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并發行的產品,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后,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產品。
2018年9月28日,中國銀保監會下發了《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這意味著銀行理財新規正式落地。這是繼貨幣基金新規之后的又一個資管新規細則,為20多萬億的銀行理財指明了今后的發展方向。
1、銀行理財的門檻將下降
銀行理財產品雖然屬于比較穩健、可靠的理財產品,但以往那種至少需要5萬以上的起購門檻,在很多中小投資者眼中就是“高大上”,根本攀不起。如果不是因為起步門檻高,銀行理財現在的規模恐怕還能翻幾倍。為什么余額寶的規模輕輕松松就能破萬億?這跟它幾乎是“來者不拒”的低門檻不無關系。
而現在,根據銀行理財新規,銀行理財的門檻終于也要下降了,由之前的5萬降到1萬。雖然看起來還是有點高,但相比之前來說已經算是比較“親民”了。銀行理財能去掉“高大上”,對投資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
2、保本理財產品或加速清場
早在今年4月的資管新規中就已經對保本理財退市做出明確要求,但同時也給了兩年的過渡期。而在此次的銀行理財新規中,再次強調了銀行在銷售理財產品時,不得宣傳或承諾保本保收益。由于目前銀行理財新規已經正式實施,這很可能意味著銀行的保本理財將被加速清場。
保本理財的清場,對部分投資者來說是一個損失,因為保本保收益的理財產品還是受很多投資者喜愛的。不過,保本理財目前也已經有了替代者出現。
3、短期理財產品將減少
根據銀行理財新規,銀行發行的封閉式理財產品的期限不得低于90天。這也就意味著,以后不會有投資期限在3個月以下的封閉式銀行理財產品了。當然,如果真想投期限在3個月以下的銀行理財產品的話,還是可以買開放式銀行理財的。對于開放式理財產品,新規中并沒有最短期限的限制。
4、銀行理財可投資股票被坐實
前段時間,中登公司修改的《特殊機構及產品證券賬戶業務指南》 就被認為是在為銀行理財投資股票打開通道,雖然中登公司此后回應稱新修訂業務指南不涉及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投資范圍調整。但隨著此次銀行理財新規的落地,銀行理財可投資股票就算是被坐實了。
在銀行理財新規中,銀行理財根據投資性質的不同,可分為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權益類理財產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理財產品和混合類理財產品。其中的權益類理財產品投資于權益類資產的比例不得低于80%,而所謂的權益類資產,就是股票、股票基金等。
可想而知,不管是直接投資股票還是投資股票基金,這類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都將被放大。為此,作為投資者對銀行理財的認識也要做一個觀念上的轉變,以后的銀行理財并不都是安全、收益穩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