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實現APP的有效監管,廣東有了自己的答卷。昨日,廣東省通信管理局在廣州舉行APP個人信息保護監管成果發布會。會上重磅發布了“廣東省通信管理局APP監管平臺”,其具備“看得見、找得著、說得清、管得住”四大核心能力,標志著廣東通管局的APP監管能力邁上新臺階,代表著廣東省APP治理工作進入新階段。
“廣東省是APP用戶大省和APP開發運營大省,APP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給用戶帶來了侵犯隱私、惡意行為、安全隱患和不良內容等安全風險。”廣東通管局有關負責人指出,該APP監管平臺具備摸清底數、快速研判、證據留存、精準執法等功能,極大地提升了政府APP監管治理能力,對督促相關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發揮了重要作用,廣東在國內率先構建了技管結合、政企聯動、多方共治的APP安全監管體系。
看得見——摸清底數,建立行業基礎數據庫
APP監管平臺通過匯聚多源數據建設了集APP庫、開發者庫、應用市場庫三庫合一的APP行業基礎數據庫,每款APP的應用類型、歷史版本、運營主體、所屬地域、分布應用商店、下載總量等一目了然。目前平臺匯聚了633萬個APP版本、245萬款APP應用、85萬APP運營者和286家APP應用商店數據。
找得著——主動監測,發現問題依法定性
通過條件檢索,APP監管平臺可迅速圈定重點監管目標,支持“惡意程序”“安全漏洞”“侵犯用戶隱私權益”三個角度進行輪巡檢測和取證。平臺可主動對入庫APP進行多維引擎分析檢測,支持41種靜態源碼分析和129種動態行為特征監測,并對發現的問題依法定性。截至2020年底,平臺累計發現全國范圍內疑似惡意APP 4萬多款,疑似隱私侵權APP 8萬多款,疑似存在安全漏洞APP 33萬多款。
說得清——精準溯源,關鍵證據及時留存
APP監管平臺通過動態引擎模擬人工點擊操作,捕獲APP后臺傳輸數據和相關請求、返回指令,有效監測APP隱匿的侵權和惡意行為并對其取證,如未經授權喚醒第三方應用、索取與當前服務場景無關的權限、私自收集個人信息等。結合APP行業基礎數據庫和通信管理部門的互聯網基礎資源數據,還可以對APP的網絡資源分布和責任主體進行精準定位溯源,實現對違法違規行為及其責任主體的證據固化留存。
管得住——快速處置,多管齊下依法整治
廣東省通信管理局通過APP監管平臺進行政企聯動,多管齊下對違法違規APP實施“快速通報-行政處罰-下架-關停-信用管理-公開曝光”等處置措施。目前,APP監管平臺既可以聯動基礎電信企業,實現一鍵關停;也可以聯動應用分發平臺,實現快速下架。
據悉,在APP監管平臺的支撐下,廣東通管局2020年全年累計對412款APP發出違法違規處置通知,根據網信、公安、財政、外匯等相關部門認定意見關停違法有害APP 328款,下架問題嚴重APP 35款,對問題突出的APP運營者做出27起行政處罰,并將違規企業納入電信業務經營不良名單。
2021年以來,廣東通管局已對272款APP發出違法違規處置通知,對未按期完成整改的27款APP進行下架處理,有力震懾了違法違規APP運營者,有效提升了企業合規經營意識,堅決維護了APP用戶的合法權益。
下一步,廣東通管局將不斷擴大APP監管平臺數據采集范圍和提升監測能力,覆蓋更多的APP分發平臺,擴展安全分析類型和檢測方法,進一步提高平臺監測廣度和檢測深度,強化自動研判,提高監管效率,構建APP安全監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