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網絡視聽產品逐漸“擠入”主流梯隊,愿意為網絡視聽產品“買單”的人也越來越多,國內視聽行業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在網絡視聽產品前景“看漲”的同時,新興技術的應用帶動了網絡視聽行業各環節全面升級。其中,各大網絡視聽企業紛紛加強對新技術的投入,新技術應用于節目生產等各個層面;大數據技術被應用于流量預警、會員流失預警等領域;VR頻道、多終端互動式虛擬現實影院等為網絡視頻用戶提供虛擬現實的體驗。那么,在新興技術的比拼中,頭部公司們在做哪些新思考?將如何跑贏網絡視聽新賽道?互聯網企業又將如何在文化產業發力?阿里文娛大優酷總裁、阿里音樂CEO楊偉東,騰訊公司首席運營官任宇昕,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等大咖分享了他們的觀點和看法。
阿里文娛大優酷總裁、阿里音樂CEO楊偉東:
5G給內容生產和分發 帶來很大機會
第六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于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成都舉行。來自政府主管部門、各大廣播電視臺、主流視頻網站、新型主流媒體、影視公司、節目制作公司、主要MCN機構、終端與設備廠商、技術和營銷服務機構、電信運營商、高校與研究機構,以及投融資機構等網絡視聽全產業鏈的2000余家機構、超過6000位行業領袖及嘉賓齊聚大會。
11月29日,阿里文娛大優酷總裁、阿里音樂CEO楊偉東接受了包括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在內的媒體專訪。他認為,5G技術的商用,將為企業帶來發展的機會和空間。這里面最重要的,是技術帶來的內容生產和內容分發方面的機會。
5G技術應用用戶體驗上或有新機會
楊偉東認為,5G時代傳輸的整體速度、整體的數據量會更大,密度會更高,所以對于整個內容的生產方面影響很大。
“在內容生產方面,最直接的就是讓MV更高清,這個是能確定的。”楊偉東表示,這種高清帶來的并不僅僅是小屏,平面會更多,這是5G對于內容體驗方面的改變。“除此之外,就是新技術可能釋放VR、AR在整體內容影視消費方面的潛力,不過目前來講還要再看看。”
“人工智能方面也會有機會,因為我們想做一些互動性的,但目前來講會有一些瓶頸。”楊偉東表示,5G出現之后,用戶消費和用戶體驗上面可能會有更多出新的機會點。
此外就是對于分發的影響。楊偉東認為,5G對于整個內容的分發,也會看到一些更多的出新點。“5G對于視頻產業、視頻游戲這樣的產業來說,有很大的機會。”
國內視聽行業未來的競爭是全球性的
楊偉東表示,網絡視聽平臺要做到連接年輕人、輸出主流價值觀,有一個大的前提是平臺的創新能力在不斷提升。這里面就包括兩個能力建設:內容原創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
“我們認為,當下國內視聽行業的競爭只是一個‘借假修真’的過程,未來真正的競爭實際是全球性的。通過建設和完善持續生產優質內容的能力體系,為我們參與國際競爭蓄力。”
內容產業升級技術創新將成重要推力
此外,優酷還非常強調技術和內容創新對于整個內容生產全環節的賦能。
楊偉東介紹,像阿里巴巴這樣的集團,因為跨業務種類多,用戶量大,積累了海量的商品消費數據、內容消費數據等,而且數據之間實現了互通和相融,輔以分析模型和人工智能,未來可以在內容的每個環節都發揮價值和作用。
“優酷在過去一年對內容的創新探索中,已經開始嘗試運用平臺大數據和技術創新的成果。”楊偉東相信,在內容產業升級的過程中,技術創新將成為提升內容確定性和效率的重要推動力。
騰訊公司首席運營官任宇昕:
人工智能的普及讓網絡視聽的價值進一步凸顯
在第六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開幕式暨主論壇上,騰訊公司首席運營官任宇昕就互聯網企業如何在文化產業發力、記錄美好時代、講好中國故事分享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互聯網企業應該有自己的文化擔當、文化堅守和文化自信,“行業從業者應該首先思考傳播的內容能否給用戶帶來積極正向的價值,做新時代的忠實記錄者。”
