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價格狂跌不止,“割肉”“清倉”戲碼頻頻上演。
繼杭州比特幣玩家改行賣水果后,一位有著17年投資分析經驗的老將也把自己大部分的比特幣清倉了。
“賣掉比特幣是明智的,堅決不后悔”
安迪·霍夫曼(AndyHoffman)是一位有著近20年從業經驗的金融分析師,同時也是一名交易員和評論家,經常在Twitter和Steemit上發文。自1998年以來,專門為公共油田服務和礦業公司、貴金屬公司和加密貨幣進行市場營銷。此外,他還運營著一家專門提供財經內容的網站——CryptoGoldCentral.com。
作為博客圈的意見領袖,他一直很受歡迎。可4天前,他在Steemit上的一些言論卻令人大跌眼鏡。
當HoffmanLine上周破產時,我賣掉了絕大多數的比特幣。我不知道這會成為一個正確的策略,還是一個可怕的錯誤;但基于財務安全風險的考量,我做出這樣一個選擇。為了一份不確定是否會得到回報的事業,尤其是在我投資生涯的晚期(賭注最高時),這顯然是明智的。我堅決不后悔,這是多年來的第一次,我并沒有生活在對比特幣,以及其他貴金屬的恐懼之中。
霍夫曼還坦言,自己太老了,也無意繼續與社區中的壞演員們打交道。這樣的戰爭不僅無利可圖,而且充滿焦慮。他希望在48歲的時候可以與家人安穩度日,因為實在看不到任何為黃金、比特幣等拼死而戰的好處。
不僅如此,霍夫曼還在推特上發文稱“我已經便宜地賣掉了75%的比特幣。如果它的價格跌破4000美元,還會把剩下的賣掉。”
他在文章中寫道,他知道讀者會對這樣的披露感到震驚,但他還是選擇把自己的退出和進場決定100%透明化,就像他之前退出股票市場和黃金市場等一樣。
霍夫曼坦言,如果后續有更糟糕的事情發生,例如比特幣的價格回落至三位數(此時的賠率很低),那么他會考慮重新投資。
說好的感謝比特幣呢?
這不禁讓人想起他此前對待比特幣的態度。
去年6月,霍夫曼在接受USAwatchdog.com的采訪時指出,他對比特幣表示看漲,加密貨幣仍然非常年輕,而且“極其不穩定”。當人們說比特幣沒有“內在價值”時,這是一種誤導。
比特幣會始終存在,無論比特幣是否成功或者是存在問題,比特幣都將繼續存在。從大局上看,我們應該感謝加密貨幣,因為它在以一種不同的方式與法定貨幣進行競爭。
此外,他還在采訪中總結道:“我唯一相信的是比特幣,因為它是唯一可以改變世界和金銀市場游戲規則的東西。”
幣圈大佬看熊市
據CNBC報道,著名的比特幣多頭,Fundstrat的創始人ThomasLee一周前對BTC的年終價格進行預測,稱其將下調至15000美元。今年年初,他曾預測今年比特幣的價格可能會飆升至高達25000美元。
他表示,所謂的價格預測基于一個關鍵的驅動因素,即比特幣的“收支平衡”點(采礦成本與交易價格相匹配約7000美元的水平)。隨后他的團隊使用該數字計算出了15000美元的比特幣“公允價值”——約為其收支平衡價格的2.2倍。
盡管托馬斯·李對比特幣后市看好,但事實是,比特幣行情依然跌跌不休,絲毫沒有要止步的節奏。
不過,這也恰恰說明了,數字貨幣市場是真的完全不可預測,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面前,人們能做的往往也只是根據事態的發展進行不斷的調整。
江卓爾則在微博發文稱,繼續不認識客觀事實,永遠是被割的韭菜。
Dfund創始人趙東也在微博表示:“牛市屬于有耐心的人,兩年后再說吧!”
此外,彭博分析師表示,未來幾周,比特幣可能繼續下跌。如果比特幣達到1500美元,這將是自其達到最高點以來的92.5%的回調。
可見,如今整個幣圈是人心惶惶,大家都試圖用自己的分析來緩解一下焦慮。
可焦慮真的能緩解得了嗎?
昨天,新華社發布《比特幣大幅下跌“區塊鏈”泡沫幾何?》一文報道稱,此次比特幣大跌是多種因素合力的結果。
首先,當前大量區塊鏈項目存在嚴重泡沫,在區塊鏈基礎設施不健全情況下,從業者不斷拉高市場預期至不切實際的高度,最終遭遇現實打擊,致使市場信心不斷流失;
第二,比特幣市場由于是資金市場,并且體量相對較小,全球數字貨幣市值也不過一家互聯網上市巨頭體量,隨著大額持幣用戶的砸盤,也容易造成幣價大幅波動;
第三,業界近期的算力之戰,也在客觀上動搖了部分人的信心,導致一些用戶恐慌和用腳投票,進一步造成市場波動。
暴跌之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有人說這是黎明前的黑暗,也有人往前一步就是萬丈深淵,但誰也不能無法100%保證自己的結論,這或許就是加密貨幣最誘人的一點。
關鍵詞: 比特幣