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十四五’規劃綱要”)發布,“數字中國”單列成篇,其中特別提到,培育壯大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產業,提升通信設備、核心電子元器件、關鍵軟件等產業水平。
七大“數字經濟重點產業”中,區塊鏈已列為其中之一,將推動智能合約、共識算法、加密算法、分布式系統等區塊鏈技術創新,以聯盟鏈為重點發展區塊鏈服務平臺和金融科技、供應鏈管理、政務服務等領域應用方案,完善監管機制。
作為國內最早一批區塊鏈企業,歐科云鏈集團副總裁胡超介紹,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創新應用和商業生態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其本身也將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重要基礎設施。區塊鏈作為一種由當前“信息互聯網絡”躍遷而來的“價值互聯網絡”,其構建的是一套分布式、點對點、智能化的應用體系,以及基于此而形成的全新商業邏輯,其安全、可追溯、可信任、協作性強等優勢特征,將有效降低數字經濟時代的運行成本和交易成本,提升經濟運行的整體效率。
同時他也表示,區塊鏈技術目前雖處于早期發展階段,但目前在金融、供應鏈、政務、民生等多個領域已經做了很多創新和探索,其實驗性效果已得到了政府、行業、社會等各方面的廣泛認可。未來五年,在政策指揮棒的作用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大規模應用落地勢必將加速突破,區塊鏈將越來越快地走入“尋常百姓家”。
據他預估,區塊鏈將在未來5到10年內對大多數行業的運行方式和商業模式帶來革命性變化,區塊鏈產生的商業價值預計到2025年將突破3000億美元,到2030年有望達到3萬億美元。
區塊鏈因其顛覆式創新而被稱為“下一代互聯網級的技術”,被普遍認為是戰略新興技術中最具革命意義的。2019年10月,它被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2020年4月,被納入新基建,如今又被列入“數字經濟重點產業”,一場鏈上賦能現實的應用變革已經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