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前夕,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TCL通訊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TCL集團提出的私有化建議已在法院會議上獲獨立股東批準。該計劃生效后,預期TCL通訊的股份自2016年9月30日下午4時正式在聯交所主板撤銷上市。
TCL通訊是TCL集團主要負責移動終端的生產和銷售的子公司,其主要經營的品牌為TCL與Alcatel(阿爾卡特),除此之外TCL通訊還為用戶提供互聯網增值服務。此次,TCL通訊的退市不禁讓外界猜測未來TCL集團的移動終端業務將何去何從?
TCL通訊的起步之路——牽手阿爾卡特開啟國際化
2004年,當時全球第一大電信基礎設施供應商阿爾卡特與TCL宣布將一起整合移動終端業務,雙方組建了一家合資公司持有阿爾卡特的全球移動電話業務并從事手機研發、銷售的合資公司——T&A公司(TCL & Alcatel Mobile Phone Limited),TCL通訊擁有55%股權控股合資公司,同年9月TCL通訊登陸聯交所主板上市。而一年后,阿爾卡特宣布退出,TCL由此正式獲得阿爾卡特手機100%的股份。
這是中國企業與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首次整合移動終端業務,TCL通訊與阿爾卡特合并的時候獲得了一大批專利。
此外,TCL通訊通過此次合并還擁有了國際化的研、產、銷體系,針對不同國家的消費者規劃不同的產品。國際化的團隊,以及與運營商的深度合作關系,確保了TCL手機業績的增長。
2015年TCL通訊全年營業額為286億港元,同比上漲2%,毛利60.32億港元,同比上漲21.1%。手機及其它產品總銷量為8,000萬臺,同比增長9%。智能終端產品總銷量4,450萬臺,同比增長7%。
根據Gartner統計報告顯示顯示,TCL通訊2015年手機出貨量在全球手機廠商中排名第五,同時在國產手機廠商中穩踞海外市場銷量第一。雖然,TCL通訊的國際化成績斐然,但在靚麗的數據背后卻也存在很多隱患,這為未來TCL集團移動終端業務發展平添幾分變數。
手機業務下滑明顯,智能機與功能機比例失衡
今年上半年受全球手機市場競爭環境影響,TCL通訊2016年上半年業績出現明顯下滑。據TCL通訊公布的2016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營收92.8億元,同比下降11.8%;凈利潤1900萬元,同比下降94.7%。而在產品銷售上,全部終端銷量為3316萬部,同比下降4.8%,中國區銷量為184萬部,同比下降62%。智能終端銷量1743萬部,同比下降16.5%。
在整體手機銷量下滑的背景下,更為嚴重的問題是TCL通訊智能手機銷量的快速衰退,而其低端功能機銷量由去年上半年的1400萬臺到今年上半年的1600萬臺,其銷量不降反升。受此影響,TCL通訊整體銷售均價由去年同期的50.7美元下降至42.6美元。
如果此趨勢繼續延續,未來TCL通訊整體盈利能力將受到很大影響,而在如今以智能機為主導的手機市場中,智能機銷量意味著未來在手機市場中的競爭能力。
智能機與功能機比例失衡被看做是一個危險信號,在如今的手機市場中無論多么強大的廠商在智能機這一主戰場時刻也不敢放松警惕,畢竟有諾基亞這個曾經的手機界霸主做為行業的前車之鑒。
國內市場缺失,品牌定位尷尬
雖然去年TCL通訊在全球市場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從銷量數據上來看,TCL通訊去年在歐洲及北美洲市場增長顯著,2015年在歐洲區的手機及其它產品銷量高達2,110萬臺。而反觀在亞太區和中國區210萬臺及580萬臺的銷量兩者對比懸殊,TCL通訊在國內市場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受到公司在手機業務上的整體戰略影響。
在TCL通訊管理層內部對國內用互聯網思維做手機的方式抱有一定的看法,TCL通訊CEO郭愛平曾表示,互聯網公司的攪局是導致如今國內手機價格戰的直接原因,互聯網手機廠商所吹噓的價格比物料成本還要低的做法違反了正當競爭精神,這對TCL通訊這種傳統型的制造商來說造成了很大的影響,TCL通訊對于這種做法并不茍同。
但從近些年的一些相關舉措中,我們不難看出TCL集團整體又對通過互聯網思維轉型的渴求。2014年12月樂視和TCL聯合召開了投資暨戰略合作發布會,致力打造互聯網生態的樂視,宣布注資謀求轉型的TCL多媒體。而TCL通訊在國內市場依舊選擇了“線下為主”的策略,不過多參與線上的賠錢血拼,由此可見集團內部與TCL通訊在發展策略上存在著一定的分歧。
另一方面,在產品定位上TCL通訊采取了雙品牌戰略,鑒于阿爾卡特的品牌定位,TCL品牌的定位要高一些,定位在中高端。阿爾卡特主攻售價200歐元以下市場,TCL主攻200歐元以上市場。而在國內阿爾卡特手機幾乎絕跡,而TCL手機的產品定位略顯尷尬。
在TCL官方商城中只有6個型號的手機可以購買,但其中有5個型號為老人機。在京東商城中的“TCL手機”搜索頁面中,大部分的手機在600元以下,只有TCL550和TCL 750兩個型號的產品售價超過千元,由此可見TCL手機目前在國內手機市場中處于相對低端地位。
而這樣的市場處境長時間的積累將對品牌價值造成難以修復的損害,加之TCL手機在國內已銷聲許久,短時間內完成品牌重塑是極其艱巨的任務。
TCL通訊作為TCL集團整旗下上市子公司,2015年貢獻了22.85%的營收,但其股價表現一直不佳。經營業績上的下滑與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形勢進一步加劇,是導致TCL通訊退市的直接原因。但此次退市對提高TCL通訊向其他市場的融資能力,以及與TCL集團整體業務調整能否發揮積極作用仍存很大變數。
關鍵詞: TCL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