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越來越近,“年味”越來越濃。以前準備年夜飯是全家總動員,今年很多人“原地過年”,網購“年夜飯”半成品菜成了新風尚。京東大數據顯示,農歷臘八以來,半成品菜成交額超過平時的2倍,1人份佛跳墻成交額達到平時的近4倍。老字號最講究“地道”,土特產更是越“土”越紅:西藏牛肉干成交額增長超10倍,寧夏、新疆羊肉賣的最遠。在眾多網紅食品中,巨型零食大禮包拔得頭籌,春節前成交額同比增長283%。代表消費新潮流的無糖飲料、起泡酒、自嗨鍋、果酒等在節前成交額同比增長都超過了100%。
買著吃:“年夜飯”吉祥菜熱銷,1人食小份菜銷量增3.5倍
京東大數據顯示,農歷臘八以來,“年夜飯”的搜索詞熱度不斷上升,對比去年陰歷同期,搜索量增長超過1倍。
年夜飯是過年的重頭戲,不但菜品要豐富,菜名還要貼上吉祥的寓意,為新年討個好彩頭。在線上豐富的半成品菜品中,增長最高的還是春節家家都要上桌的吉祥菜,比如“獅子頭”銷量增長超過17倍,寓意團圓和圓滿;豬蹄方便菜銷量增長300%,寓意著年年有“抓撓”,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魚類方便菜銷量增長122%,寓意年年有余;八寶飯方便菜銷量增長148%,寓意豐富美滿。
半成品菜成交額同比增長160%,1-2人小包裝半成品菜成交額同比增長了3.5倍。1-2人食用小包裝的水煮魚、自熱火鍋、佛跳墻銷量最高。
做著吃:蛋類、牛肉、雞肉最暢銷,吃瓜群眾特別多
除了買方便菜,每到隆重的節日假期,總有一批家庭大廚躍躍欲試。節前各種廚房小電的銷售也十分火爆。空氣炸鍋、電壓力鍋/電燉鍋、打蛋器成交額同比增長都超過了150%。紅了一整年的多用途鍋,在節前成交額也增長了87%。
硬件齊活了,食材買什么?
京東大數據顯示,節前銷量最高的生鮮品類是蛋類、牛肉、雞肉;銷量最高的水果是常見的瓜類、橙子、橘、蘋果和車厘子。
過年自然要吃點好的。很多人平時再節儉,到過年也是要買點好東西。節前成交額最高的生鮮品類是牛肉、羊肉、海參、蝦類、魚類,成交額最高的水果是車厘子、橙子、蘋果。
與去年對比來看,瓜類成交額增長超過5倍,海產禮盒、海鮮制品的成交額增長近2倍,葡萄、椰青成交額增長超過170%。
越“土”越紅:西藏牛肉干成交額增長超10倍,寧夏、新疆羊肉賣的最遠
對比平時,老字號的搜索量增長了超過100%。稻香村、皇上皇、天福號是成交額最高的老字號品牌。稻香村京八件、樓外樓東坡肉成交額比平時增長超過了4倍,秋林紅腸成交額比平時增長155%。
老字號的用戶卻越來越“年輕”。95后節前老字號的消費比平時增長了365%,在各年齡段里增長最高。
從地域來看,北上廣深和縣鎮農村的老字號成交額增長最高,城市用戶和小鎮青年都愛買老字號。
今年很多人春節回不了家,但年夜飯還是少不了家鄉味道。
京東大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各地的天然農產品比往年更熱銷,而且越有“土味”越受歡迎。西藏牛肉干在前兩年的線上銷量還非常少,今年春節前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10倍,云南菌菇、四川臘肉成交額同比增長都超過10倍。此外,一些土特產成功“破圈”,比如寧夏羊肉、新疆羊肉不僅在周邊省份熱銷,在上海、浙江及東北地區也十分暢銷。
零食與酒類:巨型零食大禮包全網最紅,無糖飲料、起泡酒銷售翻倍
在眾多的網紅食品中,巨型零食大禮包拔得頭籌,春節前成交額同比增長283%。代表消費新潮流的無糖飲料、起泡酒、自嗨鍋、果酒等在節前成交額同比增長都超過了100%。
在網紅商品的消費者中,85后、95后占比近60%,36-45歲消費者也不甘落后,網紅商品的成交額同比增長78%。網紅商品的消費者中,農村地區消費者占比最高,占比近30%;其次是一線地區的用戶占比近25%。
過節小酌幾杯是必不可少的。節前酒類的消費也比平時出現了明顯增長。成交額比平時增長最高的是金酒,增長超過了9倍;朗姆酒、白蘭地成交額比平時增長超過了2倍;威士忌、雞尾酒成交額比平時增長超過了1倍;啤酒、黃酒/養生酒成交額比平時增長超過了180%。
酒類的消費逐漸輕量化。男性、女性用戶在清酒上的消費增長都比較高。此外,女性也比較偏愛有小資情調的龍舌蘭、威士忌、雞尾酒/預調酒。
河南省作為酒類消費大省,成交額同比增長161%。河南白酒成交額占比全國第一。
內蒙古喝的酒最貴,白酒的客單價甚至超過了北上廣。
(注:文內所有圖為京東提供 授權中國網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