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財怎樣理清思路?如何讓自己的財富得到更好的打理,如何以最小的投資得到最大的收益,這成為理財市場的迅速發展的推動力。無外乎要充足三個“金”。第一,生活備用金;第二,子女養育金;第三,養老儲蓄金。以這三個為基礎,我們就很容易理清思路。
人人都要理財,但每個人的資產狀況不同,思維模式各異,理財的手段和方式自然不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投資方案都不是單一的,而是要先建立自己的投資組合,這也是規避風險的常用手段。如何組合,就要看自己的投資目標和投資心態了。下面,我們就從普適性的角度來分析如何充足這三個“金”。
當人構筑愛巢之時,一個新的家庭將要誕生。這個時候,我們就不能和單身時一樣過得較為隨意。首先,在這個時期應該先構筑個人家庭的組合模型,也就是說要節制消費強制儲蓄。這個時期的人們可以將50%左右的資金投資股票和基金來抬高收益,3 0%左右投資銀行理財,20%用來做銀行存款和。這樣,既可以保證資金的增值,又可以得到相對足夠的流動性,另外還有一部分作為健康保障和將來孩子出生后的“奶粉錢”。
人至中年,孩子出生,房子要買,還要關注健康。這個時期需要抬高三“金”的底部,增加基數。建議大家投資的時候考慮以為目的的投資。如果有條件可以將可投資資本的3 0%投資于房產,以獲得穩定的長期回報;40%投資于股票、外匯或者期貨;2 0%投資于銀行存款或債券及保險;10%留作儲蓄,作為家庭緊急備用金。另外有條件的家庭可以考慮購買一部分養老金保險,為將來退休的生活做一個保障。
當人步入老年的時候,孩子也將接受高等教育,若有送孩子出國念書打算的家庭應該著重注意外匯的變化,可以嘗試外匯理財。同時,家庭應對保險加大投資來對抗有可能到來的風險。這個時期建議大家3 0%投資于養老型,以獲得穩定的長期回報;2 0%投資于債券型基金;4 0%投資于銀行定期存款或債券及保險;10%留作活期儲蓄,作為家庭緊急備用金。
理財是個長期的過程,是一種習慣。很多人開始滿懷著一腔熱血,擠上了這個通向財務自由的列車,可是車沒有過幾站,便匆匆逃了下去。家庭理財要實現理財目標需要盡早的規劃,并且按規劃行事,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