線分類廣告業務,是傳媒集團養家糊口過日子的非常好的生意,也具有相當的拓展空間。但是,這樣的堆積木式的成長,哪怕南非報業在南美的OLX或者在俄國的Avito也都做成了30億、50億美元估值,甚至更大規模的業務群,也不可能為南非報業帶來一個新的氣象。南非報業的體量太大了,這樣的一塊兩塊積木,無法改變整幢建筑的結構。就象南非報業開普敦的那幢老總部大樓,再怎么改造,也就那樣。南非報業必須在下一輪基于移動互聯的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提供的機會中,保持警覺。
梳理一下南非報業的發展軌跡,其學習曲線,是十分引人入勝的。上個世紀80年代,庫斯·貝克從美國帶回來的畢業論文與付費電視商業模式,為南非報業脫胎換骨,提供了偶然的第一推動力;1991年,庫斯·貝克的朋友提供的關于移動電話的信息,偶然地提供了第二級推力火箭。1997年開鑼的互聯網業務,雖然沒有直接為南非報業帶來正的現金流,但使南非報業深刻地理解了互聯網與互聯網應用,使他們在面對中國市場與騰訊QQ時,成了識貨的明白人,從而緊緊抓住了李澤楷(電訊盈科)和IDG拋棄的歷史性機遇。由此,南非報業已經沖出了大氣層。此后,MIH在俄羅斯、印度、南美的拓展及收獲,使其總體的投資業績,一點不輸給硅谷的風險投資家。
(圖說,這是南非報業的官方版大事記。上面沒有嵌入南非的國旗,但是,有一面中國國旗。)
南非報業的現任董事長庫斯·貝克與南非報業的CEO鮑勃·范迪克都十分強調創新,強調跟隨趨勢,強調咬定青山不放松。他們有著非常健康的成長哲學,但是,所有這一切,并不能保證他們不犯錯誤,不走彎路,更不能保障他們一再找到下一個騰訊。他們也不是沒有象美國論壇集團(論壇報業)那樣,在取得巨大的成就之后,由于方向選擇的問題,走向衰落的可能性。
鮑勃·范迪克做出的“向硅谷進軍”的決策,看起來,與美聯儲推動的加息周期來臨有關,事實上,也可以理解為南非報業自我反省、自我超越的選擇。
除了在騰訊上堅守的投資一對再對之外,南非報業在新興市場的投資,并沒有突破性的進展。如果說庫斯·貝克以其付費電視、以手機、以騰訊創造了南非報業的第一個春天,鮑勃·范迪克這個年輕人,要用什么樣的產品與服務,迎來南非報業的第二個春天呢?
范迪克手中,有一把好牌,就象當年論壇集團(論壇報業)一樣。范迪克能把這把牌打好,把南非報業這個在數字化世界創造了奇跡的傳統媒體帶到一個什么樣的高度,讓人充滿了期待。
事實上,這個案例,也將為全球所有的傳統媒體帶來想象的空間,以及繼續前行的勇氣。
深八范迪克的履歷,沒有什么特別讓人驚艷的。歐洲某家商學院畢業,進入麥肯錫做企業顧問,去施伯史泰德做分類廣告業務,去Ebay德國掌舵,一步一個腳印,充分展現了其實力。但是,所有這一切,作為一個精英的成長軌跡,按部就班,并不異樣。與他前面的榜樣,庫斯·貝克那樣徹底改造一家傳統媒體的傳奇企業家相比,距離很遠。甚至,我們至今還無法找到,范迪克有機會成為下一個庫斯·貝克的線索。他的產品,打上了范迪克烙印的產品,會是什么呢?范迪克有機會象庫斯·貝克那樣抓住一個又一個殺手應用嗎?
財富雜志曾對最近10至20年內硅谷企業成功和失敗的案例做了一個分析,文章中說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其中大部分失敗的公司都是由會計(accountants )做CEO,而大部分成功的企業,都由工程師( engineers)做CEO。
庫斯·貝克自己是“會計”,他想要“工程師”安東尼·羅克斯來接他的班,但是,最終他不得不接受的接班人鮑勃·范迪克還是“會計”。不過,范迪克正在向硅谷進發,那是個工程師扎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