讓傳統文化以當下青年 喜聞樂見的形式得以傳播
“作為互聯網企業,需要在文化傳播上把握時代脈搏,堅持主流價值觀,記錄美好生活,弘揚傳統文化。”在任宇昕看來,在文化導向上,要不斷弘揚主旋律,積極傳播正能量,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在業界中具備文化擔當。
今年年初,騰訊先后與故宮、敦煌等達成合作,利用運用AR、VR、AI、云計算等新科技賦能,打造泛娛樂生態。將故宮元素置入表情設計、經典手游和游戲創意大賽中,支持“數字敦煌”和莫高窟智慧景區建設等方式,讓傳統文化以當下青年喜聞樂見的形式得以傳播。
生產、分發和未成年人 三個維度建起內容防火墻
在5G商用進入倒計時之際,視頻傳播將成為未來內容傳播的趨勢。阿里、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巨頭早已在該領域布局。對互聯網企業而言,又該如何強化責任感和使命感?任宇昕認為,如今的互聯網企業大多都已具備了文化屬性,因此需要從全鏈條入手,在生產、分發和未成年人三個維度都建立起內容防火墻。
任宇昕提到,除了借鑒國外優秀網絡視聽內容形態,互聯網企業也應該積極推動“中國造”網絡視聽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
5G、人工智能等技術普及 會讓網絡視聽價值進一步凸顯
目前,雖然眼下網絡視聽產業生態發展向好,但也存在內容跟風、創新性缺乏等問題。在任宇昕看來,網絡視聽不僅要服從國家要求,滿足用戶需求,更要符合行業的發展趨勢。他認為,5G、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普及會讓網絡視聽的價值進一步凸顯,科技對文化的賦能將會越來越明顯。“互聯網企業需要重點發力科技+文化,用技術和創新不斷推動產業升級”。
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
網絡視聽平臺需要兩條腿走路 人工智能將成新驅動力
市場泡沫帶來作品過剩和粗制濫造,高價片酬等行業亂象頻發,數據作假持續重度危害行業……網絡視聽行業如何持續健康良性發展,一直以來都是業界的熱點議題。在11月29日下午舉行的第六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網絡視聽產業峰會”上,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圍繞網絡視聽行業健康發展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觀點:明年大量的制作公司會迎來關門潮
隨著網絡視聽行業進入“快車道”,迎來“大時代”,其與各行各業都得到了深度融合。然而龔宇透露,行業高速發展,爆款頻發的背后,卻有數以萬計的作品被剩余。他舉例:僅網絡電視劇,截至目前還在制作中的產品就超過500部,凍結的金額在2億元左右,預計明年大量的制作公司會迎來關門潮。
不久前,愛奇藝關閉了全站的前臺播放量顯示,并宣布綜合用戶討論度、互動量、多維度播放類指標的內容熱度,逐步代替原有播放量顯示。
在現場,龔宇也對愛奇藝的這一做法進行了解釋。他表示,在去年和前年,網絡視頻平臺數據造假達到頂峰,一些次品在刷流量等商業運作下,一步步走上流量巔峰。“為了遏制炒星、假收視點擊、靠明星博眼球,愛奇藝關閉了前端數據顯示。靠用戶的評論、轉發、觀看等指標來形成相對比較公平的數據,幫助網絡視聽行業健康發展。”
趨勢:“網絡視聽平臺需要兩條腿走路”
網絡視聽行業與娛樂圈關系緊密。就在11月28日,娛樂圈曝出數個猛料,無疑也讓長期以來靠明星帶流量的網絡視聽企業和平臺受到影響。在龔宇看來,網絡視聽平臺需要改變以明星為賣點的舊模式,未來需要從技術層面角度發力創新。
“網絡視聽平臺需要兩條腿走路,一個是內容,即創意好的作品;另一個是技術。”龔宇預言,在互聯網技術、計算機技術為網絡視聽行業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后,人工智能技術將成為行業的又一驅動力。“把互聯網技術和AI技術研究透徹,投入足夠,相信技術創新將對行業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