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在當前的在線理財潮下,12元學理財的基礎課程成了無數“小白”投資者的擁躉。眾多教育機構也相繼開設課程,作為領軍者之一的微淼商學院也不例外。不過,在12元“小白”課程被推至臺前的同時,背后一張關聯價格高昂的進階課程的“大網”也正在張開。此外,創始人、導師身份前后矛盾,券商開戶、請“托兒”套路滿滿,再加上不斷的投訴也越發令人生疑。
創始人、導師資歷存疑
“零基礎可學的理財課,只需12元,輕松學理財,告別月光族”“增加非工資收入,資深規劃師線上授課,監督+訓練+1對1互動交流”“從根源上解決財務問題”,網頁搜索關鍵詞“微淼商學院”后,上述內容相繼彈出。
該描述主要是針對微淼商學院旗下“12天小白理財訓練營”課程(以下簡稱“小白課”)的介紹。以12元換來理財知識和理財技能的提升,看似非常劃算,然而,真是如此嗎?
首先,在師資方面,微淼商學院公開表示,教師團隊具備多年的理財實戰經驗,更有廣告頁面指出“10年理財經驗名師線上授課”。身為微淼商學院創始人,也是旗下包括小白課在內的眾多課程設計師的封賀,在其介紹頁面的首個頭銜為國家理財規劃師。但該職業已在2018年被取消考試。同時,對于封賀的另一個頭銜,即復旦大學經濟學學士,也曾有報道質疑其為“夜大”學歷,但無法考證。
其余4位創始人的任職經歷也多被模糊化。另外,北京商報記者查詢微淼商學院對外公開的招聘信息發現,在某招聘網站官網,名為“金融班主任”的職位招聘較多,且部分地區該職位單月工資甚至可以達到30K-50K,工作內容主要是負責小白課對學員的全程指導等,但在職位描述和任職要求方面,卻僅提及“統招本科以上學歷,做過金融類工作”,并未對理財經驗年限提出要求,甚至明確表示,“專業知識由公司提供系統性培訓”。
一邊是宣傳上的“資深導師”,一邊則是招聘上的“經驗不限”,帶著對創始人和旗下培訓老師資歷真實性的質疑,北京商報記者嘗試撥打微淼商學院的客服電話,但當記者表明身份后,對方迅速表示,“我們這邊只是客服,確實不太了解其他的問題,您找一下其他的渠道吧”,并掛斷了電話。
據某公募從業人士峰哥(化名)透露,微淼商學院當前的創始人團隊最早是做微商起家的,有金融行業資深背景的人“鳳毛麟角”,小白課屬于微淼商學院商業模式的一個重要抓手。內容很簡單,方便學習,價格便宜,容易被用戶接受。“雖然小白課的價格很低,但一定要收費的原因在于,只有付了費,學員在入營后才更傾向于認真學習,也更有可能被吸引購買后續的價格高昂的進階課程,一般稱作實踐課,打包客單價是7000元左右。”
“干貨”有限“套路”滿滿
那么實踐課的具體情況如何?正在上微淼商學院實踐課的李明(化名)坦言,從2020年11月開始學習,目前已有4個月,實踐課根據天數選擇,一周一次,每次時長大概2個小時,上課節奏比較固定,有老師還會單獨加餐,利用周末給學員補課。主要內容包括《財務自由工具操作技能》《財務自由財報分析技能》《財務自由企業分析技能》三大板塊,前兩個板塊各學10周,最后一個板塊學習4周。
北京商報記者從微淼商學院的App中找到了對應的課程,相應的單個課程價格分別為4198元、3998元和3698元,也就是說,原價總計11894元。李明表示,通過小白課程學習后進入微淼實踐課的優惠價位是6998元。
不過,談及具體的學習內容,李明直言比較吃力。據他介紹,因為缺乏理財技能,也并非金融相關專業畢業,雖然部分內容能轉化為自己的知識理解,但是在企業分析內容方面,基本自己琢磨不清楚,反復看也不太會。
“雖然已經學習了微淼的實踐課,但是目前還沒有做詳細的投資理財,而且微淼的課比較難懂,金融類的學生都不一定能讀懂,更別說其他學員了,還有的學員去嘗試投資,也有出現虧損的情況,不知道我是不是真的交了智商稅。”李明感嘆道。
另外,北京商報記者通過調查和采訪相關學員發現,理財課程中也存在請“托兒”的現象。據天眼查中北京微淼關聯的熱聊群中內容顯示,一位用戶發布的兩個不同小白課班級的聊天截圖中,出現了名稱和頭像完全一樣的學員,并均在“老師”發布實踐課推薦內容后發送付款截圖或申請報名。
對于這種在線理財教育機構的盈利模式,峰哥表示,價格較高的實踐課程一般僅能占到總收入的1/3或1/2。同時,在向學員提及股票投資的過程中,也會鼓勵學員在某些券商開戶,以此獲取券商傭金。不過,在對部分小白課和實踐課學員的采訪過程中,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小白課階段微淼商學院不會主動要求學員開戶,但實踐課則會有開戶要求。
“老師說微淼商學院和某證券公司有合作,我們學員開戶的傭金費比正常的要低很多,而且在做作業的時候,會有要在證券賬戶添加自選個股的操作流程,如果不開戶作業無法完成。”李明在接受采訪時如是提及。
監管點名投訴不斷
公開資料顯示,微淼商學院品牌背后為北京微淼財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微淼”),該公司成立時間為2019年4月24日,注冊資本1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王樓樓。從股權結構看,封賀以75%的持股比例為第一大股東,王樓樓則以25%居第二位。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北京微淼成立于2019年4月,但微淼商學院的官網卻介紹自己成立于2017年4月,根據品牌信息和對應的成立時間,北京商報記者找到了另一家名為霍爾果斯財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機構,該機構的法定代表人同樣為王樓樓,注冊資本為400萬元,股東則是一家香港企業,名稱是財商國際教育集團有限公司,除成立時間在2017年2月外,暫未有更多信息披露。
雖然成立時間較短,但北京微淼曾多次被所在地的市場監督管理局點名。
天眼查數據顯示,北京市昌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3月發出消費警示,今年2月期間教育培訓和預付式消費領域被投訴2次以上的主體名單予以公示,其中,在教育培訓類名單中,北京微淼以12次的被訴次數排在首位。
黑貓投訴平臺數據則顯示,截至3月15日16時,關聯微淼商學院的投訴量已達到709條,較一周前的3月8日增長了114條。根據目前投訴階段的數據顯示,已回復707條,已完成389條。從投訴的具體內容看,不予退款、虛假宣傳、誘導消費等問題是“重災區”。
對于上述情況,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在線理財教育機構還是要注重規范,因為理財教育本身事關投資,專業性較強,所以一定要進行規范,防止出現誤導投資者,甚至損害投資者利益的行為出現。
峰哥也認為,對于一些不合規合法的商業行為,需要通過監管進行規范,比如對合規的投教機構發放牌照,對課程內容進行審核、備案等。同時,對于機構自身而言,首先要合法合規,不能單純以銷售課程為目的,其實從金融投資服務角度看,投資者教育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應該做到的是全生命周期的跟蹤,即投資顧問的服務要跟上。此后才是交易,包括售前、售中、售后,投前、投后等。
峰哥直言:“如果僅僅是賣課,路就走窄了。理財訓練營這種模式是一把雙刃劍。在投機的人手中,是割韭菜的鐮刀,而如果有正規的教育機構,甚至是金融機構運營好了,它就會變成能夠引導投資者樹立正確投資觀念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