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表示,未來將進一步推出更大規模、更具實質性和普惠性的減稅降負舉措。那么明年減稅的力度如何,以及對消費和投資的推動作用又是如何呢?
更大規模的減稅在路上?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近日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會議上表示,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稅收改革始終圍繞服務改革開放發展大局而不斷推進。他同時表示,下一步中國還將推出更大規模、更具實質性和普惠性的減稅降負舉措,更好地推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并為世界經濟發展助力。
今年全年減稅降費規模超過1.3萬億元,減稅力度創近年來新高。在國稅總局局長透露的“更大規模”要求的基礎上,市場猜測明年的減稅減費規模也將是萬億級,并且其中減稅主力仍為增值稅。
有市場分析認為,明年加稅將主要聚焦在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上。企業所得稅的下降將更有利于提高優質企業的競爭力。而對于增值稅,目前市場認同較多的是將三檔并兩檔,即將16%降低至12%,10%并入6%,總體變為12%和6%兩檔。但有分析認為一次性大幅降低財政收入會破壞財政平衡,因此整個減稅并檔的過程會是循序漸進而非一步到位。
總體減稅空間如何?
長城證券的測算認為,2019年總體減稅空間樂觀推算約為2.2萬億。減稅的來源主要有3中:一是來源于赤字率水平的提高帶來的赤字增量5000億;二是來源于財政支出減少帶來的支出減量5000億;三是來源于若增加房產稅稅種帶來的收入增量12000億元。
雖然長城證券認為總體的減稅空間較大,但該機構也認為2019年實際加碼減稅力度可能僅約為8000億元,不及市場預期的1萬億元。一方面是由于前期減稅效果還有待時間驗證,另一方面是由于財政收支未來將步入低增速運行階段,未來大概率會穩定在5%的增速水平,而政府支出相對剛性,減支空間有限。并且,新稅種的實施也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太平洋證券分析認為,2019年減稅若以不大幅減支及赤字率不超過3%為前提,增值稅可能的政策是第一檔及第二檔下調稅率1%-2%。減稅規模約4000—5000億。若大幅提高財政赤字或大幅壓減財政經濟職能,去除一檔可以考慮,減稅規模約在8000億以上。同時,在中小微普惠式減稅方面,預期將在留抵稅額返還及企業所得稅減免上繼續擴容。
光大證券則認為,在現有的財政收入支出框架下,能夠“擠出”來用于減稅降費的空間并沒有那么大,短期或有7000億左右的減稅空間。減稅降費空間測算涉及到三個層面:稅收之外財政收入的開源,財政支出的適度壓縮以及財政赤字的擴大??傮w看,如果減稅幅度較大的話,還是要靠財政赤字了的擴大來彌補收入的不足。
不過對于財政赤字率,分析認為3%的赤字率不會輕易突破?;仡?003年至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發現,我國財政赤字率目標從未突破3%,赤字率一直處在較低的水平。中銀國際證券認為,國內一般公共預算赤字突破3%可能性不大,預計明年赤字率可能在2.8%-3.0%之間。
明年消費和投資將如何提升?
今年10月1日起,個稅起征點正式上調,對個稅收入影響已逐步開始體現,今年10月個稅收入同比增速大幅回落13.8個百分點,個稅占稅收收入比重也由前3季度的9%左右回落至7%以下。
長江證券認為,考慮到明年1月1日起還將進一步實施個稅專項附加扣除,2019年全年居民部門減稅規模或達4000億元左右,對消費增速的支持或在0.8個百分點左右。
同時該機構認為,不同于居民部門減稅對消費的影響在當年即有體現,企業部門減稅在提振盈利后,對企業資本開支等行為的影響大約滯后4個季度左右,即2019年投資增速的提振主要取決于2018年減稅帶來的企業盈利改善規模??紤]到2018年減稅降費中超過90%落實在企業部門,按照企業部門減負1.2萬億元左右規模進行測算,若減負部分全部體現為對資本開支的支持,對2019年投資增速的支持或在1.9個百分點左右。
另有分析認為,所得稅下降利好周期性不強且能夠持續盈利的優質企業,能夠顯著提高其凈利率,比如本身就具有抗周期性的食品飲料行業,及具有良好業績的白色家電行業。而增值稅下降則制造業最為受益,其中電氣機械、儀器儀表和紡織品等行業增值稅下降幅度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