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下稱《十四五規劃綱要》)由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查批準通過,并正式向社會公布。在“加快數字發展 建設數字中國”篇章中,區塊鏈被列為“十四五”七大數字經濟重點產業之一,迎來創新發展新機遇。
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輪值主席、火幣大學校長于佳寧表示,區塊鏈首次被納入國家五年規劃當中,成為發展數字經濟和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載體,這標志著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將在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過程中發揮愈發關鍵的作用,并將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壯大經濟發展新引擎。
明確區塊鏈四大創新方向
“十四五”將是數字經濟大發展大繁榮的五年,也會是區塊鏈創新加速、構建生態、廣泛落地、納入監管的五年。《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了技術創新、平臺創新、應用創新、監管創新這四大區塊鏈創新方向,將進一步加快數字中國的建設步伐,助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于佳寧認為,《十四五規劃綱要》關系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需要從全局進行深入理解并積極推進。區塊鏈還處在早期的技術階段,技術仍在持續迭代,有著巨大的創新空間。中國在區塊鏈領域擁有良好基礎,產業生態初步形成,而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將發揮重要作用,也是國內產業升級實現“彎道超車”的關鍵契機,因此可以預計十四五期間,四大創新將全面提速。
在明確區塊鏈創新方向的基礎上,《十四五規劃綱要》還對區塊鏈的應用方向給出了具體規劃,具體指出要“推動智能合約、共識算法、加密算法、分布式系統“等區塊鏈技術創新,以聯盟鏈為重點發展區塊鏈服務平臺和金融科技、供應鏈管理、政務服務等領域應用方案,完善監管機制。
聯盟鏈是區塊鏈平臺和支持分布式商業的基礎組件,為建立跨產業主體的可信協作網絡提供了新途徑。目前全球已經有大型金融機構和互聯網公司在聯盟鏈上搭建了數字金融平臺。
“區塊鏈平臺是重要的新型基礎設施,對于構建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有重要意義。”于佳寧解釋稱,區塊鏈平臺能夠滿足分布式商業中的多方對等合作,合規有序發展要求,是中國區塊鏈發展的中樞力量。而區塊鏈平臺的建設也將會加速金融科技、供應鏈管理、政務服務等核心區塊鏈應用方向的加速落地。
構建完整數字生態
在數字經濟時代,數字身份的確定、數字版權的歸屬、數據隱私的保護等一系列問題,都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在今年315晚會上,一系列個人隱私信息濫用的案例令人觸目驚心。《十四五規劃綱要》第五篇也明確了建設數字中國的四大要點分別是,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平和營造良好數字生態。
“區塊鏈平臺可以在數字經濟中構建可信的協作網絡,讓未來數字世界更安全、更高效。”于佳寧解釋稱,區塊鏈技術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引擎,在促進數據共享、優化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協同效率、建設可信體系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數據廣泛成為生產要素的時代,基于區塊鏈可以有效建立數字身份體系,實現數據的確權與可信共享,并建立多方監管模式下的大數據交易體系,也可以結合隱私計算的技術,實現數據的可用而不可見,解決數據權屬不清和隱私濫用的問題。進而促進數字經濟模式創新,構建新型數字規則體系,成為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