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浙江廣電總臺《小強在線》欄目近日報道,杭州的閆女士也在為孩子操心,她孩子今年12歲。閆女士說前段時間孩子玩手機游戲,竟然花掉了家里2年的積蓄。
閆女士是江蘇人,幾年前一家人來杭州打工,兒子小軒12歲,也在杭州讀小學。3月17號,閆女士突然收到一條手機短信,提示她銀行卡被扣走了10375元。
“看手機短信提示,銀行卡少了1萬多,我也不玩手機,就趕緊打電話給我女兒,女兒說肯定是弟弟玩游戲扣的”,閆女士說。
原來小軒平時會玩騰訊的一款“穿越火線”游戲,為了買裝備,從3月14號到3月16號,三天內小軒充值數十次,總額達到了10375元。
但是記者了解到“穿越火線”這款游戲,需要實名認證,對于未成年人有嚴格限制,12歲的孩子如何完成這么大額度的充值呢?
小軒告訴記者,實名認證用的是爸爸的身份信息,認證的過程就是填身份證號,然后還要刷臉,“我就跟他說是注冊QQ賬號”。
就這樣,小軒用爸爸的身份完成了實名認證,又通過手機驗證碼,將媽媽的銀行卡綁到了自己的QQ錢包,最終完成了游戲充值。
閆女士說自己從事的是環衛工作,每月工資只有2000多塊錢,“這筆錢攢了兩年,本來準備用來還賬的”。
現場記者也幫忙聯系了騰訊官方客服人員,騰訊方面回復,如果確認是未成年人充值,會在10個工作日內作退款處理。
另外騰訊方面也提醒,針對未成年人用家長信用通過實名認證和人臉識別,希望家長能正確引導孩子的消費觀,以免造成更大的麻煩。
截止發稿前,閆女士向記者反饋,他們已經接到騰訊客服的電話,正在協商退款事宜。
“讓我們復述一下充值的過程,退款方面要再等幾天”,小軒說。
實際上,為了防止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賬號,騰訊等游戲平臺在去年就擴大了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范圍,在游戲登錄和支付環節兩種場景中,發起了人臉識別認證。
然而,僅靠平臺的限制,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經過這次事情的處理,記者也建議閆女士平時多關心孩子,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孩子對一萬多塊錢往往缺少概念,輕輕一點鼠標,點去的可能是父母兩年的血汗錢,希望家長們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